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乡村旅游发展优化路径探析——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例

2021-12-24周冰倩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7期
关键词:富川旅游区区域

周冰倩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1.引言

发展乡村旅游是振兴乡村的重要方式,依托乡村资源,以资源为载体,传承乡村传统文化,能有效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自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关于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旅游扶贫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在已有研究中,学者从乡村产业路径、旅游资源路径、农旅融合路径等角度考虑了路径的构建,并做出了贡献。但是基于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研究不够深入全面。而以县域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问题,能使研究的角度聚焦,使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区域适用性,更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综合以上考虑,本研究从县域视角出发,对富川瑶族自治县已经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且具有行业特点的乡村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包含乡村旅游区域特征、乡村旅游参与主体、乡村旅游保障相关变量等内容的路径模型,以期为富川瑶族自治县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创新路径。

2.乡村振兴背景下富川县乡村旅游的建设

富川瑶族自治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处,地处广西、广东和湖南三省的交界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富川瑶族自治县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形态的乡村旅游区主要包括朝东镇福溪村与岔山村、秀水状元村、福利镇茅草屋度假农庄、富阳镇虎头村、古城镇高路村、柳家乡下湾村。

在县域范围内,这些乡村旅游区各具特色。朝东镇打造了围绕福溪、秀水、岔山等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使镇内乡村旅游资源精彩展现。福溪村有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讲学堂。岔山村是著名的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依托潇贺古道资源的优势作用,同时经过在旅游区内以油茶、梭子粑粑、凉粉、岔山腐竹等特色产品形成一条核心旅游长廊。秀水状元村风光优美,人才辈出,有1300年历史,自唐宋元明清五朝以来,村里出过一个状元和26个进士,村内还有特产状元芋。凭借着人才出处背景和景观特色,秀水状元村远近闻名。福利镇茅草屋度假农庄通过把农村老房改造成精品民宿取得极大地发展。富阳镇虎头村通过对屋舍彩绘,将村落彩色渔村。空气清新,生态价值高,给人一种童话小镇的体验。古城镇高路村通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吸引游客观赏,形成了产业特色乡村旅游区。柳家乡下湾村尽显瑶族特色,发展了多种现代旅游项目丰富游客体验。下湾村还有特产尖嘴鱼,特产给予游客原汁原味的体现。这些旅游区各有差异,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和格局。

3.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区域联动效应不强

区域旅游联动是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合理分工、市场联动、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整体提升旅游形象和竞争力,达到“多赢”目的的必然选择。而富川县各个乡村旅游区的区域联动效应不强,没有实现区域的联动与互补,各乡村旅游区存在区域界线,比如岔山村与福溪村的联动效应不强,只专注于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区,比如游客进入岔山村旅游,很难想到前往福溪村作为下一个目的地,缺乏旅游的引导与带动,缺乏发展的整体观。

3.2 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

经过长足发展,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多数各乡村旅游区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但是产业优势却不明显。比如果蔬业发展雷同,民宿建设无差异化,建筑风格趋同,特色产业发展不精、规模不大、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进行解决,以增强县域乡村旅游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3.3 旅游服务与设施供应有缺陷

富川瑶族自治县在旅游服务与设施供应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缺陷,具体原因如下。其一,富川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区的管理经营者多为当地居民,较为缺乏管理经验,在基础服务水平上有所欠缺。其二,乡村旅游区在保留乡村性原真性的前提下,对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方面的相关投入比较有限,易造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其三,乡村旅游区之间缺乏比较完备的旅游线路规划,交通问题仍需规划与改进。

3.4 品牌建设与推广措施不完善

贺州市政府虽然采取了推介会,促销优惠,宣传推广等活动,但是活动的辐射面比较窄,而且在品牌的建设与宣传上仍需改进。例如虽然提出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国际慢城等发展旅游业,但是在具体旅游项目的实施上不足,乡村旅游业与这些品牌的结合深度不够。

4.乡村旅游发展优化路径构建

结合研究的富川县几个具有较强行业特色的乡村旅游区及区位因素等特点,构建成呈现整体协调布局,空间上整体联动协同、三区并行,内容上六要素发力且区域间各具特色的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4.1 构建区域整体协同的网络化发展模式

富川县应在各乡村旅游区之间应构建协同网络,在智慧网络上实现协同化。具体方式如下:首先,构建内部串联网络,使旅游村数据共享与信息互通,实现区域间的协同运作。互联网平台运作有助于旅游景区达成信息互通的迅速以及实现统一化。其次,各主体要主动加入、主动联合,形成具有极强凝聚力的社会化网络。最后,政府要在智能网络化建设上给与大力支持,主动沟通各旅游区主体,加强网络化建设,使网络发展均等化基本实现,景区信息互通便利化得以实现。

4.2 围绕三大板块分区分点优化路径

基于区域特色和富川县乡村旅游区分布的地理位置,可以将本文中提及的富川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区路径优化,主要分为西北区域、中部区域和西南区域三大区域。在富川县西北区域围绕历史文化元素进行相关路径优化,中部区域围绕长寿之乡和国际慢城两大品牌进行路径优化,在西南区域围绕龟石水库特色进行相关路径优化,确保富川乡村旅游区分区强化,整体协同,同时具备差异化优势。

4.2.1 历史文化元素

富川县的西北部乡村旅游区有福溪村、岔山村、秀水状元村等乡村旅游村落,这些村落的特点是多为历史文化名村,保留大量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因此,在这一区域可以围绕历史文化元素进行路径优化。具体方式如下:一是深挖乡村旅游区历史文化价值,揭示内在文化底蕴。例如福溪村可以挖掘周敦颐讲学堂的历史,多宣传周敦颐的著作。岔山村围绕潇贺古道和风雨桥进行宣传,增进游客的体验感。秀水状元村通过向外宣传状元的事迹和当地好学善学的氛围,来促进当地发展研学理由。二是围绕历史元素进行项目创新,是旅游地具有历史感、乡村感与现代体验感。比如,福溪村和秀水状元村可以围绕“考学”这一点,进行项目创新,通过设置状元厅、状元像等项目吸引考学的游客来参观。三是在围绕历史文化元素发展乡村旅游时,三个旅游景点应该突出各自文化差异并相互配合,形成小区域内的旅游联动效应。

4.2.2 长寿之乡和国际慢城品牌

在富川县的中部地区著名旅游区有福利镇茅草屋度假村,这一区域有长寿之乡和国际慢城两大品牌优势,可以围绕两者进一步进行路径创新。首先,可以围绕“慢元素”,发展休闲观光、田园风光欣赏等旅游,开设一些关于慢生活的产业,比如茶馆、手工艺品作坊等。富川县中部地区可以围绕这两大品牌创新旅游项目,改善旅游基础条件,一体化的开展乡村旅游。

4.2.3 龟石水库特色

富川县的东南部有虎头村、下湾村、高路村等乡村旅游景点,由于距离龟石水库较近,可以围绕水库元素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三地可以挖掘特色鱼产品,围绕产品发展旅游。也可以通过开设垂钓等项目,延长旅游路径。围绕水库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景区特色,结合自身特点采取针对性路径。比如虎头村因其极具现代化的童话小镇风格可以结合当地水库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业,高路村结合农产品和水库资源,可以着重发展为具有极强体验价值的体验型乡村旅游区。

4.3 六要素加持保障乡村旅游区建设

4.3.1 主体协同

乡村旅游区建设的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村民。政府在乡村旅游区的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下发文件政策、颁布财政拨款、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等来为乡村旅游区的发展提供顶层设计支持。企业包括管理乡村旅游区的企业、乡村项目承包企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企业等企业,企业能够吸纳乡村就业,帮助乡村脱贫,延长乡村产品产业链,同时也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颖的管理经营模式。村民是乡村中最为核心的主体,村民的生活方式、语言等营造出来的乡村氛围是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主体间应该相互配合,增强凝聚力,发挥优势。

4.3.2 产业振兴

为了振兴乡村,富川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振兴产业。一是推进农业特色化。以“一村一品、村村有品”理念发展乡村旅游。比如在岔山形成梭子粑粑加工产业,在虎头继续推进木薯粉加工业,在下湾村建设尖嘴鱼食品产业基地;二是打造知名农业品牌。依托品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比如形成梭子粑粑品牌、特色果蔬品牌,在扩大地区的知名度的同时增加产品的销量;三是充分借助网络平台营销。在网络平台上宣传推广当地农产品,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打开销路。

4.3.3 服务提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乡村旅游中,乡村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公路、水电、无线网络、培训教育、文化设施建设、环境治理投入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要实现基本均等和逐步提升,为旅游区吸纳游客提供充分的支持。

4.3.4 机制创新

富川瑶族自治县的乡村旅游建设应进一步加强机制创新。首先,建立让本地村民增长知识的机制。在服务、技术和经营方面培养当地村民。其次,是建立人才引入机制,引入关于农业人才、管理人才、规划设计人才等人才,给与其优惠政策与福利,使其留在乡村、建设乡村,为乡村旅游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4.3.5 生态保障

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必须着眼于保障当地的生态环境。只有对生态安全给予保障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和业态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富川县可以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在农田、水库等生态区域进行有效管控与监控,加强生态治理,优化当地的整体生态环境,使游客记得住山水风光。

4.3.6 治理优化

乡村旅游发展要坚持社会治理,提升当地的治理水平。首先,要对乡村旅游区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出乡村旅游区的资源优势。其次,村民是乡村旅游区形象的代言人,要加强宣传教育,在当地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使游客感受得到乡村旅游区的美好、社会包容和善意。

5.结语

富川瑶族自治县的乡村旅游建设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强有力的实践。凭借乡村载体、旅游资源依托、特色产业加持富川县乡村旅游近年来取得了有效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区域联动效应不强、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品牌建设与推广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县域范围内进行区域整体的路径创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探索发现富川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区可以围绕历史文化元素、长寿之乡和国际慢城品牌、龟石水库特色三大板块,在县西北区、县中部地区、县西南地区三区分区并行发展,同时构建在每个乡村旅游景点有各自侧重点和特色的差异化乡村旅游景区,形成整体协同、分区协同、基点差异的旅游发展格局。同时,凭借旅游主体协同、产业振兴、服务提升、机制创新、生态保障和社区治理六方面要素的加持,富川乡村旅游区的发展将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保障措施,发展路径也会更加合理、完善、有效。

猜你喜欢

富川旅游区区域
朱俊
分割区域
“慢”城富川,脐橙与丰年
广西:富川举办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黄陵旅游区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
富川诗社年会得句
“兔”与“免”
区域发展篇
患癌老妻生前“未雨绸缪” 退休老汉被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