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角下中原传统文化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021-12-23于素利
于素利
(河南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中原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逐渐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文化[1]。文化符号作为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与形式,是具有特殊内涵和特殊意义的标识[2]。将具有地域色彩的中原传统文化形式转化为可视化的文化符号应用到服装设计中,能迅速准确地传达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
1 中原传统文化符号
中原,狭义上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包括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的部分地区[3];广义上则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在此探讨的中原传统文化属于前者的范畴。
中原传统文化符号指中原地区文化资源的物化形式,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艺术思想体系等。具体包括显性文化符号和隐性文化符号,显性文化符号是可视化的、直观的、物化的实物符号及造型艺术符号,如开封汴绣、朱仙镇年画、传统服饰、濮阳麦秆画、浚县泥咕咕、洛阳龙门石窟、传统图案等;隐性文化符号是在生活生产制作过程中形成的非直观的、无形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文化现象,如代表“义”的关羽文化、代表“忠”的岳飞文化、传统民俗、传统审美和传统造物思想等。不同的文化符号有各自的特征和所指,但因同属于一个地域的文化体系,各类文化符号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印证。中原传统文化系统、成熟,符号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思想特征与地域特色,可以成为当代服装设计创新的重要文化参考内容。
2 “工匠精神”视角下中原传统文化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2.1 实现中原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原传统文化符号是一种精神文化财富的客观呈现,是地域文化的一种物质性标识。承载着人们从古到今对生命原生态的审美追求,代表着祈福平安、吉祥如意、消灾避邪等极为丰富的意义[4]。将中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符号的指向性和服装的流动性结合,使中原传统文化精髓以一种最时尚、最易被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承。一方面加速了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2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在生产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可贵品质,其精神实质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服装产业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对服装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一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专业人才为产业经济发展注入充沛动力。在工匠精神被大力提倡并日益成为时代精神的背景下,将中原文化符号和人文精神融入服装设计,能够实现服装品质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国服装产业与国际时尚产业对接,也能培育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2.3 提升服装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符号的意义具有约定俗成的属性,这就决定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符号也相应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与新的表现形式。通过挖掘、提取中原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符号,对其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进行研究,在服装设计中对文化符号进行重构和再造,符号的象征、装饰和指向性功能让服装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价值内涵的表达,增加了服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影响甚至改变当下时代传统文化精神缺失的状态。
3 “工匠精神”视角下中原传统文化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3.1 突出地域特色,传承中原文化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原文化的历史特征和核心地位不可磨灭,始终彰显着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将中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在挖掘、提炼、重构中原传统文化符号时,更需凝练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突出中原文化“根”的地位,以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保持中原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3.2 古韵新奏,符合时代审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文化水平和艺术鉴赏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符号原有的呈现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文化审美需求。只有将传统文化的艺术象征要素与当代服装设计理论和美学需求结合,在造型、材质、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创意革新,以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和使用需要的方式呈现出来,传统文化符号才能实现古老文化的现代转化,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和长远发展。简而言之,要以中原传统文化为魂,以延续其中的优秀文化精华和技艺为手段,与时俱进,极力展示中原文化特色。
3.3 注重传统工艺,追求卓越品质
传统工艺是一个地域物质文化的载体,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技艺。工匠精神形成于传统工艺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是工艺文化的精髓。中原传统工艺制作复杂、技术精湛、细腻精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传统服饰中的滚、绣、镶、嵌、盘等工艺更是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中原传统工艺不仅折射出劳动人民高超的手工技艺和审美喜好,更是凝结了工艺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匠心品质。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的中原传统工艺融入服装设计,不仅能让传统技艺得到有效传承,提升服装的文化象征性,也能树立中原文明特有的文化标识,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 中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服装设计中的方法构建
4.1 依据设计对象选择相应的文化符号
色彩、款式和面料是服装主要的三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工艺、图案、装饰等次要元素对服装进行丰富。根据服装的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选择合适的文化符号进行表达。材质上如选择苎麻、绉棉、莨绸等等传统服饰面料,可以演绎出古朴、自然、内敛的服装风格;款式上如采用交领右衽、宽衣阔袖,则可以传达飘逸灵动、深邃含蓄的服装风格;侧重装饰效果的可以选择富有地域特色的图案来实现,如朱仙镇年画、泥古古造型、传统吉祥图案等,并结合现代的制作工艺和表现手法进行重新演绎。由于可用的文化符号不唯一,所以要选择最能够表达核心寓意的文化元素,并且这些元素需要符合服装设计的目标特征和要求。
4.2 对中原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分析提炼
文化符号是有形客观的,它能直接诉诸知觉,但最根本的特点是间接性,即它代表的并不是本身,而是深藏于背后的意义[5]。例如传统图案“喜上眉梢”、“年年有余”等吉祥图案,并不是为了直接描绘图案上的动植物,而是通过比拟、借喻、象征、谐音、寓意等手法传达祈福文化,表达人们对于平安、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在中原传统服饰中,有表达人们驱鬼、辟邪、祈福等意愿的特定意义符号,如中原传统服饰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是希望人们穿着效法天地仿乾坤两卦而制成,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在服装形制上的一种表现[6]。因此,对中原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提取应用时,要分析符号背后的文化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深刻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含义,针对传统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和表现力的特征,从形态、线条、材质、色彩、纹样等方面进行提炼[7],才能在实际设计中恰到好处地进行应用。
4.3 中原传统文化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重构应用
剖析中原传统文化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价值,将提取的文化符号进行重构应用,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符号地域特征和文化属性,又要融合当今时尚元素。重构不是将打散的文化元素进行碎片拼接,也不是对提炼的文化符号进行堆砌组合,而是依据一定的形式美法则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例如运用朱仙镇木板年画的图案造型作为设计元素时,可以采用面料再造、珠片绣、贴布绣等手工艺对图案进行加工处理,保留传统图案的造型寓意,又让图案内容得以丰富。采用泥古古作为设计元素时,在保持其造型憨态可掬、色相对比强烈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色彩明暗程度,弱化民间审美的直接性和通俗性,让设计更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通过易位、简化、变异、解构、打散、重构等设计方法,将具体“形”的文化符号转化为“意”的体现,以中原文化为根基反复斟酌、取舍、再造与创新融合,达到传统文化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5 结语
郭沫若先生曾说“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原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能历经几千年不断充实发展,是基于其本身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中原传统文化的延绵不息,代代相传,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重构传统文化与价值理念,在设计中活化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创新了当代文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