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白花丹参施肥技术规程
2018-05-05亓会兵
亓会兵
摘 要:本文规定了莱芜白花丹参标准生产的环境要求、种苗繁育、定植、施肥管理技术、采收和储藏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白花丹参生产区。
关键词:施肥规程;白花丹参;莱芜
一、白花丹参产地环境条件
1.气候条件。白花丹参主要分布于山东莱芜苗山白花丹参种植基地及附近山区,分布地域属鲁中山区,境内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走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2℃,1月平均气温-2.7℃,7月平均气温25.2℃,极端最低气温-19.3℃,极端最高气温39.9℃,年降水量711.6mm,年均无霜期187d,其气候适合于白花丹参的生长。
2.生长条件。白花丹参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1~13℃,降水量760.0mm,日照长2589.3h,无霜期204d左右的山地丘陵地区。出苗期最适宜气温为20~25℃,土壤温度为10~15℃;生育期适宜气温为20~25℃,土壤温度l0~15℃。
3.土壤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微酸性、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
(1)选地。白花丹参种植地周围3km范围内不允许有工业“三废”污染存在,宜选择地势较高,地势平坦或阴坡、排水良好、浇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耕作土层一般不少于30cm;pH值6~8的沙质壤土。
土质黏重、低洼积水、有物遮光及排水不便的地块不宜种植,忌连作。
(2)整地。白花丹参为深根多年生植物,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后,一般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kg/667m2,过磷酸钙50kg/667m2,钾肥25kg/667m2,均匀撒施于地表,深翻30cm~40cm,耙细整平,作宽60cm~70cm、高15cm~20cm的高畦。
二、栽培品种
1.品种特性。白花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厚,外面红色。茎高40~80cm,有长柔毛。叶常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3对,卵形或椭圆状卵形,两面有毛;花为白花,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假总状花序,密生腺毛或长柔毛;苞片披针形,花萼白色,有11条脉纹,长约11mm,外有腺毛,2唇形,上唇阔三角形,顶端有。3个聚合小尖头,下唇有2齿,三角形或近半圆形;花冠白色,长2~2.7cm,筒内有毛环,上唇镰刀形,下唇短于上唇,3裂,中间裂片最大;雄蕊着生下唇基部。小坚果黑色,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7~8月。
2.繁殖。白花丹参可选用分根繁殖,芦头繁殖,种子繁殖、离体快速繁殖及扦插繁殖等几种形式,其中以种子繁殖为主。
3.种子采收。白花丹参栽植后当年开花结实,从5月下旬或6月初开始,种子陆续成熟,要及时采收。种子成熟的顺序为自下而上,当白花丹参果穗的2/3果壳变枯黄时,剪下果穗,去掉果穗顶端未成熟的1/3部分后捆扎成束,置通风处晾3~5d,及时脱粒;然后对种子进行清选;清选去掉种子中的秕粒、杂草种子、病虫粒、破损粒以及其他杂质,使种子纯洁,萌发整齐。
由于白花丹参种子較小,常选择筛孔大小适宜的筛子,将杂质和不合格的种子筛除,再用簸箕将种子杂物、瘪粒等去除。
4.种子处理。白花丹参种子不宜久贮,要即收即播,一般在6月底或7月初。播种前先将收获的白花丹参的种子晾晒1天,然后用45~50℃温水浸泡,不停搅拌2~3min,浸泡24h后,将漂浮在水面上的秕子捞出,选用饱满的种子。
三、育苗移栽
1.播种。要求前一年栽种作物为禾本科植物如小麦、玉米或休闲地,前茬种植花生、蔬菜和丹参的地块不能作为育苗田,播种前应灌足底墒水,播种量0.5kg/667 m2,与2~3倍细土混匀以后,均匀撒播在苗床上,然后均匀覆土1.0cm,覆土厚度以盖住种子为宜,用扫帚拍打,使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后,加盖塑料薄膜或麦秸、麦糠盖严至不露土为宜,以保持足够的湿度,约15天左右出苗。
2.苗畦管理。苗高6cm时进行间苗,剔除弱苗和过密苗,保持苗株距为5cm左右。根据天气情况做好灌排水、除草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
3.种苗处理。移栽时,优选无病虫的白花丹参苗,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蘸根10min~20min后移栽,以有效控制根腐等病菌的浸染。
4.移栽定植。3月初移栽,移栽前对烂根、色泽异常及有虫咬或病苗、弱苗要除去。选出白花丹参种苗后,在做好的垄上挖坑定植,穴深以种苗根长为宜,苗根过长的,要剪掉下部,保留10cm长的种根即可;每个垄上种植丹参2行,一般行距30cm,株距15cm~20cm,将种苗垂直立于穴中,培土、压实至微露心芽,定植后浇水,覆土1~2cm,将厚度为0.1mm黑色地膜覆盖于垄的上方,周边于垄间压实,宽度为1500mm。约20天后,应于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在露芽处将薄膜割开,使白花丹参幼苗顶出薄膜,并用土将苗子周围压严。
四、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白花丹产生长时间长,需肥量大,不同生长时期应及时追肥,一般生长季节追肥2次。第1次在返青时期施提苗肥,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30kg~40kg/667m2;第2次7月中旬在采收种子后施长根肥,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0kg/667m2。
2.白花丹参喜湿怕涝,雨季来临遇连阴雨天气,要视情况及时排涝,防止土壤出现积水形成内涝。
3.打顶摘蕾控苗:不准备收种子的白花丹参,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主轴上和侧枝上陆续生出蕾芽2cm时立即用手指掐掉,每5~10d摘剪一次,连续几次。花苔要摘得早,摘得勤,以抑制生殖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以保证养分集中到根部,促进根部生长发育,这是白花丹参增产的重要措施。
五、采收加工
1.根部采收。在大田生长1年或1年以上,于霜降后10月底至11月初地上部分开始枯萎,土壤干湿度合适,选晴天采挖。也可于翌年解冻后与种根一起出土。采收时将白花丹参地上部茎叶割除,揭除薄膜,用机械顺垄沟逐行翻地,深约20~30cm,将地下部翻出,刨出鲜根平放于地面晒蔫,去掉泥沙、残茎、腐根,在田间晾晒一天,忌用水洗,扎成小捆晒干待售。
2.储藏。当白花丹参根变软后,除净泥土和杂质,晾晒于芦席或干净的水泥地板上,或采用烘干机进行干燥,加工晾晒过程中应防止污染和雨淋。白花丹参的安全水分为11%~14%,贮藏适宜温度在20℃以下。白花丹参根质脆易断,要防重压,防潮防霉,防虫蛀。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发现受潮或温度过高,及时翻垛、摊晾。白花丹参根晾晒完成后,将其堆垛整齐,底下铺一层木板,上层用防水布盖好,以确保其品质。
3.各项操作完毕,应及时填写生产记录,记录应保留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