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路径研究:以凉山州为例
2021-12-25张金华
张金华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闻名的重点贫困地区,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凉山州贫困县联合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党的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将政策的落地落实与自身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使凉山彝区的贫困问题得到极大缓解。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了巩固脱贫成果,保证彝族山区不返贫,发展不停滞,需要从文化上根治贫困基因,保证乡村可持续发展。
一、凉山州文化扶贫的现实挑战
第一,文化空间闭塞。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体制影响,社会文化氛围原始、保守、落后。文化的闭塞与经济的落后有着必然关联,大多数彝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劳动形式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基本维持在一种低水平的平衡状态。经济与文化的脱贫理应并驾齐驱,因为文化的贫困,观念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思想的贫困是最令人担心的贫困”“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文化元素在贫困空间中固着、沉淀,逐渐定性为一种宿命论式的悲观主义文化形态,导致群众自身能力缺乏,更缺失文化自信与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和坚定信念。
第二,反贫困智力支撑弱。如果说产业发展是凉山州脱贫致富的动力引擎,那么教育和人才就是精准脱贫的智力支撑。在曾经的凉山州,历史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俗较为普遍,比如红白事大操大办、高价彩礼、轻生重死、重生不重养等,导致该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严重匮乏,更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欠缺改变命运的内生动力。凉山州教育严重滞后,具体表现为“三低一匮乏”,即文化普及率低,很多彝族群众受教育年限短或者根本没受过教育,惯以传统农业延续生计,造成经济运行低效,生产技能、就业技能单一,创新、学习能力不足。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受教育时间短,文盲、半文盲率高过四川省的甘孜州和阿坝州。彝族百姓知识水平低,很多人不会说汉语,不识字,更不懂英语和计算机。劳动力技能教育和继续教育匮乏,语言交往能力和民族风俗习惯制约文化发展。公共文化设施设备陈旧,服务资源有限并分散,服务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经常脱岗。基层公共文化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文化建设中经费保障、经济政策、捐赠制度、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缺乏具体的政府政策支撑,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不能完全满足普通群众的需求,人才队伍薄弱。
第三,其他恶劣因素影响。文化时差也是导致凉山州深度贫困的重要原因。大凉山是直接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典范,“巨大的社会制度变迁造成的文化时差现象,并没有随着社会制度的转变从根本上动摇以传统农业为经济基础的文化意识”,该州工业与服务业占比较少,农业占据经济结构的98%,工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使用率低,土壤贫瘠,粗放式饲养牛羊,家畜繁殖率很低。彝族同胞消费能力较低,生活仅能维持温饱状态,在此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形态较为落后,部分彝族人固守传统恶习,拒绝现代文明,不思进取。所以,要想彻底改变凉山州的贫困事实,必须从思想上根除其等靠要的思想,重建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价值观,用文化弥合彝族同胞对当代文化认知的“时差”。
二、文化扶贫的创新路径
文化扶贫是一项“造血工程”,它不是持续地给贫困地区钱财物,而是需要唤醒文化的内生动力。一是要促进文化转型;二是要提升文化再生的内在能力,结合异质性特色文化资源禀赋构建创意研发产业链,形成自循环文化生态系统;三是文化软硬实力兼容并蓄,两手抓,两手赢。
(一)产业发展、经济帮扶
为了唤醒群众内在的脱贫意识和致富意识,赋予其变革动能,必须首要发展经济,构建产业链,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保障支柱。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种植羊肚菌和草莓,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寻求脱贫之道,彻底打破传统“土豆、荞麦、元根”的单调农副产品模式,走上致富之路。如今大凉山腹地的火普村,崭新的乡间公路蜿蜒穿行,白墙黑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民饲养猪、牛、羊、鸡等家禽,种植羊肚菌、金银花和草莓,养殖种植农副产品都取得很大成效。
脱贫而不返贫,需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保证土豆、荞麦等传统农作物持续增收。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拓宽金银花、蓝莓、玫瑰、青花椒、葡萄、草莓、芒果、白魔芋、小米芭蕉、生姜、蔬菜、辣椒,以及中药材三叉白芨等经济作物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可以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等形式。如今,凉山州已经形成了盐源苹果、会理石榴、雷波脐橙、金阳青花椒、宁南蚕茧等一批有较强市场知名度的农副产品品牌。就业帮扶也是凉山州脱贫路上的一道风景线,组织乡、村两级农民夜校,给村民培训实用技能,开办扶贫车间、民宿、乡村酒店、非遗工坊等,开设彝族刺绣、缝纫培训班。
(二)生态旅游、非遗传承
凉山州并不“凉”,冬季平均温度可达20度,州境内的邛海、彝海、螺髻山、泸沽湖、会理古城、索玛花海都是有名的风景名胜,再加上现代生态农业、脱贫攻坚示范典型村,凉山州的乡村休闲旅游实际大有可为。挖掘大凉山彝族文化资源,以“互联网+”“云带货”等创新模式形成品牌推向市场。通过技艺传承、就业帮扶、分红帮扶、产业托管帮扶的形式,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明显的、稳定长效的非遗扶贫经验与模式,使大凉山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更具辐射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扶贫有文化的加持,扶贫的成果才可推广、可持续,非遗与生态、旅游、扶贫的结合,能使传统民族文化焕发崭新活力,也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振手艺人传承技艺、发展文化的信心,真正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
社会文化的智力支撑,其中一个来源就是博物馆、文化馆。凉山州建立的小微型博物馆是传播彝族民族文化、搭建文化展示平台的最好基地,但是馆内设施陈旧,布展单一,陈列品少且老旧,工作人员更是经常脱岗。博物馆与文化馆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尤其是县级博物馆,为县域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驱动力,对留住地方文化根脉、传承地方文化特色起着重要作用。从博物馆自身发展的角度看,丰富馆藏展品,优化陈列展览,打造文化品牌是县域博物馆必然之路。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细化文物设置细节,从展板、文字、语音、幻影成像甚至VR技术方面全方位展示彝族服饰、漆器、银饰等。而深挖地域文化内涵,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网络博物馆是可持续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三)网络赋能、数字机遇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当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带来史无前例的机遇。“互联网+”式的文化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完善网络设施设备。鼓励中国电信、移动和联通积极推进在凉山州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工作,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光纤建设项目入驻凉山州贫困村,确保农户用得上,电信企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础通信服务资费给予最大幅度折扣优惠,确保农户用得起,同时经常举办网络培训课程,确保农户能够用。
第二,以大数据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精准实现文化扶贫。鼓励和支持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构建和消费扶贫,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典型,完善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体系。用直播带货方式推动产业发展,建立电商产业园,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对接电商大市场。鼓励大型企业参与文化扶贫,尤其是电商平台为凉山州贫困地区设立扶贫专卖店,类似拼多多和碧桂园的网络平台助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
第三,通过网络向贫困地区孩子免费赠送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网络益农信用社,发放农业培育课程。积极利用互联网推广普通话,有效阻断贫困因为语言问题而代际传递。考虑到凉山州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问题较为突出,省级、市级综合医院利用互联网提供远程医疗、医学培训、医学科普等,结对帮扶凉山州贫困地区。针对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利用互联网设计贴合实际的公益项目,为他们的生活助力。
(四)发展教育、观念革新
要实现彝族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以现代化教育与传统彝文教育双轨并行的模式,积极探索践行现代教育,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并行的完整教育模式。借助互联网和电商平台,依托乡村旅游,大力开展凉山州困难群众技能培训,使其增加自力更生资本,定期开展漆器、彝族刺绣、银饰及民族歌舞技艺专项辅导,为乡村脱贫转型储备智慧力量。
挪出“穷窝”不代表彻底和贫困划清界限,观念的革新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条件。让贫困户积极融入文化扶贫事业中,感受新型乡村文化的魅力,激发其改变自身现状的信心与勇气。要形成文化扶贫长效机制,即扶贫队伍建设和文化扶贫产业链构建。加强乡镇与村级文化队伍建设,选拔得力的村民与村干部一起为村庄文化设施建设、教育事业开展出谋划策,县级单位要经常开展乡级文化扶贫干部和村民的培训工作。设置乡村舞台、文化站、乡村书屋等文化设施,安排基层文化管理员,为乡民提供丰富的文娱活动。尊重彝区文化与风俗,充分发挥德古、乡村干部在易地扶贫搬迁、婚丧嫁娶等行为中的示范作用,通过道德讲堂、道德银行等对村民进行移风易俗教育。要处理好现代性与民族传统性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的习惯法和约定俗成的民风民俗民情,都是文化扶贫过程中必须考量的因素,现代文明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二者均不可偏废,也不能倚重哪方,只有将传统的精髓与现代的文化潜移默化地融会贯通,文化扶贫才达成现代意义上的实现。
三、结语
易地扶贫搬迁、产业链构建是脱贫攻坚的硬实力,文化脱贫才是脱贫攻坚的软实力。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脱贫可持续性的基础。现实中,凉山州的文化脱贫遭遇重重阻碍,彝族同胞的消极避世思想严重制约了文化的更新换代,地理位置偏远,信息闭塞,智力支撑薄弱,教育落后等等因素也是妨碍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文化扶贫并非彻底改造贫困地区的文化形态,而是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文化模式,发掘文化中的优良资源禀赋并赋予其崭新意义,释放贫困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的扶贫潜能,形成深层次破解贫困难题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