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中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

2021-12-23杨芳李雅婷康丽欣马月兰董云天王喜莲王雪松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满意度老年

杨芳 李雅婷 康丽欣 马月兰 董云天 王喜莲 王雪松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350例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减少老年压疮高风险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满意度

急性压力性损伤是手术常见并发症,常见于老年患者,其发生与患者皮肤弹性、局部受压情况、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1]。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主要利用人工关节替代受损的髋关节,能够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状况。此类手术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而该手术时间较长,手术体位限制,加上术中出血量较多,可能导致患者在术中发生急性压力性损伤,影响老年患者的预后情况[2]。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见性护理主要是预防老年患者临床潜在风险,通过根据患者风险存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制定预防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患者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改善老年患者的预后[3]。为了观察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350例医院收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350例医院收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壓疮高风险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例。观察组男95例,女80例;年龄62~78岁,平均(66.8±3.1)岁。对照组男93例,女82例;年龄61~77岁,平均(66.3±3.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年龄>60岁的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符合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证;患者认知功能正常,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器质性疾病患者;老年痴呆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评估、体位摆放、监测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为:(1)术前随访评估。术前采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对老年患者进行客观评估;术前1天病房访视,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以及术中配合方法;评估患者的年龄、体质量、皮肤以及肢体活动障碍程度等,并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本研究采用Braden量表,对于评估结果为中、高风险的患者,需要告知患者和家属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并且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预见性评估,并及时调整护理方案。(2)术中预防措施。进入手术室后需要使用压力性损伤评估表,筛选中、高危患者,并对其进行重点预防。合理控制手术室温度湿度,保持手术床平整、干燥,术中注意保暖,遮盖不必要暴露部位,术中输血输液加温至37℃。根据患者评估结果适当使用软枕、记忆海绵、水凝胶垫等预防用品,有效减轻受压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此外还可以使用自制水袋、充气垫、3M胶体敷料或聚氨酯泡沫敷料。在协助患者调整手术体位时需要注意保护受压部位,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在获取医生同意且手术允许的情况下,调整手术床,尽可能减少长时间受压的影响。术前综合评估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状况,术中使用棉垫隔离受压部位皮肤。巡回护士还需要加强术中巡回,对于发现危险因素及时处理,例如皮肤潮湿、长时间受压、灌注不足、低体温等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合理控制输血输液温度,必要时采取活动减压。若手术时间过长需要交接班时,需要做好皮肤管理的交接工作。对先兆症状或是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及时进行干预。(3)术后联动护理。术后需要做好与病房护理的联动,告知病房责任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变化,并使用软枕垫在腿下,定期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术后营养支持;叮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髋关节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重症髋关节疾病常用治疗方法,主要利用人工关节替代受损的髋关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减轻家庭负担[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而该手术的时间较长,存在手术体位限制,加上术中出血量较多,老年患者身体耐受度较差,术中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预见性护理主要是根据老年患者潜在风险,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级,对中高危风险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并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及时进行调整,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利用各种措施来降低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极大程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术后联动病房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效果,减少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本研究中观察组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在术后联动护理应用下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减少老年压疮高风险者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维霞,姚巧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8):157-158.

[2]余冬香,王红梅,胡关勇,等.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方案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9):708-711.

[3]朱桂英.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5):95,97.

[4]易玉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路径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7):89-91.

猜你喜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满意度老年
股骨颈量化截骨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探讨亲情护理应用于焦虑症的效果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