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场绿色农产品供应体系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2021-12-24王建华国中富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7期
关键词:合肥市农场供应链

朱 闯 李 鹏 王建华 国中富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1.现代农场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现状

供应链理论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85年。Houlihan J.B.最先提出了“供应链”的理论,他认为供应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Erengue S S和Simpson N C认为生产、运输和销售三个环节的研究依旧是供应链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内容。Chopra S和Meindl P指出供应链是由生产者、运输者、经销商和消费者所构成的整个环节,并提出供应链的本质是为了满足顾客的某种需求而设计的相关环节。王宁与黄立平认为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需要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来强化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许景和王国才通过研究发现,生产与零售商之间需要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理论的学习才有助于企业各方建立互信机制。高艳和冷志杰认为循环经济组织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评价指标的设计以及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浦徐进与蒋力等以质量控制策略为切入点分析两种供应链模式选择的判别准则,认为农产品质量是“农超对接”供应链产生的基础。

2.合肥市现代农场农产品供给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现状

2.1.1 绿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2020年合肥绿色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例如隶属于合肥市的肥西县,2019年粮食总产能稳定在47.2万吨,菜瓜果总产量达到36万吨,同比增长3.7%。猪肉、禽肉、蛋产量分别达到1.2万吨、5.25万吨和2.1万吨。目前合肥市已有年产值超十亿的高效特色主导产业10家,其中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有优质粮油、家禽、苗木花卉、蔬菜、生猪、水产品、乳产品等。

2.1.2 绿色农业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合肥市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加强农企合作,加快技术集成创新,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提炼一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建设一批化肥减量技术服务示范基地。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在粮食主产区和果菜茶优势区,打造了一批全程绿色防控示范样板。通过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的不断提升,各生产要素的综合使用效率以及产出率均有大幅提升。

2.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

当前有效绿色食品获证企业数107家,产品数323个,认证产品产量18万吨,认证规模位居全省前列。所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好评,例如合肥市的长丰草莓、巢湖银鱼、肥西老母鸡、巢湖麻鸭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不断地朝着品牌化道路发展。

2.2 问题

当前合肥市在推进现代农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2.2.1 精深加工比重较小

合肥市现代农场生产的低档产品多,精加工比重小,附加值不高。因此只有不断地提升现代农场的绿色农产品附加值,着重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才能够建立起优质绿色农产品口碑,才能提升现代农场收益。例如在肥西县调研时发现肥西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为初级加工,具有规模小,生产成本高,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整体水平低等特点。

2.2.2 产销一体化机制不健全

供需合作关系不紧密,合肥市虽然有着众多特色优势农产品,也在长三角地区占有一席之地,但与沪苏浙尚未形成长期稳定的产销衔接关系,如上海市在全国布局建立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38个,我市仅拥有肥东1家,而江苏徐州则占有16家。目前我市开拓长三角市场主要依赖企业自身,区域公共产销对接服务平台亟待建立健全,市场化营销服务组织化程度低。

2.2.3 绿色农场产业规模小、特色品牌少

合肥市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主体分散,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农业产业“样样都有,样样无量”。此外合肥市周边的现代农场在农产品的特色和品牌上,国内、省内知名品牌偏少,缺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农产品有优无势、有特不强、有名不响。

3.建立合肥市现代农场绿色农产品供应体系

3.1 生产体系建设

根据“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原则,各地利用自身独特禀赋加强优质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政府需进行合理规划,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要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等积极参与或牵头主要农产品、名特优农产品、农业品牌标准的制订,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和操作规程。按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指导生产者按标生产,实现绿色生产全环节覆盖。

3.2 加工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物流业,培育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集群。目前合肥市多数现代农场的农产品加工依旧处在初级水平,精深加工能力依旧不够主要原因是缺乏一批专业的农产品生产及营销团队,包括一批优质的龙头加工企业企业的加持,因此要不断引进人才及龙头企业的加盟,才能更好的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要不断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代绿色农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应用。

3.3 配送体系建设

由于农产品由于其特殊性,其保鲜保质时间相对于其他加工食品保质期短,因此对于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加强水产品和果蔬等绿色农产品的预冷库、重要物流节点冷链仓储建设。此外进行“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打造,实现平台互动、联动,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3.4 市场体系建设

增加对市场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现代农场与与第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了解长三角地区消费市场情况,根据市场要求来定额生产相应的“优质、健康”农产品,并且现代农场可以学习借鉴北京的小毛驴农场,采用CSA模式,实行市场与种植方相衔接,需求与供给相匹配的市场建设模式。要开展农业园区合作示范,主动对接沪苏浙地区食品工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一批全国领先的现代农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4.保障措施

4.1 加大生产支持力度

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通过贷款贴息、技改扶持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科技研发、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等,着力培养一批领军企业。其次把加快农业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抓手,着力招引一批设施类农业项目和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龙头企业。

4.2 落实配套政策措施

要探索以质量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增信融资制度,将质量水平、标准水平、品牌价值等纳入经营主体信用评价和贷款发放参考因素。探索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以奖代补试点,创新适用于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险品种。以上的资金、生产、用地等相关方面的政策要不断加强研究,提升政策的落地性。

4.3 强化法律制度保障

规范开展农业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加快地方立法进程,制订体现绿色农业需求的法规规章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农业投入品管理、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强化绿色农业法律支撑。

猜你喜欢

合肥市农场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农场假期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农场
合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一号农场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