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反思·再实践
——由“优师计划”项目谈原创命题的思考
2021-12-24河北
河北 段 娜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第一中学)
笔者有幸参与了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项目,通过独立命题以及团队线上教研磨题等过程,命题实战能力得到了提高,故本文选择从原创命题初衷、命题准备、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等角度阐述原创试题命制感悟。
1.从命题初衷看原创命题的意义
笔者初次尝试原创命题是在学校几年前组织的一次命题比赛,经过一周时间的原创打磨才得以命制出一道试题,后将命题过程及反思生成论文。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笔者多次在调研考试中尝试原创命题,积累了一些经验,最终如愿入选成为“优师计划”项目命题人。在此次命题的过程中,笔者对一线教师参加原创命题的意义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原创命题有助于深入理解教育理论、拓展专业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当下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在于缺乏情境素材,而丰富且适切的素材是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这样用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原创命题是很好的情境素材收集途径之一,拓宽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有助于教师充分、合理地整合情境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安排更加从容。在问题设计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阐释的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水平,为教学提供参考。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现有的试题进行组编,但搜集到的试题不一定都符合教师的要求、学生的学情,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原创命题就可以提高试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可以节省时间成本。
2.从常用资源谈原创命题前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命题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容忽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等文件是命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命题过程中要随时参考,用理论指导实践,确保命题方向。高中生物学新旧版本教材及教参、大学教材等可以帮助教师在命题时把握知识的准确度,也可以提供情境资源;纸质版或电子版学术期刊可以提供需要的情境素材及可供参考的关于命题的文章。网络资源中,除最常用的中国知网外,中国大学MOOC和学习强国app平台上的慕课资源、中国生物技术网等微信公众号也是获取情境的重要渠道。在平时的积累过程中构建素材库可提高原创命题的效率。
3.从项目要求分析情境的创设
笔者参与的命题项目要求60%的选择题要有素材情境,多选题、非选择题每题都要求有素材情境,这与《评价体系》的要求是高度吻合的。
3.1创设情境的作用
为什么《评价体系》明确将情境确定为试题考查的载体呢?学科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试题评价的根本。如何通过试题考查学科核心素养,显然应该创设情境,而且是真实情境,借此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水平,从而反映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如创设第四代杂交水稻情境,在袁隆平院士团队曾经面临过的真实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内涵的理解及迁移运用能力,并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尝试与体验第四代杂交水稻育种方法的构建过程,检验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达成水平。
3.2理解情境的方法
正确理解情境内涵及背后的生物学逻辑才能将情境恰当地运用到命题中。随着人类认知生命科学疆域的不断开拓及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的不断加快,教师对收集到的有些情境并不能充分理解。若能恰当地运用慕课资源,借助高校教师的讲解,便可以很好地帮助命题者深入理解和把握情境。
3.3选取情境的原则
首先是情境选取要有创新性,创新性体现在对情境的挖掘和命题角度的选择方面,所谓素材新颖,不代表要求素材中的研究对象从未出现过,可以是素材包含的信息从未用作命题。以新冠肺炎这一社会热点议题为例,并不是已有相关情境的题目存在就不可以再用来命题,而是可以选择从新角度切入。创新性的另一个体现是素材呈现形式多样化,不必拘泥于常见的呈现形式。如可以将冗长、复杂的过程描述性素材生成为表格,精炼素材内容,实现科研论文向试题情境的转化。
其次是情境安排与问题设计要有关联性,要求情境素材包含的信息能提供解题的关键线索,不能为了有情境而增加大量文字,避免出现脱离素材也可解题的情况。特别注意大学教材等情境必须最后和高中知识恰当地建立关联,不能脱离高中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
3.4以境育人的途径
生物学试题情境大体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生产生活实践情境、科学探究情境、科学史情境。每类情境都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就一套试题而言,不仅需要对每道题收集到的情境进行选择,还需要对整套试题所选择的情境类型进行适当搭配,体现核心价值、对接社会责任育人目标。如在一套试题中,可以创设来源于生活真实案例的人肠道内感染酵母菌引起酒精中毒情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创设中医药对帕金森病有治疗作用情境,体现科研进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议题,彰显我国中医药文化自信;创设科学史情境,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过程的严谨和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
4.从实践案例反思问题的设计
“优师计划”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线上研讨,由团队共同对试题进行质量打磨,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研讨问题设计的精准度和贴切性。问题是试题的落脚点,情境创设是为问题设计服务的,在命题实践过程中切不可重情境创设而轻问题设计。
4.1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层次是问题设计的依据
在命题实践中,教师常基于学情和经验以重点、难点、易错点以及前科学概念等为依据设计问题。这种方法实用性强,但是对学生的考查往往停留在知识或能力层面。《课程标准》将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水平划分成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了不同学段、不同素养模块的考查要求,因此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层次是问题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4.2问题设计具有的作用
通过设计层层铺垫的问题,可以将情境中蕴含的生物学逻辑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道试题的各小问之间不是无层次的随机堆砌,而应把握问题的内在逻辑,体现试题的整体感,培养学生的系统观。
在问题设计中适当延伸情境,可丰富情境的外延。如2020年全国卷Ⅰ生物试题的第31题,创设研究人员对药物W作用探究的情境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内容,题目的最后一问要求学生在前面几问的猜测都成立的假设下推断该研究的意义,这个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考查学生面对真实科研情境结果的判断力,进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素养,同时也是对题目情境的延伸,开拓了中学生的科研视野,达到试题以问育人的作用。
不仅如此,恰当、贴切的问题设计也是命题人把握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重要手段。如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部分的第20题,以真实的水稻新品系育种为情境,巧妙融合了对经典遗传学的杂交育种和现代遗传学的分子检测技术的考查,题目的第(4)问要求学生补充用题设材料选育特定水稻品系的方案步骤,而不是直接进行全部方案设计,这样既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进行了考查又对题目的难度进行了合理调控。
4.3问题设计的两种思路
正向命题思路:由情境到问题。教师在引用科学史情境和科研文献情境命题时,可以正向依照科学家的探究思路,在关键探究步骤或者得出科学结论过程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考查学生对科学家寻找证据及论证观点的方法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假说-演绎法、归纳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体会。
逆向命题思路:由质疑到释疑。教师在教学研讨或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经历思维的碰撞,这就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命题时可以从质疑出发,通过搜集和整合证据形成命题情境素材,再将质疑以试题设问的形式呈现,如此进行逆向命题。笔者于2021年高考前命制了一道试题,该试题的情境及切入点与2021年全国甲卷第30题有相似之处,笔者以该试题的命制思路为例,具体说明逆向命题的实施过程。
【试题呈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对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如今,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的多种“特定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结合,可以精确地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果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特定分子”可能是相应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D.染色体上的待定位基因经局部解旋后与“特定分子”结合
【答案】B
【解析】摩尔根通过实验将白眼基因定位在了X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果蝇X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特定分子”相当于探针,与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结合后,通过荧光标记直观地将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显示了出来;需要将染色体上的基因解旋,待暴露碱基后,才能与探针结合。
【命题思路】旧人教版教材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内容的小字部分有如下表述,“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学生在该节内容的复习课后,针对基因荧光定位的具体过程提出了疑问。笔者基于此命制了本试题,试题相对较易,主要命题意图在于帮助学生释疑。
原创命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通过原创命题的实践探索可以促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参加项目收获的远比付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