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教学模式助推思政课“深度学习”
2021-12-25廖雅珍邱海锋
廖雅珍,邱海锋
(1.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2488)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倒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采取线上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使得思政课“浅层次学习”问题暴露无遗。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网络课堂已经推广多年,为何在特殊时期成为教学新常态后却加剧了浅层次学习?未来该如何加强思政课深度学习是思政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思政课的深度学习
目前对深度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计算机领域的“机器学习”,即借助机器去模拟或完成人类学习的技术;二是教育领域的“人的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对应,是人经由学习认知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1]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思政课的深度学习。
1.思政课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它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具有难度性和复杂性。浅层次虚假学习无法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因此,学生需要通过深度学习补充知识、提高技能、提升价值。然而,“互联网+”时代不仅仅给思政课带来技术和知识点的优势,也带来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碎片化和片面化,这很容易导致学生被网上的各种观点带偏。
2.思政课深度学习的表现。思政课是学理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课程,这就使得思政课的深度学习必须从学理性深度学习和政治性深度学习综合考虑。
一是学理性思政课深度学习的表现。学理性是思政课作为学科和课程的要求。学理性思政课的深度学习必须与专业课深度学习一样,即“学生习得学科最本质的知识,明晰学习的进程,对学科的实质意涵和学习策略有清晰的认知,具有持久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成长为素质全面的学习者”[2]。学理性深度学习有利于大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目的是实现安德森所言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六个层级的学习目标,尤其要注重大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迁移并进行创造的目标。
二是政治性思政课深度学习的表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深度学习必须达到三个认同——理论认同、责任认同、行为认同。理论认同指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引导大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四个自信。责任认同指通过思政课的深度学习,增强学生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即便在和平年代,中国走向强起来的路程依然充满艰辛,需要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行为认同是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要引导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
二、影响思政课深度学习的原因及改变路径
线上教学模式使“浅层次学习”问题更加突显,亟待解决。
1.影响思政课线上深度学习的因素。一是学生维度。与线下学习相比,线上学习对学生的自律性要求更高。虽然大量的慕课资源涌上平台,解决了资源的呈现问题,但线上学习无法解决学生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根据笔者对2019-2020(2)任课班级406名学生期中的调查发现,76.7%的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较疫情之前弱;65%的学生对学习环境适应、学习时间的管理和任务完成等方面较疫情之前弱;60.5%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不满意(在期末,这些不足指标有所改善,说明学生渐渐接受和适应了线上教学)。
表1 师生对学习过程的愿望与结果的反差[3]
二是教师维度。线上课程要达到学生深度学习的预期效果,要求教师必须上“金课”,尽量使课程满足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但实际上,据笔者的调查,第一,对于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很多思政课教师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对疫情下学情了解不足、教学设计能力不足,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体现课程中的两性一度(调查表中学生的愿望与结果的反差可以说明此问题,具体见表1),这就很难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第二,线上教学规模化导致师资力量不够。线上教学往往对应着开放性、规模化,一位教师同期负责的学生达到400人左右,这比线下教学100人的大班高出3倍,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无法和线下教学相提并论,学习者可能会因为缺乏针对性指导而学习受限,无法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第三,线上教学分割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时间空间分割”的在线学习情境下,线上教学的空间感隔离了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师生间容易产生心理距离。
三是课程资源维度。由于实行线上教学,思政课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被记录。众所周知,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的不同在于政治性强,虽然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有坚守教学中的政治底线、法律底线的意识,但由于具体授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或知识储备不厚重,如果某个理论阐述不清、不深甚至有偏差,或者被曲解、被断章取义,都会引起不良反应。据笔者调查,思政课教师更愿意采用慕课、爱课堂的资源,而慕课精品课程由于面向的群体规模庞大,主讲教师大都按章节讲授,同质化严重;话语表述停留在文件话语或政策话语层面,教学语言亲和力不如线下教学;抗疫课程以专题形式出现,学生难以与教材融合,线上课程较难吸引在家自学的学生。
四是环境维度。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客观和主观环境。线上教学对网络平台的要求较高,卡顿、教师不能灵活掌握平台使用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主观环境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感受,不同于线下教学,学生较少在线上与同学进行互动,这可从学生作业中得到体现。笔者布置的作业大部分是学生单独完成,较疫情之前合作完成的比例明显下降。缺乏了同伴、师生的学习环境,可能导致学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问题分析和求解能力、探究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演绎推导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明显下降。
2.深度学习路径探析。线上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成效,归根结底是因为信息化建设与教学“两张皮”。今后一段时间“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成为新常态,为了达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思政课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变:
一是构建同“学”伙伴关系。人是社会人,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不能脱离社会、同学、教师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激励与挑战并存的问题、任务,或组织或串联或自发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学生自建的人际关系网中相互交流沟通,完成任务并最终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对教师而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引导相关专业的老师参与到思政课程中来,协同育人。这样的同“学”伙伴关系是借助互联网,将师生间、教师间、学生间、学生与社会群体间联结起来,彼此既是施教者也是受教者,彼此相互影响(图1)。
表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内容体系
二是教师维度。学生能够深度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深度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教师必须建构既有学理深度又有现实温度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两个转化”。教师要打破教材文本体系,融通整合全部教学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例,具体思路见表2。[4]第二,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必须提高运用技术的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学业水平诊断和学习资源供给”[5],“加强教师在线指导与协助”[6],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
三是课程资源维度。从学校层面,增强对线上平台的改造完善,以适应教师和学生实际需求。从教师层面,要求教师对本校学情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学生的精品课程资源,并进行重构以适应本校学生实际需求。同时,在线上教学中合理利用学生力量、教研组分工协作等方式,对课程进行更新、维护、丰富课程资源,解决学生学习之惑。从学生层面,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及时反馈学习成果和需求,以便教师及时完善教学设计。
四是环境维度。后疫情时代,深度学习离不开数字化工具资源的支撑,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社交平台,落实同“学”伙伴关系,将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管理、学生学习任务等)组合为一体化学习空间(图2)[4]。
三、“三同”教学模式助推深度学习的课例设计
为了有效推进深度学习,本课题在实践中采用“三同”教学模式——同“学”、同“讲”、同“研”。同“学”是我知道,同“讲”是我掌握,同“研”是我创新,即学-讲-研对学生而言是知道-掌握-创新三个层次,对教师而言则是拓展自身知识-了解学生-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
1.同“学”(学与思)。互联网时代,要让学生能更好地“学”,前提是教师更好地备课,备课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同“学”包括三方面:师师同学、生生同学和师生同学。
第一,师师同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翼,在思政课上,应积极引入专业课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将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在备课过程中就需要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教师合作,用专业知识来论述政治性。如聚焦“疫情后中国经济走向”的问题,要融合政治经济学理论,阐述好中国经济新常态、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理念等内涵,需要联合经济学专业教师;从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逻辑出发,以外交理论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点、抓手、困境等,最好联合有国际关系学知识背景的教师。
第二,生生同学。通过同伴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伴学习范围可以是教材知识点,也可以是思维方式。在知识点上,可开辟线上论坛,设置疑问贴、纠错贴、专题讨论帖;在思维方式上,本课题组尝试让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生分别完成专题思维导图,通过线上共享,学生取长补短,提高思政课的理论思维能力。
第三,师生同学。教与学相长,学生通过教师答疑而“学”,教师通过解答学生疑问而学。如教师从学理性出发,对抗疫中学生涉及的困惑问题给予解答,引导学生对课堂呈现的观点与立场进行分析、归纳、 总结,由此延伸出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教师也透过学生的疑问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能力。
2.同“讲”(思与辨)。如果同“学”是我知道层面,那么同“讲”就是我掌握。“学”与“讲”是“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关系,检验学的效果的有效途径就是“讲”。只有学生自己讲课,才能够真正理解;通过学生的讲,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教师的“续讲”才更有深度,深度学习才能得以实现。本课题尝试以下两种“同讲”方式:
第一,生讲师引。比如,学生讲疫情故事,教师提炼抗疫故事背后的政治性。学生用录播或直播的方式讲“我在疫情防控当志愿者”“给十年后自己的一封信”“疫情下,我周边经济生活的变化”“我看……”等故事。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听故事、评故事,引领话语,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阻击疫情中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但我们不能脱离抗疫实践而讲,也不能将新思想狭隘地用故事来阐述,淡化新思想的学理性。如学生讲“坚持党的全面统一领导”时,无一例外强调疫情防控期间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但学生较难具体到“5+2”党建中面对这些情况,教师需要串联知识点,加强学理性,增强理论的逻辑性,使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体现思政课的学术深度与理论高度,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打开新通道。
第二,青论剑——学生之间的“辩”。通过线上平台,同学们针对某一热点问题,各抒己见,思想碰撞,多角度看问题。如发布“疫情下逆全球化是否会加剧”“疫情下,中美关系是否会加速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等辩题,通过“论”辨真伪、辨曲直、辨方向,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3.同“研”(辨与行)。同“研”强调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是深度学习的重要表现。高校思政课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同年级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课堂结合起来,通过专业知识(学理性)阐述政治性,就需要学生同“研”,即不同专业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主题。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特点从学理性角度完成思政课实践作业,在提高其专业技能的同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政治教育目的,实现为谁培养人的目标。
疫情下,虽然学生不能亲临现场进行实践,但疫情中的所看、所感、所思也是实践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同“研”引导学生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带领学生观察时代、解释时代和引领时代。如在“疫情下的……”主题中,地理测绘专业学生绘制本省市“疫情演变”动图,并分析时空变化;中文专业学生完成捐赠物资上的“诗词”解读;国际关系学院学生探索“疫情防控中的舆情演化与应对”;经管专业学生了解疫情下新的经济模式(如宅经济、宅教育等),通过疫情时空分布图分析本省市经济的特点;党史专业学生了解抗疫下的从严治党、政治建设等。教师将不同专业学生、同一学习主题、不同学习成果上传到本校“圈游”平台,通过转发、分享,学生多方位了解知识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总之,思政课的深度学习是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统一的学习,其受学生、教师、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未来新学期,同“学”、同“讲”、同“研”的“三同”教学模式是一种较好地实现思政课深度学习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