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与艺术设计及教学相结合探析*

2021-12-25陈金来

大众文艺 2021年23期
关键词:手绘字体艺术设计

陈金来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盐城 224008)

一、文字与艺术设计及教学相结合的作用

(一)提升艺术设计及教学的视觉表达效果

文字艺术设计作为视觉表达的一种具体形式,对详尽展现作品内涵,提升外部表达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艺术设计领域,相比于图画的重要地位,文字还具有独特的视觉特性。一方面,文字在作品中的体量较小,但更能引人注意,特别是在设计简洁的艺术作品中,文字的作用更加不能忽视。因此,将文字应用到艺术设计和教学当中,不仅能够强化作品的视觉冲击,以及教学现场的表达效果,还能更直观地表现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思想,从而实现艺术设计内部表达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文字的多样化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化处理手段丰富作品的创作视角,在艺术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创作者可以根据情感色彩巧妙选择或创新文字的形式。

(二)直观展现艺术设计及教学的思想内涵

艺术设计当中,相比于图像对设计思想的抽象化表达,文字要更加直观,更加精准,有利于受众准确理解作品内涵。文字设计通过视觉方式传达信息,能够大大提高受众在接受视觉感官后的理解速度。经过艺术化处理的文字依然具有最原始的文化属性,能直接传递作品的信息,精确表达教学的主题思想和内涵,让受众直观地感受到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此外,文字在艺术设计中的独特视觉效果有利于加深受众的记忆深度。其原因在于文字艺术设计具有文字属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字、词、句的应用展现最基本的设计信息,从而在设计师和受众之间搭建链接通道。

二、文字艺术形态表现特征

(一)文字形态与图形相结合的意象化表现

以前的教学中,字体设计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书写文字,学生需要掌握多种字体的书写方式,例如黑体字、宋体字、隶书、楷书、阿拉伯数字等。字体设计的书写第一步是打格子,第二步是文字书写,最后是填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现代文字的书写步骤,但是这种方法是有不足的。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运用电脑技术来完成文字的书写,不再把重点放在手写文字的设计中,更多是解放双手,文字设计的重点研究方向也发生了改变,更多地注重于字体形态上的创新。字体不单单是汉字,更多的是与图案或者符号相结合,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就是一个行走的“京”,起立意是把京字拉长,线条也变得柔和,但总体的笔画并没有减少,还有一种是直接用图案代替字体,如射击标志的替换,这都体现了文字跟图案紧密的关系。这种新型文字的出现加深了学生对于文字表现形式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字体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探索字体设计。

(二)文字形体的肌理化表现

学生探索文字不单单从课堂上学到知识,而是自己动手去实践。从文字的本质分析,在大自然中寻找符合条件的事物,研究文字的肌理,借用自然的事物设计新型的文字。这种方式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任务的决心。在一次中美字体展中,出现了一个吸引人注目的设计,它的本体是五行英文字母,但是表现形式却让人眼前一亮,它的设计者用不同颜色的牙签书写了这五行英文,立体化的文字给了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记忆深刻。文字设计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行文字的肌理探索,作品有了形态美观之后,才能衍生出作品的其余影响力,不如感染力,这样才能够传达设计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想法,学生们也才会学到新的设计思路。探索文字的肌理要多去观察,多去实践,在观察中产生新的灵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达到字体和思想的高度契合。

(三)文字形态的实验化表现

字体呈现的视觉效果才是文字形态实验化关注的重点,其关注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偶然性文字形态表现。根据字面意思,这种文字形态的形成具有偶然性,不会按照预期的效果进行展现,这种字体形成的状态是比较随意、散漫的,透露着一种不羁的风格。举例说明,泼墨字字体,每一个人的写字习惯都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人写同一个字也是不同的,所以这种字体是特别随意的。设计者先写出想要表达的文字,然后把墨汁滴在字上,形成渲染的文字效果,再加以修饰,就是我们所说的泼墨字。第二,个性字体。这种字体的出现在于高科技的发展和光的物理作用的结合。设计者在研究完光的物理作用之后,运用网络技术让字体产生动态效果,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字体比较常见的有晶裂体、光冕体等。第三,立体化新字体。区别于以往的立体字,这种字体结合了透视效果,主要特点就是立体透视,是通过透视的各种方式转换而成的字体。

三、文字与艺术设计及教学相结合面临的问题

(一)艺术设计及教学过度依赖英文体系

我国目前的文字艺术设计课程普遍引入大量的西方文字设计体系,由于这些英文体系引进国内后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本土化处理,导致实际教学当中,文字艺术设计与我国汉字系统契合度不高,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忽视对汉字的艺术创作,影响学生后续的文字艺术设计实践能力。许多院校在教学、比赛、联系等过程中完全依赖英文体系,很少涉及中文字体,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实践创作能力,具体表现为对中文字体设计的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一方面,文字艺术设计最先起源于西方,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相对成熟的设计系统;另一方面,汉字的字体变化,笔画重构的形式较多,其设计难度要远远大于英文。这也是多数高校过度依赖英文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课程结构势必会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的致命短板,难以适应社会对文字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

(二)艺术设计及教学忽视手绘练习重要性

当前文字与艺术设计及教学的结合呈现出明显的数字化特征,这是计算机设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艺术设计领域的突破和创新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文字艺术设计的数字化发展同样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手绘练习内容的忽略。在文字艺术设计及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普遍采用电脑作为设计工具,很少用手绘的方式来练习,这不利于学生深度思考设计内涵和设计理念,直接限制了文字艺术设计的深层次发展。

(三)艺术设计及教学的过程过于模式化

国内多数院校的文字艺术设计教学过于模式化,主要表现在,其一,课程设置的模式化。当前文字艺术设计课程主要包括宋体、黑体、英文字体的临摹河文字创意两大教学模块。而黑体、宋体临摹的相关课程中,只是要求学生对电脑打印字体进行临摹,而不是从汉字内部的笔画、笔顺、笔锋等细节来展开教学,对汉字结构架构部分的解读不够深入,大大影响了文字临摹的实际效果。此外,甚至有部分学生通过打印或拷贝的方式来作弊。另一方面,文字创意的模式化教学。多数院校的文字创意案例和课程已经严重老化,多年以来,教学理论长期不变,或者换汤不换药,在教学案例欣赏、课程作业设置等方面缺乏新意,导致学生与社会实际相接轨的能力较弱。总之,模式化的教学结构是阻碍文字艺术设计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文字与艺术设计及教学相结合的路径

(一)强化汉字字体设计的文化性与艺术性

文字的艺术设计与教学不仅要强调外观的视觉效果,更要关注文字的内部文化底蕴,特别是对汉字而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创作能力同样重要。首先,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汉字传统文化底蕴的认知及学习,深入解读每一个汉字的内涵以及文化背景,从笔画、笔顺、笔锋、汉字结构等多个细节开展字体的艺术设计教学。其次,加强汉字艺术设计的理论教学,要将文字、字体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等理论融会贯通到具体的艺术设计当中,针对不同方向的学生群体,开展相应的字体设计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流派、衍生、转变以及内在寓意。再次,结合形式多样的优秀汉字设计案例加强实践教学,依托较多的图片和讲解加深学生对文字艺术设计的理解。

(二)加强数字化教学与手绘练习的结合

文字的艺术设计及教学除了强调计算机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对手绘练习引起足够的重视,手绘练习是计算机设计的基础。在字体设计的基础阶段,特别要强化学生的手绘练习,通过手绘让学生细致观察和体会文字的结构、笔画、笔顺等,从而加强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避免计算机操作过多衍生的学习机械化。此外,手绘练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成就感,奠定计算机设计的文化基础。其次,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手绘练习,监督学生通过手绘完成文字设计手稿,并在期末考核当中划定手绘和计算机设计的学分比例,加强对学生手绘能力的考核与监督。再次,开展文字艺术设计的手绘大赛,鼓励学生通过手绘的方式表达文字艺术设计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

文字的艺术设计及教学特别强调个性化与创意,这就要求院校转变过去模仿式、模式化的教学结构,根据社会现实需求设置针对性高、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性吸收。首先,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带领学生对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从创意性、象征性、视觉效果、文化内涵等多个维度展开解读,鼓励学生对案例提出创新型的看法。其次,强调创意字体设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以社会现实需求为导向,自主提出文字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文字艺术设计应用到海报、标志、装帧等现实领域当中。

五、结语

文字与艺术设计教学是强化设计视觉表达效果及思想内涵的重要形式,鉴于目前文字与艺术设计及教学的结合还面临着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方面的诸多问题,各院校应在强化文字艺术设计视觉表达的同时,关注文字设计内涵,提高文字艺术设计及教学的创新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文字艺术设计专业的迅速发展。

猜你喜欢

手绘字体艺术设计
手绘精彩《追梦》创刊等
创意动物手绘
手绘
书封与现代艺术
手绘二十四节气
枯燥的Times New Roman字体有了新花样
组合字体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字体安装步步通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