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庸思想对消费异化的影响

2021-12-25李莉佳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异化消费

李莉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消费异化的现象,蔓延至生活的各个方面。消费异化的渗透性越强,人们也就越来越依赖于物质上的占有,而带来的精神上短暂的满足感。人们也因此就沉迷于物的世界中,迷失在消费市场下的种种诱惑,将对物的追求凌驾于对自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就是消费异化所产生的影响。重新正确理解中庸思想对于迷失于消费市场下的民众而言,不仅可以为民众提供一个全新健康的世界观和消费观,而且也为民众看清消费市场下的各种异化现象,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一、当前消费异化的主要表现

消费异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理论家,用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借此概念来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的劣根性以及对民众的压迫性,对当代的西方福利国家的本质进行分析论述。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原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即消费异化现象也遍及全球各处。以下主要是从消费主体、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三个方面来阐述当下的消费异化的主要表现。

(一)消费主体

1.消费目的的异化

人们本来应该是从本身的客观需要出发来进行消费,从而占有商品。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只是一种用来占有商品,满足自身需求的手段而已。但是在当下的情况,消费异化将原本满足自身需求的目的,转变成是单纯地占有的欲望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去消费。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人们不再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身真实需求当作第一性的,而是将满足自身占有商品的欲望放在第一位。比如,现在很多人购买商品的目的,只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财富购买力等等,甚至将自身的幸福美好的希冀,寄托于对物的单纯占有。无限的欲望与商品的不断获得成正比例增长,这被异化了的消费目的就永远不会被满足,没有尽头。

2.消费心理的异化

消费者原本的消费,是应该根据自身真实需求、经济水平等因素来进行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放弃原本的意愿,转而以另一种原因去进行消费。比如,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之下,为了面子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人们可能会不得不违背自身的意愿去对另一样商品进行消费;或者,有时我们本身不愿意去消费,但是因为某些外在因素而不得不去消费,这些都是消费者心理异化的表现。

3.消费者身份异化

消费主体有个人、群体、组织、国家等,在消费过程中会出现由一种消费主体身份转变为另一种身份,这就是身份的异化。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公款消费。表面上是以群体、组织、甚至是国家的身份而进行的消费,但实际上是个人的消费。这样一种在消费过程中身份异化的表现,对于个人、群体、甚至国家,都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素。

(二)消费行为

一方面是个体的消费行为的异化。消费行为的形成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在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个则是在自身能够承受的经济能力范围之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超前消费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信用卡、花呗、白条、甚至还有各式的贷款,这些都让超前消费的设想变为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超越自身条件和能力的消费、过度消费、随意消费等,不仅会对自身的健康和未来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还会造成对大量财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这种个体异化了的消费行为,远远超乎了原本消费行为的初衷,百害无一利。

另一方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原本是互相生成的、相互统一的实践、辩证的关系,并且在这样关系下的消费行为,本该是可持续性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但是某些消费行为却被异化成对自然的无限制地攫取和疯狂掠夺,比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行为。而这样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和损失,必定是人类无法承担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本·阿格尔认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消费现状。由此可见,消费异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割裂开来,形成了对立关系。

(三)消费环境

一方面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异化。自然因素一般都表现为不可抗、不可控、难预测等性质,而这类因素所造成的如台风、暴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于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和限度,甚至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都会有威胁。这就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消费环境异化的表现与结果。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异化。人为因素造成的消费异化在当前的时代下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比如大众传媒。在原本较为复杂的消费环境下,大众传媒本应该起到正确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但是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消费市场中最常使用的就是通过广告轰炸,来刺激人们进行不必要的消费。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现在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形式,来诱导消费者进行冲动性、盲目性的消费。虽然可能会在事后后悔,但是在下一次时机的诱导下会再次进行消费,这就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消费环境的异化的现象。

二、与消费异化相关的个别中庸思想内容

中庸思想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很多人认为它就是一种中立、平庸,尚折中、没有原则、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这是对中庸思想的极大误解。实际上,中庸并不是简单的折中,也不是走中间主义。中庸是一种在不同的环境中,追求尽善尽美的最佳途径方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要对中庸思想正本清源。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规范,是各种理论中最值得指导实践的生活准则,虽然民众已经长久缺乏这种道德。发展完善中,“中庸”出现了最高阶段,即天人合一。中庸思想内涵丰富,于当前的消费异化也有一些相应的内容。因此,以下的内容主要是从消费主体、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这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相应的中庸思想。

(一)对消费主体严于律己的思想

孔子认为人类的自然禀赋就是“性”,顺着本性做事就是“道”,按照“道”的原则进行自我修养叫做“教”。消费主体产生异化,其原因在于其自身在认知和目的方面出现了偏差,所以才会使消费主体是为了消费而去消费。“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个道一旦离开了我们便不能称之为道了,而且我们一旦离开了道,也就失去了为人做事的准线,失去了原则和分寸。这也就是消费主体在物的世界中迷失了自己,依赖于物的占有给自己带来的短暂的欢愉感。“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镬陷阱之中,而莫之辟也。”孔子清楚地看到,人人都认为自己事事明清,可是被驱逐到陷阱机关中却不知道躲避。在消费市场下,人们也同孔子所言一般,自以为自己能够做到不受骗,但结果往往是不如人意的。现在的生活势头日渐向好,人们的消费范围也不再限于满足生活所需,更多的则是用来装饰门面。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市场就会因势生产出更多迎合当下消费者喜爱的商品,因此整个市场还有消费者就会陷于这样一个怪圈。消费者对于消费这件事情其实也明白需要适可而止,但当受到欲望的驱使诱惑后就无法坚守原先的原则,“不能期月守也”,这也就是为什么众多消费者明明心里清楚明晰,但还是会被物所掌控,逐渐消失了自己的主体性,沦为物的奴仆。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就是将中庸之道当作自己人生处世之准线,牢记于心,坚守一生,才会有后来的成就。“君子而时中”是要我们知晓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为人一世,不论是做人或者是处世,都应当以君子标准要求自身,坚守心中的道,做到恰如其分,适可而止,不可背离一时,这样才可以抵御克服外界的物的诱惑,才不会只想去满足物质上占有的享受,才可以消除消费对消费主体异化的影响。

(二)对消费行为知足常乐的思想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懂得知足常乐,安分守己,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能有非分之想。人类的欲望很大,如果不能用笼子把欲望锁起来,那么它吞没就不仅是物,还有我们自身。现在的超前消费模式,我们是可以通过透支未来的方式来满足当下的欲望,但是未来总有一天会无法承担我们现在的欲望,最后就任由欲望将我们吞噬。欲望就是一条没有止境的链条,一环扣着一环,没有终点,所以我们在控制欲望、限制消费中有“短视”的眼界。这里的“短视”的意思是指我们消费时只要关注当前的情况即可,不用把目光放得过于长远,总是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

“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一言,来形容贪得无厌之人最是贴切不过。消费行为在消费主体和自然的关系两方面上异化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人类不能自行约束自身,不能做到对现有的知足,所以才会导致超前消费模式几乎占据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而且被钢筋水泥包裹着的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也越来越远,甚至是相对立。适度的物质需要是必然的,追逐功名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没有错,但是关键点在于对出发点和度的把握程度。知足常乐并不是绝对的安贫乐道,也不是不思进取,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跳出对物质财富的绝对依赖,能否限制对物质的欲望追求,能否在做好当下的情况下去努力拥有那些未曾得到的。因此,对于消费行为的异化能做到知足常乐,安守本分的话就有跳出这个怪圈的能力。

(三)对消费环境和谐共生的思想

关于消费环境主要是讲求和谐平衡、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子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认为世间万物各司其职,按照规律生长发展才是最好的。各司其职就是指在自己的生活工作的领域内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不逾矩,方是中庸之道。程颐先生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乃是天地间最大的真理,在程颐的眼中是只有遵循此道,才能够行天下正道,走天下正理。因此只有按照各司其职、互相尊重、和谐共生的道路前行,我们才能正确对待消费环境,走出消费环境异化对我们的影响。

三、中庸思想对克服消费异化的指导价值

(一)为矫正消费观念提供了思路

消费异化日渐深入我们的生活,不仅是因为我们内在的欲望无法控制,更是因为当下的我们没有建构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所以我们要克服消费异化的前提,就是要先树立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以理论来指导现实。目前我们的消费观念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较深,比如商品拜物、金钱主义等,都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所以我们的观念也被同化。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认为资产阶级是“是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种理论与我们传统文化背道而驰。矫正这种消费理论时,儒家文化思想能够给我们提供不一样的思路和角度。从“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而时中”这三句话出发,我们就可以矫正在消费领域的观念思想。

“素位而行”是教导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量力而行。虽然我们现在可以通过透支未来的手段,获得我们当下无法得到的东西。但是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商品更新换代日新月异,我们总会有无法得到的东西,所以不要妄想以满足欲望的说辞自我欺骗。

“君子而时中”是提示我们,做事做人时刻都要注意分寸尺度。若是对分寸把握不好的话,那么原本的事物就会偏离原本发展轨迹,从这方面来看与老子的“物极必反”思想是一致的。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分寸的把握是有困难,但在消费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明晰自身的需要以及消费水平。恰到好处,便是中庸之道。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位置和规律,我们必须要遵守这个规律才能更好的生活。资本主义制度原生的反生态性和掠夺性,注定其与自然的发展是走相反道路的,因而其消费理论也带有反生态的性质,所以我们在矫正消费观念时,一定要刨除与自然割裂对立的观念,和谐共生才有来日方长。

因此,从儒家的中庸思想可以得到的启示就是知足常乐、恰到好处、尊重万物这三点;有这三点我们可以对现阶段的消费观念进行改造修正,重修树立我们的消费观念。

(二)为克服消费异化提供了武器

消费异化的表现主要是减弱人的主体性而加深了人对物的依赖性,逐渐形成人是物的奴隶的头脚颠倒的状态,并且在这一情形下,人的转变是不自知的。因此我们要克服消费异化影响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看清局势,甄别出自己所处的环境为何。首先我们在决定去消费的情况下,可以把所要购买的物品名称一一列下,并且控制好预算;然后以此为依据去消费商品。这样的做法是用来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受外物诱惑,保守住自己的“道”,依道而行,才能不落入陷阱。“道”,就是孔子所倡导的“中庸”之道,即严于律己、恰到好处以及做到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只有将这个“道”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够有力消除消费异化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异化消费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大众滑雪消费行为的研究——以万龙滑雪场为例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40年消费流变
“九零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和疏导方法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