APP下载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探索及思考分析

2021-12-25朱聪箭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财务公开村务三资

朱聪箭

(宾川县力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宾川 671601)

1 大理强化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实纪

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切实维护好民众的合法权益,大理州出台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开支审批、预决算、财务公开、资产清查等制度,促进大理州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全面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网络监管平台,110个乡镇全部进入“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处理业务。全面开通12县市横向查询端口和州级横向查询端口,真正实现了州、县市、乡镇三级互通互联的农村集体“三资”联网监管。

清理核实农村集体“三资”,进一步澄清了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尤其是村民小组一级的“三资”底数,明晰了产权归属,有效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防止了农村集体“三资”的流失,确保了集体“三资”的安全。

强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对村(社区)干部进行了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全州共审计单位数12 163个,审计资金总额70.29亿元。通过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切实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2 大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暴露出的问题

2.1 村财务管理主体不健全

严格意义上讲,村财务管理主体是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而当前,基层村民代表会议多为空壳,更多财务决策权集中在村干部身上,导致村集体财务管理仍处于主体不健全的状态。

2.2 村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

规范财务制度的执行,是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保障。但是,就汇总的财务台账来看,保存有预决算、审批、资金管理等制度文件。但是,这些制度很难执行到位。或根本没有执行,比如:要求的每年年度对村级财务各项资产、负债的全面清查,这项工作连续多年已很少执行。

2.3 村级财务管理透明度低

当前,基层村集体财务管理多已经失去群众监督。比如在财务公开栏中,多张贴的是专业性强的会计报表、过往账目,内容空洞,缺乏时效性。最重要的是,群众不关心,看不懂。

2.4 村会计任用及职能被弱化

村会计担负着村财务会计工作,理应由业务能力强、工作扎实的村民担任。但是,从历任会计来看,不少依附村两委干部,裙带关系明显。在处理村财务收支时,唯两委干部马首是瞻,为村干部暗中操纵财务打开门户,难以在集体财务管理中发挥应用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3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暴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村干部法治观念淡薄

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与村干部财务管理的法治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即使村集体有完备的规章制度,而制度执行者缺乏法治观念,再完备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由此,村干部法治观念低,应是导致当前财务管理各项制度执行难的症结所在。

3.2 乡镇部门监督监督不利

村集体财务管理中,乡镇负责村级组织的账簿、资金,完全掌控村级组织的财务开支。如果乡镇部门能严格控制村级资金使用情况,加大村级资金的开支监管,将很大程度上遏制村干部随意开支的行为。

可是,某种程度上来讲,乡镇部门与村组织属于利益共同体。为此,在一些财务支出中,只要票据合理,支出金额不要太多,会计代理中心多数会给予报销入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容忍了村组织随意开支的行为。

3.3 农村熟人效应的存在

不同城镇居民,农村社会属熟人群体。民众之间的熟识,给农村地区营造了和谐安康的氛围,同时也削弱了某些制度的约束力。

在农村熟人群体中,老百姓的观念趋向一致,自发地形成的约束力是非标准的,而重人伦轻法治则是这种现象的最大体现。由此,法治化社会,给予老百姓各种权利,但是民众却并不重视这些权利的享用。体现在村集体财务管理上,很少有村民监督村干部的村务管理行为。而在这种环境下,村干部更是想方设法绕过这些制度,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是漏洞百出。

3.4 小农意识的不良影响

小农意识即小农经济意识,集中体现在:保守、狭隘、利己。这种意识形态,产生在小农生产方式之上。给人造成的影响,体现在:散漫,确保纪律性,内外不分、轻重不分。而体现在村集体财务管理,则表现在:民众只关心自己事务,注意小圈子的状况。而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甚至只关心与自己利益有权的那部分事务。

4 探索解决大理州村集体财务管理的思路

4.1 推进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

4.1.1 提高村干部认识。自思想观念着手,提升村干部规范村集体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意识不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带来的危害性。其中,关键突破点,应以强化法制教育为把手,明确其在村集体活动中的权限、职责,让其意识到随心所欲支配村集体资金、资产所带来的违法成本。可以说,只有法制化观念深入人心,才能督促其在意识层面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避免靠个人喜好处理事务的情况。

4.1.2 选好村会计、民主理财小组。建议村会计出自村民选举,以确保村会计工作的独立性。这样选出的会计,既接受村委领导,又能为老百姓负责,避免村干部随意开支的违规行为。建议民主理财小组同样由村民选举,并要求能根据工作需要随时更新。这样才能确保其工作的独立性,能切实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做好财务监管,严格把关财务收支。

4.1.3 控好村集体财务开支。以控制开支入手,强化财务管理。第一,推进财务预算村民代表会议制,年初定预算,年末定决算,以总量上控制财务。第二,减少非生产性开支,逐渐收紧村集体财务开支权限,限定村两委开支额度。第三,严格开支审批制,发挥会计、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确保每份开支票据都有监督现场。第四,控制招待费用支出,问责公款吃喝行为。

4.1.4 做好财务公开管理。严格财务公开规定要求,切实做好财务公开管理。改变传统张贴难懂会计报表的现状,将每一项支出明细都要公布在财务公开张贴栏中,以便每一项开支都能接受老百姓的监督。同时,要明确村会计、民主理财小组在财务监督中的职责,切实督促、指导村组织财务公开。此外,财务公开应逐渐由结果公开向事前、事中的过渡,多组织“财务公开日”活动,以引起民众对财务管理的关注,以主动行使财务监督职责。财务事项公开后,村委积极听取村民的反映和质疑,并及时做出解答、调整,不要给予打击报复,以确保财务管理的公开透明。

4.2 加大乡镇部门对村集体财务的监督管理

4.2.1 加大村级组织的开支监管。针对村非生产性开支多的问题,乡镇部门应对该块开支硬性加以限制。针对村干部的变相公开,乡镇部门除侧重相关手续的审批,还要进行相关明细的审核查实,这样以最大限度控制随意开支。

4.2.2 强化第三方会计委托代理。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是一种与会计事务主体脱离的监管机制。将村集体财务事宜委托给乡镇会计代理服务中心,不仅能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帮助辖区内村财务管理中各种突出问题,为改进村财务管理出谋划策。

4.3 逐步消除小农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4.3.1 提高民众参与村务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参与村务的积极性,让民众意识到舍弃权利带来的危害。在村务管理的实践中,多组织民众访谈、问政于民的活动,逐渐营造村民自治的氛围。加大村干部教育,让其主动放权,意识到民主管理是趋势,是村务管理的进步,使村干部切实成为老百姓的忠实代表。

4.3.2 淡化小农思想对村干部的影响。当前,农村初具规模的工农业生产,将逐渐替代小农生产方式,过往的小农意识将难有立足之地。由此,作为村干部必须身先示范,自觉抵制小农思维,秉承大无谓、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到村级事务中去,在村级管理中凝聚一条健康有力的群众战线,以实现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4.3.3 消除熟人关系的不良影响。农村社会的熟人效应,使着老百姓的法治意识慢慢淡化。正是这种效应的作祟,村干部即使有违法行为,村群众也听之任之。由此,必须倡导法治观念,消除熟人效益的不良影响,让我们的老百姓勇于监督村干部的不法行,为规范村集体财务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5 结语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将不断显现。今后,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还将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适应新的发展格局,以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

猜你喜欢

财务公开村务三资
多举措提升村务监督的有效性
对完善村级财务公开的一些建议
农村集体财务公开的措施分析
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强化农村三资管理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两办发文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
柳河县推行村务监督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