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1-12-24朱潇婷
朱潇婷
摘 要:“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辩证统一;育人;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1-0028-03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我国高校育人体系中都占据着显著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近几年,“课程思政”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但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仍然比较模糊,更有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淆之说。因此,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涵,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让两者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才能真正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完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面简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涵,分析“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的辩证關系,并提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涵
1.“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从育人角度来寻找“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立足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提出育人要求,注重学生的“三观”教育。简而言之,“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注重的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各类专业课程知识中。“课程思政”在国内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仍处于探索阶段。
2.“思政课程”的内涵
“思政课程”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定位和教育目标都是非常明确的。
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
1.“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互区别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这两个概念看起来非常类似,实则含义不同,两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形式上看,“思政课程”着眼于对学生进行集中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阶段的思政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则相对分散,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因此也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是不一样的。从功能上看,“思政课程”往往呈现显性特征,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定位都非常明确,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多为灌输模式;而“课程思政”则呈现隐性特征,“课程思政”往往关注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采用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模式,注重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过程中穿插对学生的“三观”教育。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联系
尽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区别,但两者又有着联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政课程”当然占据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立德树人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涉及高校各学科各类型的课程体系,而“思政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特殊的政治性、边界性会产生局限性,影响自身在育人功能方面的实效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课程思政”来补充。此外,“思政课程”着眼于培养讲政治、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政治坚定,有理想信念,还需要有能力,有智慧,有创新精神,所以“课程思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思政课程”的不足。
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辩证统一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处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一统一体中。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不论是离开“课程思政”谈“思政课程”,还是离开“思政课程”谈“课程思政”,都会影响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各自的优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其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三、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1.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
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含义,注重挖掘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这一点对“课程思政”建设至关重要。高校专业课课程种类繁多,教学内容更是多种多样,教师必须在这样繁杂的内容中准确地挖掘出思政元素,并将之润物细无声地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才能对学生真正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例如,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医学专业的“人体解剖学”课程似乎与思政内容毫无关系,但是授课教师在课程内容中增加“大体老师”的价值意义模块,则能在教授解剖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强化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数学专业的教师在教授数学定理公式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和严谨态度,从而反哺专业课教学。哲学专业的哲学史课程主要介绍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流派和哲学家思想,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可以把理性思维、法治意识、爱国情怀等主题有机融入进去,达到育人目的。公安专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具有特殊性,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努力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同步进行,以便在帮助公安专业的学生学习各项专业警务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忠诚警魂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2.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
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被认为是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甚至唯一责任主体,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也似乎一直泾渭分明。而且很多专业课教师存在一个通病,即强调知识传授而忽略价值引导和培育,这导致思政课的地位被不断边缘化,出现“孤岛”效应。尽管“课程思政”理念已经被提出并付诸实践,但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仍然对“课程思政”不理解、不重视。古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传道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专业课教师是整个大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深的一批人,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念和育人能力非常重要。因此,高校要不断推动专业课教师提高思政意识,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创新设计,不断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首先,要引导专业课教师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当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仍然泾渭分明,很多教师仍然不理解“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这直接导致“课程思政”建设不甚理想。专业课教师只有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因此,高校应通过集中培训、日常学习等途径,逐步帮助专业课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意识,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逐渐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其次,要帮助专业课教师提高“课程思政”能力,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相关教学手段和方法。专业课教师由于自身专业学科的限制,可能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欠缺相关能力和教学方法。因此,高校可以引导他们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共同商讨课程中思政资源的挖掘、整合和运用。最后,要帮助专业课教师提高人文素养。“课程思政”无疑对专业课教师的个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可能只需要专业课教师掌握自己所教专业课程的知识技能就行,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课教师同样需要学习哲学、文学、历史等专业知识。只有人格高尚、学识渊博、眼界开阔,才能为学生所喜,才能更好地发挥引路人的职责和作用。
3.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当前,各大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要想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之能与思想政治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同向同行,共同服务于整体育人目标,高校还需要在体制机制的完善方面下功夫。首先,建立多方協同机制。过去专业课教师往往会因为课时短、任务重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很多专业课教师自身对“课程思政”的开展缺少主动性,影响思政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高校要建立协同机制,构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机制,让他们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备课开课,实现合作育人。还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程、“课程思政”以及实践课程的三方协同,把理论教学、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有机融合起来。其次,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感和主体性都得到了提高,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非常必要。要转变过去长期存在的结果性评价模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来考核“课程思政”质量和实效。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停留在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方面,而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上。要引导教师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终实现“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的育人目标。最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高校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方面,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精神激励机制。要注重对教师的责任感、价值感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地位,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为“课程思政”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物质激励机制。高校要在绩效、工资以及职称、考核等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学适当倾斜。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让“课程思政”建设有更好的保障。
四、结语
总之,高校要构建“大思政”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准确定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大思政体系中的辩证关系,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中的思政资源,培养一支政治素养高、文化基础扎实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促进“课程思政”顺利开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26).
[2]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21(02).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4]汤苗苗,董美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
[5]高宁,张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思路[J].北京教育,2020(03).
[6]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
Thoughts on Furthe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u Xiaoting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efers to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presents a course concept, which refers to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teaching. The two are different, interrelated and dialectical uni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go hand in hand, and jointly build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ffectively tap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of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dialectical unity; educating people;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