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重新编创研究
2021-12-25靖洁
靖 洁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
一、钦州“跳岭头”的概况
(一)钦州“跳岭头”的历史渊源
“岭头节”是钦州地区汉、壮两族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两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桂南地区典型的民俗文化形式,其节日的核心部分就是“跳岭头”。“跳岭头”是一种为村屯祭祀驱邪,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所进行的民间祭祀活动,因其多在山岭头上举行,所以称为“跳岭头”。
据史料记载,跳岭头起源于尧舜时期,普及、兴盛于明清两代,融合、吸收了汉、壮两族文化。明代嘉靖年间,《钦州志》记载:“每年八月十五、祭祀、扮鬼扮神在岭头之上跳动,称为跳岭头”;清朝嘉庆年间的《灵山县志》又记载:“八月、九月各个村屯的人都来到社前装扮鬼神舞动,人们叫其还年例,又叫其‘跳岭头’”,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跳岭头”距今已有将近500年的历史。节庆仪式下,各种形式的展现都是作为载体,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跳岭头”也不例外,它是人们的信仰与社会发展之间因果关系的桥梁,通过它可以把两者连接并建设出人们内心期盼的世界。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岭头节祭祀活动中,“跳岭头”从精神层面给人们以信仰的桥梁,同时从娱乐层面给人们以愉悦的期盼,有着重要的民族文化意义。
(二)钦州“跳岭头”的发展现状
2005年以来,钦州市各级政府在“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下,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工作。“跳岭头”是桂南地区典型的民俗文化形式,于2014年底被确认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15年钦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分别在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各地建设钦州“跳岭头”传承基地的要求,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和推广性活动。2016年多次举办“非遗”保护传承座谈会,介绍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2016年在大芦村举办钦州跳岭头节,2017年“跳岭头”民间舞培训班成立。所有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跳岭头”工程保护和传承的重视性。
传承和保护“跳岭头”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简单的事。钦州“跳岭头”继承人在传承保护工作中还面临着传承弟子少、传承经费不足、传承体系缺失,继承概念落后等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相关专家曾提议从加强“非遗”创新、制定详细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传承人的生活状态,使得传承人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坎坷,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传承“非遗”的队伍中,为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弘扬国家传统文化保驾护航。
二、“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的基本特征及规律
跳岭头舞者在表演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蛙形姿态动作与远近闻名的左江花山岩画中人物的蛙形姿态十分的相似。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花山岩画画面像是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或祭祀活动,画中人物大多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分开成屈蹲,明显是模仿青蛙的姿态,这与跳岭头中蛙形姿态的舞蹈动作是不谋而合的。两千多年前的花山岩画运用图案、雕刻工艺等艺术以静态的形式展现了古代骆越人生活当中盛大的节日庆典和祭祀活动时的场景,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跳岭头”则用音乐、舞蹈等艺术以动态的形式把人们祭祀驱邪,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所进行的民间祭祀活动表演了出来。一种是静态形式,一种是动态形式,这说明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中的各种艺术形式几千年来一直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这就体现了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源远流长。
(一)基本特征
“跳岭头”舞蹈形式内容丰富多样,风格简朴粗犷,动作古朴有力,以兽舞和舞神舞为主,颇具地方特色。其基本特征如下:站立及下蹲:即舞姿保持站立姿势,站立时脚下八步,膝关节微蹲;跳动及微颤:即随着规律颤动的膝关节而舞动;含胸顺拐跳踏转:即舞者的基本姿态是含胸,四肢为顺手顺脚的特征,腿部动作为先跳后踏的舞姿;山字手:即双臂的基本姿态是“蛙手形”,与上身躯干形成“山”字形;踮脚跟,即舞者的基本动作是踮着脚跟的碎步。
(二)规律特点
多以小步跳跃大步跳跃动作配合鼓声形成“跳祭”的感觉,手部动作以手持道具居多。舞蹈动作的特点,以闭合手成施法的样子,单脚勾吸站立着。面朝神台请神敬神,然后配合跳跃的脚步动作,手脚大开,跳跃转身。背对神台,面对这天地,手持法器,开始挥动祈求起源。运动的规则就是摇晃和摆动。跳岭头动作成套重复的次数多为单数,也没有像大多数舞蹈那样,舞蹈动作对称,多以单面跳跃走步多。在人数多的跳岭头舞蹈形式下,会有来回交替的变化,就如神灵降临那样奇幻。而且大多数祭祀舞蹈都有一定的共性,当进行最高潮的时候,也会形成大圈,以圆心为轴,进行圆形走场。与鼓声相比,圈流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跳跃的速度也随着鼓的变化而变化。
三、钦州“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重新创编的成果分析
(一)《“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组合》
以“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传统舞步结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而创作出的单一《“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组合》。我们研究了有关“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后发现“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的舞步规律大多是走十字步或者走圆场的一个路线。所以尽管我们对步伐的变化再大,也不会对这个传统的步伐大致走向进行肆无忌惮的改动。把步伐进行“美化”,让我们观赏时更加容易代入它所要表达的情景中,用现代的手法对“跳岭头”的步伐进行规矩化或者说是二度创编,根据跳岭头的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艺术特征,融入故事情节,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当代审美需求。
整个组合表达的是“跳岭头”传统祭祀活动中的整个过程,从人们欢歌笑语“吃岭头”到岭头人师公左手握圣板,右手持铜铃开始请圣祭拜神灵再到三人“跳岭头”。虽然是单一练习的组合,但是其中我们采用了三人编舞的技法,三人舞是舞蹈形式中的一类,首先从表演形式上,我们采用了三种三人舞形式:互为接触、单双并存、互不接触,强调了在同一情景,同一画面和同一主题之内,编创出流畅的、有鲜明个性的能体现三人舞蹈关系的。整个组合我们通过传统舞步融合现代元素改编动作以及敬拜神灵的仪式,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呈现出“跳岭头”的整个过程,向人们讲述“跳岭头”一带的生活习俗和文明礼仪的组合。
(二)剧目《守护·传承》
《守护者遗产》是一部双人舞成品剧目。作品以“跳岭头”非遗传承人为故事主线,讲述了非遗传承兄弟在继承“跳岭头”的过程中守护“跳岭头”文化,传承“跳岭头”精神,兄弟情深,笃实敦厚的故事。运用现代编创手法重新创编,融入大量现代元素增加观赏性,来迎合大众的欣赏和观看。让步伐看起来更加的神秘,难度也比当地的“跳岭头”步伐来的难。重点是通过舞蹈传承“跳岭头”祭祀舞蹈文化的丰富底蕴,并且传递传承人的“岭头”精神。
在作品中我们大量采用了双人舞中“镜子法”的编舞技法,指的是两个人的舞蹈动作完全相反像照镜子一样,对称的形成规律。舞蹈中两位演员面对面,身体方向一致但却是相反的动作,由慢到快,由快到慢,以表达演员的心理活动。根据双人舞编舞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一种平行的形式来表现常用的矛盾关系,同时,让两个舞者各自展示自己的舞姿,他们有时分开,有时聚在一起,始终围绕故事的进展展示舞蹈动作。作品的结构是按照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形式,伴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以及音乐节奏的变换进行编创。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演绎出我们理解的傩文化,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头戴面具,随着锣鼓声的高低起伏,演员们的动作时而舒缓、时而刚劲有力。
在编创过程中我们从动作到道具都删除掉了很多传统“跳岭头”祭祀舞蹈中烦琐的祭祀细节和粗糙的东西,但是保留了在傩舞文化中极其具有代表性的道具——面具,面具贯穿整个舞蹈,从舞蹈刚开始兄弟二人头戴面具,到舞蹈最后兄弟二人摘下面具又戴上面具,携手共进。舞蹈中的面具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面具,而是代表着“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文化的精神及内涵。整个作品想要表达的就是希望祭祀傩文化在年青一代中代代相传,不断继承、发展和守护。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在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祭祀舞蹈的传承越来越难。“跳岭头”作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底蕴繁衍出的艺术,对钦州“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进行重新创编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祭祀舞蹈继承、弘扬、创新和发展的足迹。在继承和发展傩舞文化的同时,应重视对傩舞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扩大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普及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方面,我们应该运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其他濒临失传的民族傩舞文化,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我相信通过社会上关注“跳岭头”这一传统祭祀舞蹈的人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广泛的普及大众,扩大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普及度,“跳岭头”传统祭祀舞蹈文化一定可以代代相传。遗产会有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