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功能研究——以陕西两村为例
2021-12-24鲍陈恒杰
鲍陈恒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咸阳 712100)
1.引言
乡村特色产业整合了乡村所独有的自然、地理、人文资源优势,促进以农业为基础的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有效地缩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乡村特色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市场进入乡村的速度,理性化的思想倾向开始对农村原本的熟人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基层政府的权力下放不断深入,农村大量的社会事务管理出现了空白区域,乡村社会的治理能力趋于弱化。就现有研究来看,学界对于乡村特色产业的探讨方兴未艾,但现有成果大多集中在对于乡村特色产业地方案例的介绍的基础上,展开对于乡村特色产业正功能的研究,而忽视了乡村特色产业可能带来的负功能。因此,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本文将就乡村特色产业对于乡村振兴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
基于乡村振兴这一背景,对乡村特色产业展开研究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乡村特色产业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与多功能,传统农业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只有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强对于人才和技术的运用,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求。其次,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时代所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因此,积极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时代所需,也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乡村特色产业并不是简单的产业并存,而是更高水平上的产业融合。从中国乡村发展的历史来看,传统乡村中也曾有过一二产业并存的局面,即半工半耕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早期,半工半耕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乡村为基础,建立起:农业+手工业、农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在为家庭增收引入新渠道的同时也保留了家庭的完整形态。但随着城市化浪潮的推进,这种半工半耕的经济运作模式逐渐地出现了空间上的分割——留守的妇女和老人负责土地的耕种,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这一阶段,半工半耕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空心村的出现,留守问题给乡村社会的稳定提出了挑战。
乡村特色产业与半工半耕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在形式上,乡村特色产业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每个产业之间都有着交叉和重叠,不同的产业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而半工半耕只是一二产业的简单并存,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与合作,是平行的关系。而在实质上,乡村特色产业的主要目标是推动乡村振兴,有着缩短城乡差距、紧密城乡联系的作用。从推拉理论的视角来看,它不仅依靠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吸引了外来的技术和人才资源,而且还通过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本地的劳动力,减少了本地人员的流出。半工半耕模式是乡村城市化的实现手段,在发展的后期,受城市的拉力较大,出现了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的现象,这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还由于其伴生的留守问题给农村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无论是从现实的发展要求和规律上来看,还是从历史的发展阶段上进行比较,乡村特色产业都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是带有时代色彩的创新型发展模式。它不仅迎合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适应了时代发展规律的诉求,而且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缩短城乡差距都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2.特色产业的功能透视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陕西关中地区多个村庄都积极响应。2014年9月,新集村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同年被杨凌示范区评定为“美丽乡村示范村”。2018年,王上村荣获第六批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点试点村、杨陵区乡村振兴试点村和山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而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正是这些荣誉评选中的重要标准。
结合王上村与新集村乡村特色产业的建设情况,本文分别从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人际关系变化以及乡村治理三个方面对乡村特色产业的功能展开定性研究。根据具体的研究数据和乡村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总体而言,乡村特色产业在乡村经济上,促进了产业融合、推动了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出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人际关系上,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市场对农村的进入,相伴而生的理性化思维对于乡村原有的人际关系产生了冲击。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乡村精英在乡村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伴随着政务基层权力的下放,乡村中出现了管理的真空地带,为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乡村经济的发展层面上,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了农村的“造血”功能。王上村和新集村因地制宜地稳步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着力培育特色板块经济,通过发展和壮大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走出了“市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
新集村以葡萄种植业为基础,积极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2019年,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2200多亩,平均年生产优质鲜食葡萄660万公斤,葡萄育苗2000万株。仅葡萄产业一项,村子年收入就高达4000多万元,人均收入2万元,整体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为了促进葡萄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新集村也加强了人才技术的引进与培育。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资源,展开对于村民葡萄种植技术的专业培训。截止2019年,村里已经有150多名村民经过专业培训考核拿到了职业农民证书和农业技术员证,其中近20名村民被高薪聘请。目前全村已经建立了杨凌新集先锋葡萄专业合作社等六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培育了诸如户太八号、夏黑、巨峰等多个优良品种,根据上市时节的不同,分别销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以及陕西周边城镇地区。除了发展特色农业,新集村还依托地理优势和品牌优势,着力打造了特色乡村旅游业。目前“游葡萄小镇品醉美新集”的葡萄采摘节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的观赏与体验。并通过与国内电商京东、天猫等平台的合作,借助冷链物流系统,进一步拓展了新集葡萄的线上销售市场空间,将产品送到了全国各地。
王上村以猕猴桃种植业为根基,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当地猕猴桃种植面积共计870余亩,种植品种多达23个,通过种植猕猴桃,当地居民的收入平均较种植粮食作物增加约三倍有余。为了给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专业的技术,王上村积极开展校村合作。2016年,西安建筑建筑科技大学参与了王上村的建设,通过“规划-策划-设计-建设-管理”等环节的工作,改变了当地散乱差的村容村貌,为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村貌基础。同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针对王上村的猕猴桃种植业提供了系统的指导,针对猕猴桃品种和种植技术进行了重新规划。目前,已培育了5个西农特色猕猴桃品种。人才技术的支持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当地以种植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王上村紧邻隋文帝泰陵,有着深厚的隋文化底蕴。利用这一独特的文化优势,当地积极建设猕猴桃采摘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兴办农家乐,为发展“隋文化+猕猴桃采摘”的特色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色产业在王上村和新集村的发展,都是以当地的特色种植业为根基,通过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相结合,打造“种植-旅游”这一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粮食种植相比,借助专家学者提供的技术支持,种植特色农作物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丰富了当地农业的功能,推动了乡村农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农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也为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以农业为基础的旅游业,通过开发乡村的文化资源,不仅丰富了乡村家庭收入的来源,而且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减少劳动力外流、吸引了人才迁入。乡村特色产业在推动了乡村经济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紧密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乡村的稳定与和谐。
第二,从乡村的人际关系层面上来看,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市场进入农村,从而对于农村传统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根据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一定的经济行动都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同时,经济行为的变化也会导致社会关系网络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的现代化与市场化,为乡村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在这一机制的推动下,人们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理性,从而导致他们的行为更加追求效率和利益。这与中国传统乡村中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展开的人际关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信任和互动这两个方面。
在信任方面,有限理性下的人际关系网络并没有摧毁乡村社会中的信任机制,而是对它进行了新的建构。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人们的信任程度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进行划分,即:因为彼此熟悉,碍于面子和人情往来,欺骗行为很少发生。但是随着市场的进入,理性精神在乡村中不断发展,信任的来源从血亲转向了契约精神。村民理性化的思考方式,使他们以自己的利益为衡量的标准,根据奖惩机制和信息对称程度,来决定是否要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在研究过程中,王上村的一位中年女性就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村里组织我们开展农家乐,(原则上)是要求每家各不相同(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家当时弄的是旗花面,因为这个东西外面人不太了解,很新奇就愿意来吃。XXX家本来是做宽面的,他们家看我们家客人多,也开始做旗花面了,把我们家的生意抢走了不少。”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村里农家乐的发展原则是:每家不同、各有特色。但是在利润机制的吸引下,村民们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餐饮类型来发展,即使这样会遭到邻里的不满并与村里农家乐的发展原则相违背。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强硬的约束机制(例如:惩罚措施),规范和道德原则都不是村民们考虑的重点,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至于互动,在传统的乡村人际关系网络中,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差序格局一样,互动依照关系亲疏程度一层一层的向外展开。人情是互动中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无偿的帮助和自觉的服务在传统的乡村中随处可见。而伴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市场的侵入,利益逐渐取代了人情这一因素,主导着乡村中人们的互动行为。最明显的就是,传统的帮工行为已逐渐消失。访谈过程中,一位正站在自己猕猴桃地里的男性对我们说:“因为儿子、女婿都不在家,人手不够,只能雇一些人来帮忙采摘和装箱,价格不便宜,但也能接受,毕竟家里的地比较多,自己和老伴是干不动了。”说话过程中,他还时不时地转头去看看自己雇来的那些人,并指导他们装箱慢一点,别磕坏了猕猴桃。根据这位男性的语言和行为,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乡村中的雇佣关系——一方对于另一方劳动力的购买。不同于传统社会中,邻里的守望相助,现代乡村社会中,劳动力真正的成为了一种商品,人们很少索取或者是提供无偿的帮助,而更倾向于理性地购买或者提供有偿的劳动。
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市场化和现代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同时也改变着农村内部的人际关系,新的信任机制在契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人们的互动开始依循利益展开。
第三,在乡村的治理层面上,伴随着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乡村治理也面对着诸多困境。首先是乡村精英的角色转换,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人民公社的取代,村委会的成立突出了乡民的地位,乡村的治理逐渐倾向于乡民共同参与、共同商议的形式。在乡村自治的过程中,乡村精英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政治上,他们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乡村的治理有效做出了贡献。然而伴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这些政治精英开始发生角色转变,他们受到城市化观念的影响,行为更加趋于理性,行动更加追求利益,他们也许没有完全的放弃乡村精英这一角色,但是在本质上,他们变得更符合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了。在新集村的访谈中,我们有遇到了这样一位打扮较为城市化,谈吐不凡的村民,在回答访谈问题时,他对我们说:“种葡萄赚的钱也没有多少,想赚钱必须要搞冷库。你想,大家都卖葡萄的时候你也卖,那你是卖不了多少钱的,如果有了冷库,就能错峰上市,那样赚的就多了。”当我们进一步询问他家是否有冷库时,他回答说:“有,这个冷库就是我和村长他们家在一起弄的,普通的村民你让他弄他嫌费钱,村里有冷库的就我们几家,我去咸阳呆过几年,那边不是应季的水果卖的都贵着呢,和他们几家一商量,我们就搞了这个冷库。”从这段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位村民是有过城市经历的,并依托这段独特的经历获取了一些有利信息(错季上市水果可以获取更多的报酬),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建立冷库)。这一过程带有明显的组织色彩,由精英发起,受到权威支持,并且在特定的范围内展开合作,从而使组织内部的成员获利。我们看到,乡村内的精英开始追求小团体内的利益,而不是充当“保护型经纪”的角色,维护整个乡村共同体的利益。同时,他们对于政治的关注也明显下降,更多地展现出了对于村里政治权利的依附,并形成了一种精英联盟。这种以利益为基础的联盟,非常的稳定,同时也具有明确的边界,排斥着组织外的人。
其次,在与村委会主任和村委会成员的谈话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乡村精英对于政治参与积极性较低。他们都多次表示自己对于进入村委参与政治并没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对于乡村政治生活的参与,在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合作。也就是通过公共权力的合法运用,来实现自己的私人利益。这一做法一般不会伤害到其他村民的既得利益,但也绝对不是出于为村民谋利益这一初衷。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村民对于村委会成员的不信任,以及他们对于村庄政治问题的漠不关心和对于政治活动的消极对待。他们也能够感受到村委会里的部分成员形成了一个将他们排斥在外的小型团体,这个团体虽然没有伤害到他们的利益,但所得利益也绝对与他们无关。在调研时,王上村正在兴建猕猴桃加工厂,我们的访谈对象说:“这个加工厂主要就是村长他们弄的,说是做什么猕猴桃果酱。”当我们问到他是否会入股或者是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时,他回答:“可能还要再看看,如果能获利才会投钱”。一方面,这是传统农民保守思想的体现,他们对土地有着过分的依赖和信任,而不自觉的排斥着其他的产业形式。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村委会能否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观望态度。
乡村精英与普通村民的关系,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发生了深刻而缓慢的变化。乡村精英在角色扮演上,更侧重于经济精英这一面,且形成了一个边界明确的小型团体。他们消极的政治参与,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合作,目的在于为团体成员牟利。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不再是穿梭于上级政府和乡民之间的,维护乡村共同体的重要中介。
3.乡村特色产业的未来
乡村特色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实现途径。而针对它在乡村的人际关系交往和乡村治理中产生的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要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具体的情境与政策实施之间的矛盾,并不能够据此而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这一政策进行根本的否定。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基于对乡村特色产业的正负功能的深刻认识,才能更好的提出对于乡村特色产业未来发展道路的科学规划。
首先,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抓住“特色”这一发展核心。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的种植户普遍反映由于周边出现了太多的相似农产品而导致价格的普遍走低。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农业是根基。应该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产品作为本村的产业基础,应该是科学的建立“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而不是受到利益驱动的盲目“复制粘贴”。除了要在农业种植上进行合理的创新,还要把握住本地的特色文化,积极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旅游产业。调查中,王上村有着独特的“隋文化”历史,并依此建立了隋文化博物馆,将当地独特的历史记忆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这种“文化旅游”的乡村旅游产业模式,不仅迎合当下人们的娱乐消费心理,而且也对当地的文化资源形成了很好的保护。在增强了乡村对于外界的吸引力的同时,也加强了乡村内部的凝聚力。
其次,乡村特色产业要注重对于内部产业的协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依托,第三产业为落脚点。在实地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对于一三产业的关注明显超过了第二产业。王上村的猕猴桃加工厂还在建设,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且对于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有着过度的依赖。新集村的葡萄酒厂已经外迁,村内的第二产业还处于空白阶段。基于对土地的依赖和对经济利润的向往,乡村产业发展容易陷入对一三产业的不自觉偏好中。据数据显示,在陕西地区,37%的乡村在休闲聚集领域投资的内容都超过了30%以上,这种对于股权分红占比较高的产业的偏好,加上对于土地的天生依赖,直接导致了当地对于涉农的第二产业的排斥。村委动员能力差,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都威胁着第二产业在乡村地区的发展。因此,乡村应当对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统筹考虑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方案,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改变乡村特色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
最后,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使得市场更为深入的进入了乡村生活,理性化的思维方式打破了乡村社会的传统格局。市场化,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针对这一现状,解决的方法不应该是寻求如何退回原有的熟人社会,而是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基础上增强乡民之间的互动次数和情感联系。可以参照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在乡村中通过举办一些活动,吸引同质性群体的参与,并通过周期性互动来增强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改善市场竞争机制对于人际关系异化的影响。而在乡村治理层面,对于村委工作的评判应该更加的灵活多样,避免将他们束缚在程序和文案中,形成文牍主义。要通过一定的奖赏机制,刺激他们为村民谋利,维护乡村的自治。针对村民,应该帮助他们形成对于政策的认识,改变他们未经了解就已经形成的不信任和不关心态度,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促进村民们对于村庄治理事务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