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土文化的乡村薄弱学校建设

2021-12-23王明露

关键词:乡土城乡学校

王明露

基于乡土文化的乡村薄弱学校建设

王明露1,2

(1. 中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 南昌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乡村薄弱学校建设是一个时代课题,是改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的重要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乡村学校“全面改薄”的重要机遇期,乡村学校改薄是塑造文明乡风培育乡土人才的重要措施。乡村薄弱学校发展的日渐式微,与城市文化下乡而忽略乡村的地方性知识、模仿城市学校而忘却乡土特色、教师缺乏乡土文化认同且师资建设困难多维交织、城乡教育高度同构加剧乡村生源流失等密切相关。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中,乡村薄弱学校建设应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和谐统一:做好乡村教育的理论准备、引进全科教师提升乡土认同、立足乡土文化实现各美其美。

薄弱学校;乡村振兴;乡土文化;不平衡不充分

乡村薄弱学校是在深化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1]其中,“两类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更是乡村教育的短板所在。乡村薄弱学校是在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2]通常是指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比较薄弱,未能达到通常应有的办学标准,从而导致办学质量低、社会声誉不高、学生和家长不愿意去、缺乏发展活力的一类学校。[3]乡村薄弱学校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大多与地处偏远地区、教育投资不足、教育政策配套不完善、教育理念较为陈旧、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生源基础相对较差且优秀生源留不住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活力、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不让贫困家庭儿童输在成长的“起点”,守住“保基本”的民生底线,我国于2013年启动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简称“全面改薄”)。

“全面改薄”的深入推进,使一批乡村薄弱学校旧貌换新颜。但是截至2017年底,全国还有18351所学校未达到“底线要求”,其中,小学15108所,初中3243所。个别省份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的比率仅有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4]乡村薄弱学校建设的压力依然较大,任务依然较为艰巨。

2018年,我国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作为新时代历史交汇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纲领,《规划》将乡村教育振兴纳入整体规划,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要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5]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宏观背景下,加快乡村学校改薄进程,实现乡村教育振兴,更突显出乡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内在意蕴。唯有实现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实现乡村学校的全面改薄,实现城乡教育的平衡充分发展,才能有效激发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内在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文明乡风的精神保障。

一、乡村薄弱学校建设是改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的重要举措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论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在教育领域,也同样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本质是教育供给与适龄青少年儿童的教育需求不匹配,是教育现有发展水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广泛性、多样性和全面性的需求。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具体表现为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教育结构的不平衡、不充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包括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与教育的不充分发展两个方面,但二者并非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交叉和相互影响的。

教育发展的不充分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基础,由于教育发展的这种不充分,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又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充分。因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其问题应聚焦于教育发展的不充分。

以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为突破口,推动教育实现充分的发展,将实现教育的整体发展的平衡。所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向外看是不平衡,向内看是不充分,[7]其核心问题聚焦于教育发展的不充分。

同时,由于教育的平衡发展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因而,要让所有区域的教育发展达到同一个发展水平,要让所有的学校达到同一个办学标准,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承认和允许差异的适度存在,允许不同区域的教育和不同层次的学校立足实际合理定位,是教育事业在动态中实现平衡充分发展的重要思路。

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相对应,两者各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和发展历程。但是由于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长期以来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投入导向,导致乡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欠缺和政策支持的不足。因此,就城乡教育发展而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体现为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异所导致的城乡教育发展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教育发展的不充分则体现为乡村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优质乡村教育资源供给的不充分,并聚焦于乡村薄弱学校发展的不充分。由于乡村学校的薄弱导致乡村教育发展的不充分,造成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城乡教育平衡充分的发展,应是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基础上,承认和允许城乡教育差异的适度存在,针对城乡不同的学校实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从而引导城乡学校合理定位,办出能够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教育,从而实现城乡教育的动态平衡充分发展。

乡村薄弱学校建设是一个时代课题,关乎着亿万贫困地区学生的未来,积极推进乡村学校改薄进程,通过对乡村学校发展不充分问题的解决,达成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办学水平差异,打破城乡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在整体上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同时,也是挖掘乡村地区发展潜力,增强乡村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措施。当前,乡村薄弱学校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历史时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中,明确乡村振兴与乡村学校改薄的内在关联,聚焦乡村学校不充分发展的薄弱点,反思乡村薄弱学校发展的短板与不足,着力推动乡村教育的充分发展,促进乡村薄弱学校的全面提升,是乡村薄弱学校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应对挑战、迎接希望的重要思路。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学校改薄是互惠共生的统一体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乡村学校“全面改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辞海》(1999)中指出:“乡,我国农村的基层行政区域;也泛指城市以外的地区”。从这一点出发,乡村在本质上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是乡村人口居住、生产、生活以及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虽然在历史上,乡村一直都是偏远落后贫穷的代名词,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乡村,但是最广泛和最深厚的基础,以及最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也是在乡村。我国在经历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后,尤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乡村在解放农业生产力、释放乡村活力、变革乡村管理体制、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当前最主要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领域,就在于乡村发展的相对滞后。针对乡村发展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趋势,我国适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施行,既是对以往新农村建设思路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也是对新时代乡村发展变化新需求的有效适应和有力回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丰富,战略定位高瞻远瞩,紧盯时代脉搏又契合乡村实际。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办好乡村教育,建好每一所乡村学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

201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1.4亿,其中,“乡村学生占全国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29.3%”[8]。2016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2.98万所,其中,32%的初中和62%的小学在乡村。[9]办好乡村学校,是关涉到教育公平的大问题。在乡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乡村薄弱学校的发展不容忽视。乡村薄弱学校虽然存在办学质量低、社会声誉不高、学生和家长不愿意去、缺乏发展活力等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众多乡村薄弱学校在缓解国家办学压力,推动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乡村适龄儿童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突出贡献。现如今,我国教育投入已经进入后4%时代,随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尤其是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推进,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早已今非昔比。但是,乡村学校除了面临师资流失的老问题之外,还面临着生源流失、特色缺失、教师结构性缺编等新问题,我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不同程度存在乡村学校空心的现象,只有一个学生或两个学生的乡村教学点也并不罕见。《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相关数据表明,学生数少于1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占农村小学总数的55.7%。在生源短缺的情况下,乡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越发艰难。乡村学校是教育事业的末梢神经,振兴乡村教育,就必须给予乡村薄弱学校的建设以足够的关照,打通乡村振兴的末梢神经,形成在广袤的乡土中国的星火燎原之势。

作为聚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战略决策,“全面改薄”又被称为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兜底工程”。[10]2014-2016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978亿元,带动地方投入2300多亿元。2017年安排358亿元专项资金,带动地方投入700多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有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至2019年底,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达98.4%。[11]真正实现了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声中,应正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城乡差距,抓住实施乡村学校“全面改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变“城市挤、乡镇弱、农村空”的教育现状,彻底扭转“城市—乡村”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中心—边缘”的地位与关系。在推进乡村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乡村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正视乡村薄弱学校发展的痛点,大刀阔斧的改革乡村薄弱学校发展的难点,补足乡村薄弱学校发展的历史欠账,补齐乡村薄弱学校发展的短板,改善乡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实现乡村教育的“提档加速”,从而持续开发乡村地区人力资源,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

(二)乡村学校改薄是塑造文明乡风、培育乡土人才的重要措施

乡村的发展系于教育,扎实有效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12]将乡村学校全面改薄作为乡村教育发展的先手棋,这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了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所做出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伟大决策。但乡村振兴并不只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它更包含了乡土的属意。“乡”包含着个体生长的地方或祖籍的含义,因而明确了地缘和血缘的范围,它是在客观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土”具有本地的、地方性的含义,指明了人类在这一社会形态下赖以维持和延续的生存方式,是历史、人文生产、意识形态的见证。[13]“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14]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其传统文化的根基建立在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15]深厚的农耕文明孕育着厚重的乡土文化,是人们在千百年来辛勤劳作的过程中,积淀生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乡土文化是中国乡村社会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反映乡村社会生活面貌的工艺技艺、习俗规范和价值思想等的统称,[16]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个性与共性的双重性、保护与创新的双重性等特征。乡土文化是形成乡村认同感和归属感、感召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维系乡村社会稳定、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或间接的展现着乡村形象、传统特色和经济活力。[17]审视乡村地区的建设发展,重视乡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是建设秀美乡村,塑造文明乡风,实现乡村兴盛的必然选择。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学校与乡土文化的天然联系也更加紧密。撇开乡土文化,就无法理解乡村学校;而撇开乡村学校,乡村文化也无法生存。乡村学校的教育功能不只局限于传递为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普适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包括乡土风俗、乡土民情、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经济、乡土特产等内容的厚重的乡土文化,都应成为乡村教育发展依托的资源。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一系列价值规范,如勤俭节约、重义轻利、仁爱互助、忠义孝悌、家国相依等,[18]都应成为乡村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和传承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乡村学校赋权增能,引导乡村学校深入挖掘优秀乡土文化,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的乡土文化焕发出全新的时代气息,从而使乡村教育真正肩负起提高乡村群众对乡土文化认同,涵养农民精神家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历史使命,使乡村学校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乡村的现代化,其实施路径在于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重构。要全面重构乡村社会经济,就必须要解决好乡村生产要素流动的问题。其中,积极培育乡土人才,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破解乡村发展的人才瓶颈,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实现乡村发展的劳动力要素的更新和富集,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而要实现乡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和人才资源的聚集,实现乡土人才从流动向稳定转变,从对乡村的陌生向熟悉转变,则取决于乡村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落脚于乡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陶行知先生指出:“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19]农民素质高低,决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提升乡村人口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镇化进程越快,乡村教育就越是要加强。[20]但长期以来,乡村地区之所以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短板所在,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和人才资源的缺失。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提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乡村人才向城而居,广袤乡村成为人才的洼地,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源的流失,造成了乡村发展的失血和贫血。因此,对于乡村发展而言,乡村学校不但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肩负着为乡村建设提供乡土人才支撑的历史重任。真正培养出一批懂乡土、爱乡土、愿为乡土建设而付出努力的乡土型人才,使回归乡土扎根乡村成为每个“离雁”心中共同的期盼,是乡村振兴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思路。乡村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学校的现代化,通过乡村薄弱学校改造,引导和增进乡村群众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出具有浓郁乡土情怀,能够从感情上认同和接纳乡村,在行动上愿意付出和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乡土人才。

三、乡村薄弱学校发展的日渐式微

(一)社会无意:城市文化下乡,忽略乡村的地方性知识

乡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是一个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过程。采取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元共治理念,可以为乡村学校建设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快速推进乡村学校的建设进程,这是我国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宝贵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帮扶思路”下借助外力推动乡村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也在无意中推动了城市文化下乡。无论是乡村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进修,还是校长教师的轮岗交流,乃至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的网络同步课堂,无一例外都渗透着城市文化的优越感和浓重的城市文化导向,体现着城市文化的知识霸权。然而,乡村学校扎根于乡村社区,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生活在一定乡村社区内的人群,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出的乡土文化,是具有本土特征的地方性知识。乡村社区是历史的、自然的和人文的生活空间,它在发展中形成的地方性知识体现出文化的差异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价值。生活在乡村社区中的每一个个体,总是与地方性知识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影响着人们对于教育的态度,投资教育的信心,以及乡村学校教育的方式和教学的内容。反过来,从地方性知识中汲取营养获取生命力的乡村学校,也不断完成着乡村社区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再生产,从而实现乡村社会关系的维系和发展。由于社会的无意,乡村教育在得到帮助和获得发展的同时,也被动接受着以城市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乡村学校在城乡教育的互动交流中得不到应有的话语权,而只能简单机械的接受现成知识,适从外部的帮扶和约束。

(二)学校无心:模仿城市学校,忘却乡土特色

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是每一所乡村学校的不懈追求。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工作的开展,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相当一部分乡村学校办学的硬件设施不逊于城市学校,城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同时,为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校管理,很多乡村学校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通过模仿或“克隆”城市学校,借鉴其先进的发展经验和办学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效,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乡村学校在模仿城市学校的过程中,忘却了乡村学校与乡村社区的内在联系,未能很好的立足和依托于当地的山水和人文,也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因而,乡村学校在单纯模仿城市学校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未能有效实现乡土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发展,也未能很好的培育新生一代关于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乡土文化逐渐被城市文化吞噬,也逐渐遭遇到人们的“集体性遗忘”,乡村儿童也失去了更多与自然、土地接触的机会。在加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对于乡村情感的逐渐冷淡,对乡村文化信仰的逐渐减弱,以及对城市现代生活的向往,使人们“离农”“离乡”的情感倾向日益高涨,不断加剧乡村人口的“逃离”和乡村社区衰落的步伐,这又反过来制约着乡村学校的发展。总之,游离于乡土文化,很难办出乡村学校自身的特色。在城强乡弱的教育格局下,乡村学校在缺乏创新的模仿过程中积贫积弱,只能扮演弱者和跟随者的角色,优秀的师资与优质的生源仍然难以留住,城强乡弱的教育格局依旧延续。

(三)教师无力:缺乏乡土文化认同,师资建设困难多维交织

教师职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年轻一代的培育者。对于乡村教育而言,教师不仅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而且承担着乡土文化传承、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任务。但是,从当前乡村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理论教学环节,还是实践育人过程,都未能实现乡土文化的有效融入。一方面,理论教学环节体现出浓重的学科导向色彩,不同学科的知识边界明显,跨学科融合知识的困难突出,教师知识体系较为狭窄,乡土文化的融入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实践育人环节也多以城市学校为主,体现出浓重的城市色彩,而鲜见在乡村学校的见习和实习。由此培养的教师,熟悉的是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向往和期待的是城市的生活方式,而难以具备亲和乡土的人文素养以及乐教乡村的教育情怀。对城市学校单科教学模式的适应,使其难以适应乡村教育跨学科教学的任务;对乡土文化的疏远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导致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突出。2011-2015年,全国招聘特岗教师32.5万名,中央累计投入经费220多亿元。然而,2010-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乡村教师流失人数达142.5万,流失率达30%。乡村学校教师整体呈现出自主、单向、无序的流动特征,“人往高处走”的单向、上位流动趋势明显。同时,乡村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寻求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而不断流动,坚守在乡村学校的大多数是学历偏低或年龄较大的教师,故而乡村学校师资流失、师资队伍素质不高、教师队伍老龄化等问题交织在一起。

(四)学生无感:城乡教育高度同构,乡村生源流失加剧

乡村地区学校的生源流失,是一个全国性的教育问题,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辍学和转学。随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尤其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施行,乡村学校学生辍学的问题已不再凸显。因而在现阶段,生源流失主要是指乡村学生转学,其总体趋势是乡村学校的学生向乡镇学校或县城学校转学,乡镇学校的学生往县城学校转学。不可否认,乡村生源的流失,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育政策和生育观念的改变,以及农村劳动力携带子女进城务工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如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406.63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42.18万人,在初中就读364.45万人。[21]但是,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上的高度同构,也是加剧乡村生源流入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教育本应是根植于城乡不同文化,适应城乡生产生活方式的教育,城乡教育的教育目的相同,但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有着重大区别的异质性教育。随着教育标准化进程的推进,城乡教育同构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城乡教育的高度同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基础教育的普及与均衡发展。但是,在教育标准化的进程中,乡村教育未能立足和挖掘乡村本土的文化资源,造成村教育中乡土文化资源的缺失,导致城乡教育内容的高度趋同。同时,乡村教育未能引起乡村儿童对乡土文化的有效感知和基本兴趣,不但从根本上加剧乡土文化传承的困境,而且导致乡村人口对乡村教育信心的缺失。同时,城市学校为“锦上添花”又不断地从乡村学校“抽血”,将乡村学校的优质生源引入城市学校,乡村学校人才难出。缺乏优秀生源和优秀毕业生的引领和示范,乡村学校原本已狭小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

四、乡村薄弱学校建设的建议

(一)文化自信:做好乡村教育的理论准备

要振兴乡村教育,建设好每一所乡村薄弱学校,首当其冲的是应该坚持乡村教育的文化自信,做好乡村教育发展的理论准备。在城乡教育的交锋中,乡村教育的退败和边缘化,乡村学校的薄弱和失语,首先应归根于乡村教育理论发展的不足和文化自信的缺失。城市和乡村是相对应的聚落形式,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历程,在农业社会,城市并不具有突出的生产功能,而是表现为一种初级的消费性,城市更多的是呈现出乡村附庸的状态。而始于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城乡的地位和功能,使城市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乡村则逐渐被边缘化。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传统的“乡村社会”逐渐被现代的“城市社会”所代替,并成为世界的主宰。人类创造了城市,并将城市作为权力的中心,在城市与乡村发展博弈的过程中,城市总是牢牢占据舆论和价值的制高点。人类几乎将一切权力赋予城市,将一切资源配给城市,城市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代名词,城市优先被视为理所当然。人们甚至将城市教育视为正宗,而将乡村教育视为另类,乡村教育似乎只有复制城市教育才能寻求生存获得发展。乡村教育没有能够稳稳的立足于乡土文化,汲取乡土文化的营养,不能在理论上阐明自己的先进性和存在的正当性,这才是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乡村教育,在与城市教育博弈中落败的根本原因。[22]

虽然乡村教育现在是“弱势”教育,但并不等同于乡村教育是“弱质”教育,乡村教育虽是“底层教育”,但并不是“底端”教育。因而,要实现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继续加大对乡村教育投资力度,坚持和完善乡村教育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还必须站在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角度,明确乡村教育的定位,审视乡村教育的价值,实现乡村教育理论的创新,重拾乡村教育发展的文化自信。

(二)文化自觉:引进全科教师,提升乡土认同

在当前语境下,全科教师即乡村全科型小学教师。全科不是指对所有学科知识都能够系统地掌握,而是指知识面相对较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23]从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境况来看,乡村学校教师跨学科、跨年级教学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是因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是权宜之计。然而,从乡村教育的目的,以及小学课程知识内容与结构的角度来看,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则契合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以及培养完人的趋势。

一方面,乡村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从事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教育,因而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乡村教育传授知识的广而浅,使得将师范生培养成全科教师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知识是一个整体,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有联系的,当前的分科教学尊重了知识的逻辑体系,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却人为的将知识割裂开来,打破了学科间的联系。从知识整合、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看,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合格国家公民的重要措施。

此外,要确保乡村教师从“短期引进”转向“长期使用”,引导乡村教师从“临时落脚”到“永久扎根”,让乡村教师从“适应水土”进而“开花结果”,除了持续改善乡村学校的工作生活环境,在酬劳分配和人事制度上给予相应倾斜外,还应树立起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教师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职后继续教育培养体系中,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注重乡土文化的融入与整合,增加他们对乡村的认知和体验,拓展他们关于乡村的眼界与见识,引导乡村教师了解乡村、热爱乡村,提升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同时,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注重提高乡村教师的话语权,珍视乡村教师的教育经验,让城乡教师在交流中形成平等互惠的对话关系,从而确保乡村教师愿意扎根乡村教育事业。

(三)文化自强:立足乡土文化,实现各美其美

特色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本趋势,特色发展不仅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味、实现学校持续改进的重要策略,同时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鼓励和提倡学校特色发展,其实质是要在确保学校办学达到基本要求、尊重学校发展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彰显个性,积极提倡和鼓励多元,最终达到共性与个性、一元与多元的和谐统一。城乡学校都担任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造就合格国家公民的历史重任,这是城乡学校发展的共性。与城市教育不同,乡村教育应是一种有着自身办学特点的异质性教育。这种异质性体现学校办学的多方面,主要体现在教育环境的异质性、教育内容的异质性、教育文化甚至包括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异质性。应承认和尊重差异,区别发展,允许和承认城乡学校在不同的领域凝练和彰显办学特色,而不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校,这不但是教育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教育进步的重要体现。乡土文化存在于乡村生活的世界里,浸润着乡村人口的思维,影响着乡村人口的生产劳作和生活习惯。乡土文化既是乡村学校办学资源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乡村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依托。乡土文化是乡村学校建设的丰富宝库,乡土文化中大量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等等,[24]为打造乡村特色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乡村学校改薄进程中,政府应进一步简政放权,尊重乡村学校的办学规律,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专业性组织等多元权利主体参与乡村学校特色建设,在确保乡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硬实力”要提升的基础上,也保障其办学特色等“软实力”的及时跟进。不断引导乡村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从模仿城市走向自主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将其办学特色的生命力根植于乡土文化的肥沃土壤,最终实现乡村学校办学各美其美的理想境地。

[1] 杨启亮. 薄弱学校: 义务教育发展中弱势群体[J]. 教育发展研究, 2010(16): 53-58.

[2] 吴亮奎. 为“薄弱学校”辩护: 基于教育价值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 2013(2): 10-14.

[3] 王世忠, 王明露. 国际经验对武陵山片区创新教育扶贫脱贫实践的启示[N]. 中国民族报, 2017- 07-21(08).

[4] 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报告[EB/OL]. (2018-05-10)http: //www. moe. gov. 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5/t20180510_335564. html.

[5] 佚名.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 (2018 -09-26) http://www.moa.gov.cn/ztzl/xczx/ xczxz lgh/ 201811/t20181129_6163953.htm.

[6] 卫兴华. 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N]. 人民日报, 2017-11-16(7).

[7] 唐永富, 苟振华. 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策略初探——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J]. 基础教育参考, 2019(4): 14-16.

[8] 记者调查: 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EB/OL]. (2015-09-10) http: //china. cnr. cn/yxw/20150910/ t20150910_519841098. shtml.

[9] 打赢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攻坚战”[EB/OL].(2016-09-20) http: //www. moe. gov. cn/jyb_xwfb/xw_zt/moe_357/s7865/s8513/s8515/201610/t20161024_286060. html.

[10]杨于泽. 将“全面改薄”的责任层层压实[N]. 长江日报, 2015-12-19(4).

[11]赵秀红, 梁丹. 开拓奋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N]. 中国教育报, 2020-01-12(2).

[12]安雪慧.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N]. 中国经济时报, 2018-10-10(5).

[13]王小红, 王倩. 乡土文化的传承: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学校的新使命[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4): 92-97.

[14]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 梁漱溟全集:第1卷[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612.

[15]卢渊, 李颖, 宋攀. 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 16(3): 69-74.

[16]曲延春, 宋格.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传承论析[J]. 理论导刊, 2019(12): 110-115.

[17]王明露. 城乡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差异研究——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J]. 教师教育学报, 2018, 5(2): 45-52.

[18]高维. 乡土文化教育: 乡风文明发展根基[J]. 教育研究. 2018(7): 87-89.

[19]教育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扛起担当[EB/OL]. (2018-02-08) http: //edu. china. com. cn/ 2018-02 /08/ content_50453661. htm.

[20]钟焦平. 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N]. 中国教育报, 2019-03-11(2).

[21]佚名. 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7-19) http: //www. moe. gov. cn/jyb_sjzl/sjzl_fztjgb/201807/t20180719_343508. html.

[22]振兴乡村教育的理论准备[EB/OL]. (2018-06-27) http: //www. sohu. com/a/238100583_387107.

[23]田振华. 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J]. 教育评论, 2015(4): 83-85.

[24]丁步洲. 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应体现乡土化特色[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7): 34-3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chools Based on Local Culture

WANG Ming-lu1,2

(1.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China; 2. Dept. of Education,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2,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chools is an time-honored strategic issue that needs to be resolved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the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rural reg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rural schools to consider complete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issues, and get well-transformed, to be characterized by civilized local culture and to cultivate localized talents. At present, rural schools are faced with such problems as focus on the urban culture but ignorance of the local folklore, copy of urban schools but lack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devoid of loc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isomorphism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thus exacerbating the drain of rural students.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explore a rational approach toward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rural schools in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wareness and self-reliance.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advancing rural education through introducing versatile faculty to improve local identity and achieve localized educational goals by virtue of folk culture.

rural schools; rural revitalization; local culture;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G459

A

1008-0627(2021)01-0029-09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薄弱学校建设研究——以赣南地区为例”(JY18228)

王明露(1989-),男,安徽亳州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教育与区域发展、民族教育政策与法规。E-mail:changjinglu1@sina.com

(责任编辑 赵 蔚)

猜你喜欢

乡土城乡学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乡土中国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学校推介
读《乡土中国》后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