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刺梨历史文化

2021-12-23潘国虎

大众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花红刺梨花溪

潘国虎

相传三国时期,孟获起兵造反在云贵边界兴义、安顺一带,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经常是瘴气弥漫,瘟疫流行。

诸葛亮大军浩浩荡荡到达安顺,正逢当地雨季,大军捡高地扎寨,埋锅做饭。派人四处打探军情。正欲点兵,突然,中军来报。大营内许多军士不知怎么回事,出现腹痛恶心的症状。

诸葛亮大惊:这十万大军是国家安全的命根子,不能有任何闪失啊!假如平不了孟獲,边境将永无宁日了。他命令随军医师前往治疗。但是军士服药后却一点起色也没有。反而病情更加沉重,诸葛亮愁绪交加,也病倒了。

在这危难之际,突然有人前来求见诸葛亮,说有良策可解燃眉之急!诸葛亮急忙将人招来大营。

此人乃汉人,人称“醉葫芦”,先祖为刘邦军士,后因为作战受伤被当地土人收留治疗,后来就留在了此地。醉葫芦很仰慕诸葛亮,又听说刘备是刘邦的后裔,现在有难,所以急忙前来献策!

他问清了诸葛亮及其众军士的病情,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个葫芦,拔开塞子,喝了一口,这时,一股奇香冲进大家的鼻孔。醉葫芦把葫芦递到军士手中,让其献给诸葛亮,诸葛亮只喝了一口,便觉得心旷神怡,诸病全无,大喜,当即让帐下军官试之,军官当场也好了许多。

诸葛亮问醉葫芦:“我乃十万大军,生病者已占三成,如何处置。”只见醉葫芦笑曰:“我有良策。请派人跟我来!”

不一会,众军士用马匹带回十几个大坛子,全部是幽香无比的好酒,凡生病者每人一杯,众军士喝下此酒,病体痊愈,并且功力大增。三军无不欢欣鼓舞。以为逢上仙人搭救。士气大震,为夺取关隘,七擒孟获打下了基础。

事后,诸葛亮问醉葫芦这酒为什么有如此神力,醉葫芦说:“安顺一带的瘴气弥漫和瘟疫,唯一治疗的办法就是用送春归。”只见醉葫芦指着高山悬崖上的一丛小树:“看,送春归!”众人一看,果然,云层环绕高山悬崖,隐约看到一排小树,有红点片片。啊!送春归!诸葛亮急忙让随军医师记下,并让军士采集样品,使其成为军中圣品。

1935年,在遵义会议后取得红军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说:“只要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意图,中央军革委决定采取声东击西,迷惑敌人的策略,以便完全摆脱敌人的包围圈。

于是,红军兵分两路,派出一支部队东渡清水江,向平越(今福泉)方向活动,装作东进湖南,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姿态。另一路经息烽、扎佐,集结于(贵阳)乌当白泥(百宜),开阳的羊场、高寨一带呈威逼贵阳之势。

当各地方国民党军队增援贵阳时,特别是滇军开往贵阳以东后,云南境内的主力军队基本被调动,出现了毛泽东所预料的“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的有利局面。中革军委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向云南进军。

中央决定红军一部分由羊场、高寨与白泥等地,兵分数路由南明河下游的宋家渡、姜家渡、脚渡河、顺岩河乘船和搭浮桥进入龙里的牛场坝、洗马河、老巴江一带。红军另一部分由老巴江进入贵定的半坡、新巴江等地佯作东进,红军主力集结待命。

当红军长征来到龙里北端的巴江一带,往进平坡,长寨等村庄,其中一部分的战士面色发黄,无精打采。一问才知道这些兄弟已经拉了两天肚子,听说可能染上了“霍乱”,而队伍里配带的药片早已用完了,心急如焚的红军战士找到村长蓝四公商量给红军治病的办法。

蓝四公综合大家意见,挖来“刺梨根”加上蛤蟆兜等几种草根熬“汤”。战士们小碗“药汤”下肚,蜡黄的脸上慢慢泛起了红晕,腹泻也被控制住了。两天后,战士们完全恢复了元气。

问起那药是什么,蓝四公表示那是刺梨根。刺梨根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主要功效为健胃、消食、止泻、涩精、治胃痛、泄泻、痢疾、遗精、崩漏、带下、久咳等,是民间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红军战士服下后病情得到控制,从此以后刺梨根草药便在红军队伍中成为常备药。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为躲避烽火,100余所高等院校辗转迁徙、流亡办学,涌向交通闭塞、物质贫乏的西部山区。

1940年初,身为浙江大学农化系教授的罗登义迁到贵州遵义湄潭,随即在湄潭工作生活了7个春秋。7年间,罗登义在西迁办学的艰苦条件下,对170多种水果蔬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生长在贵州山间不起眼的刺梨却极富营养价值,是维生素C、P之王。

他在对比分析研究中得出:每百克刺梨果肉中,维生素C平均含量2391毫克,高出猕猴桃约9倍、綦江红桔约100倍、梨子苹果约500倍……维生素P含量5981毫克至12895毫克,高出柑桔类约120倍、蔬菜类约150倍,在所有水果中,高至60倍不等。

1942年,罗登义团队初次发掘刺梨的营养价值并有效应用。为解决战时民众和抗日将士的营养缺乏问题,罗登义教授在贵州湄潭、花溪等地,采集各种野果野菜,分析其营养成分,力求找到更多的野生食品资源用于缓解劳苦大众之饥苦,救民生于水火。

罗登义教授积极呼吁广大民众及抗日将士,“每日食用1至2枚刺梨鲜果或干制果实,可以补充丙种维生素之不足,消除士兵的夜盲症,增加健康和体力”。并亲自带领学生采集贵州的野生刺梨,将其干制后捎往抗日前线。刺梨这颗小小的黄金果也为抗日尽自己的一份力。

1942年,英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教授来到贵州,作为我国的外籍院士,他还是罗登义的好朋友,他亲眼见证了罗登义的刺梨研究成果,觉得非常神奇,后将这一成果著入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该书共七卷,被誉为“20世纪作家西方汉学巨著”)。罗登义对刺梨的研究及其取得的重大成果,震动了当时的学界,李约瑟将刺梨以罗登义的名字命名为“登义果”,这也是刺梨首次走向世界的历史印迹。

新中国成立前后,联合国营养研究所、联合国农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都分别聘请罗登义,但罗登义还是坚持了他的心愿,留在贵州继续为家乡的农业生物科研事业和人才培养呕心沥血,奉献毕生精力。

1953年,贵州大学农学院更名为“贵州农学院”,罗登义担任院长,但只有一个农艺系,几十个教职工和一百多名学生。作为院长,罗登义白手起家,兴建校舍,不断建立农、林、牧等学科体系,为国家和贵州本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业科研人才。

1963年,罗登义在贵州农学院建立了生化营养研究室并担任主任,而后建立了基础生化、动物生理生化研究室,为贵州建立了农业生物化学研究基地,还相继建立森林生态研究室、麦作研究室、刺梨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创办《贵州农学院学报》《贵州农学院丛刊》等,大幅提高了貴州农学院的办学和科研水平,为贵州农业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在罗登义九十余载的人生中,从事农业生物化学、营养学科研教育70余年,他从事的大众营养研究对我国营养学和食物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他研究的刺梨,如今已作为一项具有地域特色、绿色健康的产业,现在贵州已成为全国刺梨产业主产区。

2000年8月,罗登义悄悄的走了,永远沉睡在他深深眷恋的故土。可以说:“贵州的野果刺梨,因罗登义先生的研究而扬名四海;罗登义先生,无疑也将因研究刺梨而名垂于世”。在罗登义的墓旁,立有他生前自撰的墓志铭:“葬我于桐岭之阳兮,望我乡邦。乡邦繁荣昌盛兮,守我学庠。学庠弦诵不绝兮,慰我无央。”

《中国民族药志》记载布依族古为百越族的一支,作为中国南疆的最早开发者,布依族开疆以来,刺梨便成为布依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成为民族药,而且在生活当中得到更多的体现,《好花红》这首歌就是刺梨与布依族渊源文化的最好例证,在布依族民众间影响深远。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梨蓬,

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

隔河望见艳山红,七十二朵做一蓬,

想着哪朵摘哪朵,都是那个艳山红。

——《好花红》

2014年3月7日,贵州代表团王菁代表介绍了当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发言结束时,她动情地唱起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我把这首歌献给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她唱得好,并请她向乡亲们转达良好的祝愿和问候,祝乡亲们的生活“好花红”。

作为一种布依族民间曲调,《好花红》已经在黔中流传了200年,逐渐形成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惠水山歌调(亦称好花红调),是布依族人民智慧凝聚的文化遗产。歌词中唱的好花,就是刺梨花。

解放初期,刺梨象征着中华民族间的情谊连结。1953年,一首布依山寨世代流传的惠水民歌,在当地歌手王昌吉、王昌松、伍政权和谢世平的共同创作下,由当时著名作曲家罗宗贤和贵州省歌舞团黄江帆、曹玉凤等同志在采风过程中采编收录,最终形成如今唱响大江南北的《好花红》,优美的旋律把布依族心中的美好传递给全国各族人民。1957年初,18岁的秦跃珍代表贵州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汇演,为毛主席、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演唱了《好花红》歌曲,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随着时代的变迁,《好花红》被音乐家们作为布依族音乐开发的核心,还编创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阅尽整整半个世纪的风光,这首歌谣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任何时期都散发着它独特的光芒。

《好花红》这首歌以它的民族风格、柔美的歌声、抒情的节奏、优美动听的旋律,誉满全球,被誉为布依族民歌中的一颗明亮的珍珠,“畅饮刺梨酒,醉听好花红,大地唱红遍,牢记人心中”,这首歌也被评价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好歌。

花溪刺梨酒最早产于青岩龙井寨布依族乡民中,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制法是先将糯米蒸熟发酵成米酒,用米酒浸泡刺梨,再将糯米甜酒加入,经过一段时间陈贮以后,滤掉渣质,就成了刺梨糯米酒。

清代中期,刺梨酒从农家自酿自饮逐渐作为商品进入作坊。民国初期,青岩古镇已有四、五家酒坊,其中以大户刘金保家较有名气,青岩人有传言:刘氏发家靠刺梨酒。当年的刘家酒坊就在今青岩广场文化馆内,其生产的刺梨酒除在青岩销售外,还常用人挑马驮运销省城贵阳。

1951年8月,中共贵筑县委领导决策:为发展地方民间传统产品,创办贵筑县第一个社会主义国营工厂。8月31日,国营青岩酒厂成立,隶属县专卖事业管理局,专门生产刺梨酒。酒厂创办之初,全厂人员6个。第二年扩大生产规模,人员增到十几个,厂址搬迁青岩北城门外的白坟边(也称张仙老祖墓旁)。1954年,贵州省轻工业厅接管,指令厂址搬迁花溪吉林村,改名贵州省花溪刺梨酒厂,两年后又搬迁至花溪棉花关下的花溪河边(今清华路),取用花溪河水。

1957年,酒厂职工40多人,产量已过百吨。刺梨酒销路扩展到省内各专州和省外重庆、柳州、广州等地,还曾一度出口香港、缅甸、马来西亚。截至这一年,刺梨酒厂是贵筑县属惟一的国营工厂,自然也是贵筑县工业第一财税大户。

1975年,刺梨酒在广州商品交易会展销,意想不到获得海外客商认可,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国纷纷订货,香港一家报纸还登载“花溪俏蝶舞翩跹,不为花香为酒香”为题的赞誉文章。

70年代后期,酒厂由省管下放市管,改名花溪酒厂。

1981年初,刺梨酒已出口近百吨,共创外汇14万美元。

1982年产品生产能力最高时达到年产500吨。由此推动形成了80年代中期贵州刺梨产业年产值达到1131.1万元的第一次发展浪潮。

初露光芒

1976年6月,新的国家女排在北京正式成立。

1977年11月,中国女排首次战胜日本女排,获得世界杯第四名。

1979年12月5日,首次夺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冲出亚洲!

五冠辉煌(1981年-1986年)

1981年11月,7战全胜,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1982年9月,称霸秘鲁第九届世锦赛,二连冠!

1984年8月,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冠军,三连冠!

1985年11月,再次夺得世界杯,四连冠!

1986年9月,第十届世锦赛,8战8胜,五连冠!

说起来,贵州刺梨和中国女排还有段“不解之缘”。

1981-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了五连冠霸业,是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女排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当年,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中央体委”领导希望可以改善女排运动员的营养补充。

为完成这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全国营养专家经过反复论证,最后一致推荐“贵州刺梨”,当时贵州农学院下属花溪饮料厂承担为女排运动员加工“刺梨原浆饮料”,使得女排运动员的体质有了明显改善。在“五连冠”时期,贵州刺梨果汁作为一种营养品,伴随女排征战四方,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

猜你喜欢

花红刺梨花溪
贵州刺梨专题书法作品
贵州刺梨专题纂刻作品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花溪之美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王为民
游余家桥桃花源有感
闲钓
美丽的花溪
最美家乡好花红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