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农村种植业生产探微——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里坝镇为例

2021-12-24胥春梅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7期
关键词:种植业肥料农民

胥春梅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里坝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南充 637982)

里坝镇位于南充市嘉陵区西部,地处国道318线,与蓬溪县交界处,素有南充”西大门”之称。距嘉陵区政府40公里,距蓬溪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20.76平方千米,全镇辖1居委会,10个村71个村民小组,9212人(2017)。耕地面积1363公顷,其中水田273公顷,旱地47公顷,传统农作物有玉米、洋芋、红薯和水稻,经济作物有油菜、魔芋,特色产业有茶叶、生猪、林果、中药材、山野菜。是嘉陵区典型的边远乡镇、发展中乡镇,经济欠发达。农业是稳定社会的基础。新时期产品供过于求,总量平衡,价格下降。因此应加快农业生产步伐,做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农民增产增收

1.农业种植业生产在农村脱贫工作中的重要性

种植业的地位和作用。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还是解决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村人民的温饱。

近阶段,为了全面脱贫,向着幸福的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发展,农村种植业的发展成了重要的依托,农民的农产品产量提不上去,脱贫解决不了,巩固不了,小康生活也难以保障。当然,由于我们党的政策非常好,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大大加强,也使农村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条件更加成熟,发展更加快速。

农村种植业迎来新的机遇,也进入了崭新阶段,种植业产品供过于求,总量平稳,价格稳定。如果没有种植业的贡献,很多的下岗职工生活会更加困难。由此可见农村种植业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农业稳步发展,特别是种植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通过养殖业的发展又提高了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畜牧业发展也很快,这些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2.里坝镇种植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种植业基础设施设备还较落后

种植业的基础设施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种植业的发展,也就影响着全镇的经济发展。里坝镇种植业农产品这近些年来在供求方面大体趋于平衡,这也正充分地体现了是我镇种植业基础设施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是目前里坝镇仍有35%的水田是无充分的水源保障,25%的旱地是也是如此,几乎靠天定运,整个种植业生产都处于风险状态。近两、三年以来,随着种植业的成片成规模的开发,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提高,我镇目前已建了5个大棚作为蔬菜种植,来满足本镇人民对蔬菜的需求,但是在大棚种植技术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为此,我镇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里坝镇为山区镇,农田地多在山区,因此根据山区田地特点制定好规划,组织开展好农田基本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建设高稳产农田地和坡改梯为核心,山、水、田、园、路等综合建设,夯实农业基础。 地势分布不均,产量、产值不均衡,部分村、组附加值低,农业生产仍然为原料型生产属传统农业。里坝镇目前所有行政村中,其中5个村组大多以种植杂交品种为主,其他几个村组大多以种植本地品种为主。从2000年推广杂交稻以来,其中5个村种植杂交稻500亩以上,在农民粮食生产自给有余的情况下,部分农民还种植优质稻来增加经济收入,杂交玉米推广也很广泛,种植面积达600亩以上,由于其余个村组难以推广新品种,产量、产值难以上升。目前栽培品种大多以本地品种为主,杂交稻、优质稻难以栽培,导致粮食平均单产只达150公斤,亩产值不到250元。因此,要加强农业种植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改变原料型生产现状。

2.2 本镇村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守旧,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农业用肥跟不上时代

为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科技含量,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农民思想素质相对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必须下达力气抓好以良种良法等为主农业科学实用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含量,有条件的地区,逐步由数量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县乡都要加大对科技投入。同时应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实地指导培训,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从正面引导农民改变思想观念,让农民成为懂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农业生产能手。依靠科技,推广科学实用技术,必须坚持走依靠科技,以发展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道路。通过强化科技措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农民相信农谚:有收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话确实是农业生产中的箴言。农业用水一是靠天下雨,二是靠人为的兴修水利、保水蓄水。解放前基本是靠天吃饭,解放后一直在大兴水利、修建了不少的蓄水池、山湾塘、小河堰等,特别是升钟水库的修建,使我镇水稻生产用水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旱地的用水仍然靠天,人力很难作为。过去人们在山上易于积水的地方挖沙凼或蓄水池、打粪坑积水,用于天旱时浇灌禾苗,也能起一点抗旱的作用,但现在在家务农的都是老弱病残,即使有水也无力挑去灌溉了。

农业生产用肥大体也分为两个时期。大至以1980年代为分界线,以前使用农家肥,以后使用化肥,现在已无人积农家肥了,即使有点人畜粪也挑不上山,种庄稼全部使用化肥。过去使用的农家肥大体分为三类,一是水粪,即人畜粪便,任何季节,任何作物都可使用。二是干粪(即堆肥),一般作底肥施用。凡是山上有土地的人都要在附近选一个合适的地方搭建简易的粪房,有条件的地方也选用山崖下能避雨的石岩作粪房,每年冬天或春天把附近山坡上的草皮铲了晒干整细后挑到粪房去,再把平时煮饭烧的草木灰和扫地的垃圾,也挑去堆起来,等到夏天再把粪坑里的人畜粪挑去倒在里面浸泡(俗话叫“沏粪”),实际上就是以此让铲的草皮腐烂发酵,增加肥效,以便冬季种植时使用。三是绿叶肥。即容易腐烂的青草、树叶、植物藤蔓等。这类肥料一般是放在水田里作底肥使用,比如每年秋天水稻收割后人们要把山坡上的黄荆、马桑等杂树砍了压到田里,初冬还要把苕藤、南瓜藤等割了压到田里,包括棉花杆等,让水浸泡腐烂,来年春天再把未烂的杆茎取出来作柴火。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每年春天犁田时,还要“砍壮草”压田,就是把一些易于腐烂的青草割来均匀地撒在田里让它腐烂作肥料。还可把这些青草,农作物藤蔓等用刀砍成小节丢在粪坑里浸泡作水肥用。

还有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办法,就是在冬闲时,挑沙面土,一是把地边的土挖起来挑到地里土比较薄弱的地方以增厚土层,还可以切断地边上的树根杂草。二是把地周边用于排水的沙凼里沉淀的沙土挑出来面到地里,这些经冲击沉淀的沙土比原来地里的土肥沃,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是过去农村改良土壤的一项主要措施,现在已没有这样做了。

“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要想多打粮食肥料是关键的一环,所以里坝人历来注重积肥,不放过任何一项可利用的资源,可以说到了十分苛刻的地步,比如说扫地的灰都不能乱倒,大小便也不能在外面乱屙,一定要解在自己的粪坑里。任何一种可以做肥料的资源,那怕是树叶、杂草都不能随便弄人家的。还有拣粪的习俗,每天早晨起来一般要安排大一点的小孩出去拣粪,闲来无事或外出办事的人,有时也带上粪筐顺便把路边的狗粪、牛粪拾回来做肥料。1958年“大跃进”时,要求人们把住房墙壁上的泥土打下来做肥料,大年初一要人们挖灶房、猪牛圈里的土积肥,对房屋造成极大的损坏。

由于缺少肥料,过去的庄稼普遍长势不好,产量极低。后来,化肥逐步普及,使用起来既省时省力,肥效又高,现在即使有农家肥也不愿用了,更不用说外出拣粪。

猜你喜欢

种植业肥料农民
掺混肥料生产工艺的改进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菠菜用肥料要谨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钻研种植业 带头奔小康童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