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操作到素养,例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转型

2021-12-24秦峥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素养信息

秦峥

信息技术课程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门必修课程,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既能使学生逐步具有信息素养,提升信息意识,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发展综合能力。但目前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还只是进行形式化教学,这样既阻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也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失去了本身的教育教学价值。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信息技术学科蕴含的核心素养出发,深刻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潜在价值,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转型。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归因

1.教学目标实现存在偏差

核心素养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隐性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导向,教师要想将其以外显的特征呈现出来,则需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的四大核心素养。但目前,各个维度的核心素养实现情况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素养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操作性较低,并且难以均衡地实现教学目标。

2.培养的支撑作用不足

信息技术具有发展性以及基础性的特征,将信息技术与现实社会连接起来,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能力。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不强,教学活动在支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作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并没有得以延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二,课程资源建设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

3.培养及发展力度不够

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后的一种表现。但目前,信息技术课堂存在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发展要求的困境,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数字化应用具有局限性,无法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开展;二是情境构建不足,难以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三是课堂中难以保证教与学的有机统一,阻碍学生的发展。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的具体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有关知识时,应逐步引导其建立信息意识,对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不断呈现信息,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准确抓取信息、分析信息的机会,并激发他们主动获取信息的积极性,以此潜移默化地建立信息意识。

例如,“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内容的教学对象为初中生,虽然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但对如何搜索资源却并不熟悉,在学习本章节知识时可能出现一定的思维障碍。因此,笔者明确了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如学会常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了解搜索引擎的作用,提升自身的搜集、检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将“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任务驱动为主,逐步學会检索信息的基本方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设定为“挖掘本章节所蕴含的核心素养,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以及高尚的网络道德情操”。

2.设计合理问题,提升计算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既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也需要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在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问题,不仅能激发他们浓厚的探究兴趣,使他们跟随问题的提出不断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使他们主动、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复杂问题,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

例如,“分类汇总”内容主要是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分析,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构建相应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足球赛积分榜”的工作表填写,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在此基础上,引入新问题:如何找出分数在3分以上球队的名字?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但学生一般会按照惯性思维,使用传统的“目测法”方式解决问题,此时教师不需要否定学生的解决方法,可让其自行解决,从而为后续体验筛选功能做好铺垫。随后,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演示筛选的使用方法,并讲解“分类汇总”的概念,使学生对“分类汇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出示综合性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新习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他们的计算思维,提升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

3.展开合作活动,助力数字化学习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思考问题的空间,使其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其中,数字化学习活动的搭建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搭建,能够有效支撑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同时,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小组为单位,不断分析探究内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还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发展信息创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

例如,在教学“使用和体验多媒体作品”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多媒体的应用特征,感悟多媒体的魅力所在,教师可先呈现几幅多媒体作品,让学生寻找多媒体作品中的组成元素,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在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样既能唤醒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也能使他们的思维发生碰撞。

4.结合现实生活,树立社会责任感

教育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发挥育人的作用。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并不断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例如,在教学“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虚拟世界的利弊,并通过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构建自身的知识和道德体系,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可结合现实生活构建课堂教学环节。首先,提出问题,如你见过网友吗?请谈谈对交网友的看法?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或者装备需要真实的货币去购买,你对这种行为有什么看法?学生通过思考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认识形形色色的网络虚拟事物,感受虚拟网络世界的利与弊。基于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探讨,教师延伸出新问题,如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有什么关系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除了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遵守道德,在网络世界中也需要遵守,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可以看出,结合现实生活构建课堂活动,构建信息技术学科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彰显信息技术学习的价值,还能真正渗透信息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 结语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对教材中知识的讲解,而应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不断挖掘信息技术课堂的隐性教学目标,并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使他们真正把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内涵,从而灵活运用知识,完成基础知识的有效迁移。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素养信息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假期归来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