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12-23陈杰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高通量血液透析

陈杰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净化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76%(3/63),与对照组患者的7.94%(5/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净化模式效果最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指标及凝血功能,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模式;高通量;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死亡率较高。血液透析是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有清除毒性物质的作用,同时能减轻肾功能损伤[1]。但是不同的血液净化模式,效果各不相同,相比普通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净化模式的透析效果更为显著[2~4]。终末期肾病患者表现为免疫功能异常,体内炎症介质含量升高,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障碍,而高通量血液净化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基于此,本研究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26例进行分组研究,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模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55~70岁,平均(62.33±2.57)岁;病程1.0~24.0年,平均(14.16±0.14)年。观察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54~71岁,平均(62.26±2.77)岁;病程1.5~23.0年,平均(14.22±0.5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恶性肿瘤疾病、严重肝病、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精神类疾病等患者。

1.2 透析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采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S血液透析机,以及F6透析器,聚砜膜材料,膜面积为1.3 m2,超滤系数为每小时13 ml/mm Hg,血流量为200~250 ml/min,透析液选取碳酸氢盐,流量为500 ml/min,每周3次,每次透析4 h。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净化治疗,选择德国生产的5008S血液透析机及空心纤维血液透析滤过器FX600,聚砜膜材料,膜面积为1.5 m2,超滤系数为每小时52 ml/mm Hg,透析液选取碳酸氢盐,流量为500 ml/min,控制血液流速与流量,并加入一次血滤治疗。每周3次,每次透析4 h。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10 ml静脉血、肝素抗凝血,检测两组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P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2)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及血浆纤维蛋白酶原(Fbg)。(3)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痛、皮疹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调查中涉及的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终末期肾病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肾功能不可逆性衰退,属于肾脏功能失代偿的终末阶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是患者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之一[5~7]。患者临床表现为系统性炎症及免疫功能障碍,当患者机体促炎症-抗炎症平衡被破坏,导致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降低,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变差,加之患者长期受各种化学物质、免疫复合物及内毒素等的刺激,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出现微循环障碍,引起重要脏器组织的缺氧、缺血及慢性微炎症[8]。通常临床以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血液净化装置去除某些有害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通过透析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但是不同的血液净化模式所达到的效果不尽相同。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时间较长,若仍然沿用普通的血液透析方式,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较差,甚至部分患者可出现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问题。而高通量血液净化模式通过超纯水、高分子合成聚合物透析膜材料,实施弥散、对流、吸附等操作,更利于清除大中分子毒素,能预防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对患者炎症介质水平与凝血功能指标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9]。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证明高通量血液净化模式的效果,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2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觀察组应用高通量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76%(3/63)与对照组患者的7.94%(5/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净化模式效果更为理想,可达到降低患者炎症指标的目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在临床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终末期肾病采取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实施效果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3):57-58.

[2]彭红梅,石钰,祝晓迎,等.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9,18(2):90-97.

[3]姜维,汪芝霞,丁丽萍,钱小莉.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自身免疫、炎症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6):25,27.

[4]李斌.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率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8):53-54.

[5]于慧颖,何欢.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2):291-293.

[6]徐晓满.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终末期肾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4):79-80.

[7]谭亚贵.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0):1381-1382.

[8]丁英.关于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探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79-80.

[9]毕明明,姜美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炎性因子和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6):1992-1996.

猜你喜欢

终末期肾病高通量血液透析
高通量卫星网络及网络漫游关键技术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维持性控制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维持控制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透析指标的影响
维持性腹膜透析剂量与ESRD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总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关系探讨
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行营养护理的效果初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