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阳光 行向远方
2021-12-24杨安宝李绪兰
杨安宝 李绪兰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以下简称“莱芜一中”)历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方位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塑造健康人才、和谐人才、综合人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提升心理育人质量,逐步构建起心理教学、实践活动、心理辅导、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创新系列心理课程,促进心理体系的成熟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莱芜一中的心理健康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思路突出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首先,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精心设计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人际关系、人生定位、压力释放、情绪接纳、个人获得感、享受幸福感等,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心理健康的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特点,解决常见的心理困惑,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心理健康格局。同时,通过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的心理课程讲解,让学生自我分析和定位,深刻剖析自己,探究“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等问题。比如,讲解“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一课时,通过雷锋立志做好农民、好工人、好士兵的案例,引导学生强化自我认知。其次,让思维变成实践,倾心锤炼“精品”。校本课程设计要突出可复制性、可拓展性、可持续性,坚持开课必有新元素,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素质相结合、思想和学生的“三观”相结合、形式和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相结合、目标和精品课程的思路相结合。鉴于学生思维的局限性,课程特意抛出一些逆向思维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比如“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生们在激烈的讨论和辩论中得出答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创新多形式实践,促进心理认识的深化
实践活动要多形式,才能起到互融互补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莱芜一中把心理课和学生的心理、生涯发展相结合,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整合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品格优势。比如“你好,高中”“我的生命线”“带刺的玫瑰”等内容,帮助学生应对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各个阶段的适应问题,寻找以往生活中的成功经验,支持自己走过低谷,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类心理健康课并不期望得出一个结论,而更注重学生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课堂之外,莱芜一中还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及“心贴心、互帮互信”等主题心理活动,并融合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及团辅活动知识精华,编撰《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手册》,引导教师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开展“教师心理知识竞赛”,通过专家点评、评委打分的形式,进一步完善教师心理知识结构,丰富教师心理知识储备;组织高一、高二年级每周进行一次涵盖45人次的心理工作坊活动;组织学生以“培育健康心理 构建点滴幸福”为主题制作黑板报,比拼创意;制作心理漫画,绘就“心”幸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幸福、感受幸福,强化审美,塑造健康心理。
此外,学校还举办心理素质拓展运动会,以“无敌风火轮”“火车快跑”“坐地起身”等活动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运动中促进协作、在运动中焕发激情、在运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塑造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创新心理辅导形式,促进心理健康的养成
莱芜一中根据学科课程安排,遵循“错时辅导、先急后缓、概不掉队”的原则开展心理辅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值班、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为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过程中,遵循保密原则,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保护学生隐私,杜绝信息泄露。学校的心理辅导形式主要包括——
其一,个体心理辅导。提倡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当面听问题、当面问问题、当面解问题。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增补了线上沟通机制,效果良好。如今,线上线下有效衔接机制越来越完善,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诉求通道,也让教师可以通过多渠道进行辅导。
其二,书信心理辅导。学校专门设立了心理信箱,每周不定期、每天不定時打开,对学生来信及时进行记录、阅读分析、批注并回信。
其三,电话心理辅导。学校要求专职心理教师公开电话,并保持24小时随时有人接听,以便接受学生咨询。
考虑到个别学生因为心理疾病而怯懦、羞涩等情况,学校特意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详细介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选登典型的学生心理访谈案例,并基于校园文化展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精品和公益广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织成立了心理委员团队,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其心理调适能力,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此外,学校强化家校育人合力,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以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创新管理模式,促进预防、干预的实现
学校不断健全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学校、级部、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注重特殊时期、不同季节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定期开展案例督导和个案研讨,不断提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学校从完善心理测评方式、优化量表选用入手,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应用推进、个人成长历程、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覆盖面和科学性。另外,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到校医院、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
除此之外,莱芜一中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探索了不少新路径,例如:开展心理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及应用;建设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展示学校优秀工作案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等等。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教育,开拓新局面。未来,莱芜一中将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