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工作“乘积效应”的激发路径

2021-12-24

关键词:检验党员政治

庄 园

(1.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2.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持续强化高校党的建设,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工作新成效不断促进学校班子运行状态、校内政治生态、事业发展势态“三态”不断优化,是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方向引领和政治保证。高校应始终以党的建设新成效不断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制度体系,改进内部治理,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以师生员工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使广大师生共享学校发展成果,切实提升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要充分彰显对事业发展的乘积效应,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凸显治理效能、落实检验考核。

1 理论武装重“四养”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正确、先进的理论是指引方向、指导实践、指挥斗争的有利武器。理论素养的提升既需要品读原著,又需要结合实践,既需要以“做学问”的态度进行学习,还需要筑牢纪律、规矩的防线。

(1)重视原著滋养。从原著里汲取养分,从原文里体悟智慧,真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刻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对新思想的深沉领会与深刻体悟,切实推进工作实践,并在实践中论证与彰显新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学习的力度、深度、广度、效度。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作用,创新性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使领导班子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打破时空局限,拓展学习方式、深化学习效果,筑牢干事创业的思想根基。

(2)重视实践涵养。与学校工作实际密切结合,有计划地、深入系统地、联系实际地加强学习。客观研判学校事业发展现状,对照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奋斗目标、阶段任务、国际坐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相关重要论述,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会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理论、感悟理论、运用理论、升华理论,在学校事业内涵发展的实践中再次论证科学理论的智慧与力量。

(3)重视研究濡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高地优势,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宝库,以研究激发学习兴趣、探索学习规律、深化学习效果。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理论研究中升华理论。从领导班子成员做起,产出一批高级别标志性成果,以制度形式固定“研究促进学习”的良好机制。要用好思政课主渠道,高校书记、校长应作为思政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共同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和动力,推动研究与学习的良性互动。

(4)重视规纪教养。深化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筑牢党性之基。让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根植于领导干部和党员内心,让底线思维与红线思维引导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思想行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争当政治坚定的楷模、风清气正的表率、廉洁奉献的榜样、奋勇担当的先锋,不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高校良好政治生态。

2 治理效能强“四力”

所谓“乘积效应”就是以党建工作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机制。那么,凸显“乘积效应”就是要充分彰显党建工作对事业发展进行推动的着力点、发力处、受力体以及党建效能发挥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效果的呈现机制。总体而言,需要强化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力、统筹领导力、组织凝聚力、党建服务力。

(1)强化政治引领力。坚持政治原则,把牢政治方向,以制度和机制切实保障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原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让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切实落实落地,真正成为高校领导班子进行学校治理的根本制度遵循。细化决策程序,探索实名表决和追责机制。巩固和加强党委作为学校一切工作领导核心的中心地位,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1]的内部治理结构,探索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提升之路。

(2)强化统筹领导力。加强统筹谋划,强化跨部门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科学规划学校发展。既要有战略眼光、广阔视野,又要有路线规划、具体举措,切实抓好谋篇布局、抓好协调配合、抓好落地落实。科学谋划、高效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出成果、见实效,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扎实基础、积蓄强劲力量。

(3)强化组织凝聚力。激活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做好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按照全面达标、争先创优、形成特色的逻辑步骤,突出“面向最基层、强化最基础、服务最基本”的 “三基”导向、 “一线导向”,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针对教师、学生、科研人员、服务人员等不同主体构成的党支部,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建立健全支部工作激励保障机制,使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让党支部真正成为凝聚师生的核心、党员成长的学校、服务群众的基地、攻坚克难的堡垒,真正做到党的一切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要重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要以政治标准为第一标准,选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党性修养优良的优秀教师党员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切实发挥“双带”作用。同时,要重视梯队建设,积极引导支部书记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委员,形成培育“双带型”教工党支部书记的“预备队”和 “蓄水池”。通过 “双带头人”机制,一方面不断压实支部书记政治责任感,强化支部书记严格履行支部第一责任人责任,守好党建工作“责任田”和“主阵地”,另一方面,充分激励支部书记“头雁”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优秀党员和拔尖骨干教师党性、业务双提升。要注重抓实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避免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充分调动基层支部和普通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采取机关部门支部与基层学院支部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搭建学校机关与学院有效沟通的平台,精准服务教师和学生需求,形成机关服务学院、学院推动机关的良好局面。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支部议事机制,实行院党委、各支部和普通党员三级联动,保持上下协调、步调一致,切实做到基层党建统筹谋划、一体联动。

(4)强化党建服务力。高校党组织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党建工作贯穿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始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立德树人中的政治领导、思想把关、任务组织、工作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党建在事业发展中把关定向、统筹谋划、改革创新的效能。通过抓好党建,确保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落实好“四个服务”的根本要求,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通过抓好党建,打造一支不忘教育初心,坚守师者本色的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使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积极做好青年学生的信仰引领与思想培育工作;通过抓好党建,使领导班子拥有较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师生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同向同行;通过抓好党建,做好学校顶层设计,确定未来发展战略,聚焦学校发展瓶颈,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抓好党建,以讲政治的高度和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化校内综合改革,拓展服务社会职能。

3 成果检验四聚焦

乘积效应是否得到发挥、发挥程度如何,需要对成果进行系统检验。成果检验是对党委党建工作的战略价值、导向价值、方法价值的综合考核,其实质是对党建工作责任的深度认知和清晰厘定,是党建工作任务与高质量发展任务的细化落实,是推动党建工作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聚焦质量达标,检验基础工作是否全面过硬。牢固树立“质量是基层党建工作生命线”的理念,精益求精抓质量建设,精准施策补质量短板,精督细查促质量提高。逐项落实好党委、党支部书记责任清单,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增强校院两级党组织负责同志和各支部书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要挂图作战、对标对表、逐条销账,推动党建工作落实落地、落小落细。要对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按照教育部党组“对标争先”要求,立足“三基”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高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要检验党内政治生活是否规范, “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是否得到加强和落实;要检验是否建全了学习教育制度,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检验是否做到优化组织设置,建立动态选拔机制,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要检验是否做好了党员发展工作,有没有着力解决优秀教师思想问题,鼓励其积极向组织靠拢;要检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是否能够找准党员入党后教育培养的有力抓手,引领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组织观念,密切党员同师生的联系,拓宽党员服务师生的渠道,提升党员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水平。

(2)聚焦机制保障,检验工作活力是否充分激发。落实二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构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三位一体党建工作体系。要检验二级党组织是否全面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领导,健全联系支部机制,确保工作到位并精准有效破解支部建设难题;要检验党支部书记培训力度与效果,观测党支部书记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是否得到提升;要检验党支部书记待遇是否得到落实,党支部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是否稳定增长,党支部开展活动的必要场所和设备能否保障;要检验党校、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党员活动室、党员教育网站、党员实践服务基地等阵地建设是否到位,检验党支部活动场所配套设施是否完整齐全,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有效,活动开展是否健康持续。

(3)聚焦成效提升,检验战斗堡垒作用是否有效发挥。要检验高校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否有效提升,各二级党组织的“中枢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双带”作用是否有效彰显, “把方向过硬、管大局过硬、做决策过硬、保落实过硬” [2]的 “四个过硬”是否在工作中得以落实。要重点检验政治信仰是否忠诚坚定,政治建设是否扎实有效;要重点检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按照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标准检验人才培养质量;要重点检验师德师风凝塑,检验“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成效;要重点检验干部作风,检验干部是否有忠诚干净的品格,是否有担当作为的信念;要重点检验对中心工作的推进,检验学校发展的状态、成绩,检验师生关切问题的落实、解决。

(4)聚焦凝练特色,检验党建创新品牌是否形成。以“党性铸魂品牌”为价值统领,重点检验“党建引航、理论导航、文化启航、队伍领航、清廉护航、聚力助航、强基远航”等党建工程是否一脉贯穿,党建工作是否具有特色、亮点,党建创新“名片”是否形成。一是检验、选树 “工作法”品牌。进一步鼓励形成稳定、完善、切实可行的“支部工作法”,总结出叫得响、立得住、有特色的党支部工作法,把党员的特长、热情通过党支部工作法牵引进来,靶向定制服务策略,让党员师生在发挥作用中找到获得感。二是检验、考查“项目化”运作。检验是否以“项目化”思路推进最佳党日活动、党建创新、样板党支部评选等工作,通过立体式推进“书记项目”,集中解决一批关注度高、久拖未决的党建难题,真正走进基层、关注师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解决师生关切的实际困难。三是检验、建设“交互式”空间。以开放和共享的精神推进高校多功能新型党建空间建设的创新实践,建设集党建云端平台、教育学习平台、汇聚展示平台、建设管理平台、监督指导平台、合作共建平台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党建创新空间,体现出新时代、新科技、新方法、新空间、新实践、新气象的特征,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生动开展。

猜你喜欢

检验党员政治
我是党员向我看
苯中水分的检验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