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未来人的海洋精神品质培养

2021-12-23李巍然

关键词:海洋精神课程

李巍然,马 勇

面向未来人的海洋精神品质培养

李巍然,马 勇

在迈向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征程中,“海洋强国”战略地位持续增强,实施这一战略,人才是关键,海洋教育是基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要求“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提出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大命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化了我们对海洋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奠基作用的认识,“经略海洋”的前提是“关心海洋、认识海洋”,这一任务恰恰就需要海洋教育来完成。从本质上来看,海洋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与公众进行海洋文化的熏陶和海洋精神的教育,未来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都迫切需要海洋精神的支撑,我们所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是具有海洋精神的人。因此,海洋教育的主旨是人的海洋精神培养。

一、海洋精神的合理内核

海洋是人类的生命摇篮和精神家园,海洋精神则是海洋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在人海互动中创造并形成的人的共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状态和诸多心理品质的总和。海洋精神蕴涵在民族精神之中,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因此,海洋精神有中西之别,西方海洋精神中有一个本源性的缺陷,即源于它的一己私利和侵略扩张,[1]而中华海洋精神则源于早期滨海先民对海洋的崇敬与海洋自身的博大和宽容,经过几千年的人海互动,那种生生不息、促进民族进步与发展的中华海洋精神的合理内核逐渐聚集与形成。择其要之,梳理如下。

(一)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

《说文解字》这样释海:“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早已融入了海洋精神要素,具有包容万物、含纳天下的胸怀和气质。《老子》第三十二章谓“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这种精神内含的包容性特征显现在对待异域文化的宽容态度与正确的吸纳上,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海洋精神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多个朝代的“盛世中国”到今天的“对外开放”,莫不体现兼收并蓄和开放交流的精神。

(二)“四海一家”的“和合”精神

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依其“船坚炮利”利用海洋通道侵略、占领异国,掠夺财富,中华民族没有利用海洋通道侵占别国的历史,没有掠夺任何财富和贩卖奴隶,更没有强迫别国签订任何不平等条约。明代郑和率领的强大舰队七下西洋,给沿途各国带去的是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等特产,完成的是“和平之旅”“友谊之旅”,返程带来的是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信任和友谊,体现的是“四海一家”的“和合”精神。现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与倡议,正是这一海洋精神的集中体现。

(三)刚毅无畏的坚忍不屈精神

海上瞬息多变的复杂环境造成了人们在海上生存的风险和未知困难,面对巨大的海上挑战,海洋人扬起风帆、踏浪而行、知难而进已成为海洋人生产与生活的常态。海洋人长期与海浪及风险相伴,自然造就了其坚强无畏、知难而进和百折不屈的精神品格。

(四)勇立潮头的开拓探索精神

从古至今,中国人踏海而行、外展求新的海洋精神早已聚成。从徐福东渡扶桑、郑和南下西洋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近代东南沿海人民探路创业南下南洋闯世界;从清末洋务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到今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格局、大战略,皆体现开拓探索、创新求变的中华海洋精神。

(五)风雨与共的团结协作精神

海上航行是一项系统复杂、协同面广的团体性行为。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船上全体人员需彼此包容、相互支持、通力协作,才能面对随时到来的狂风暴雨;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劲合力,才能面对可能到来的台风、海啸等意外灾害、事件带来的挑战。因此,团结协作的海洋精神[2]就是建立在这种舍生忘死的海上航行之中。

(六)崇敬海洋的人海和谐精神

我国沿海地域的海洋信仰与祭海习俗源远流长,表达了对海洋的感恩、敬仰与崇拜,也蕴含了追求人海合一、天人合一的精神。至今,休渔期间,我国许多沿海地区举办隆重的祭海庆典,显示出人与海洋和谐共处的海洋精神已内化为人们的魂魄。

总之,中华海洋精神就是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襟,就是勇立潮头、不断超越的气质,就是不计得失、勇于担当的情怀,以及与命运抗争、放手一搏的无畏气概与永不言败的顽强意志;也是放眼四海的“和合”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与人海和谐精神等优良精神品格的集大成。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都是中华民族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力量源泉。因此,面向未来的海洋教育内容必须融入中华海洋精神的合理内核,这些精神构成海洋教育之本。

二、海洋精神教育的要义

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已有30多年的历史,大学海洋教育也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社会公众海洋教育正逐步建立,至今覆盖全社会的学校海洋教育与社会公众海洋教育体系得以健全和完善,有效地唤起了民众的海洋意识和提升了海洋素养,特别是大学海洋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海洋学科专业人才。但是,在海洋教育中海洋精神的传承与培养仍显薄弱,需要在改革中发力和用力。

(一)中小学海洋教育需凸显海洋精神培养

首先,应挖掘现有课程中海洋精神教育因素,建设学科渗透式课程。小学阶段的语文、科学等课程内含有海洋人物、海洋事件与较多的海洋知识,在课程与教学中海洋知识的讲解、海洋人物的描绘与事件的叙述都需要给学生以情感的渲染与海洋精神的熏陶。同样,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各科课程中海洋精神教育元素也需给予挖掘与整理,并进行系统性设计。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小学海洋精神教育的学科渗透式课程。

其次,在海洋教育学科课程中强化海洋精神的培养。海洋教育学科课程是在沿海地区的一些中小学独立设置的课程,该类课程性质大都为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课程的载体是校本教材或地方教材,目前已成为中小学海洋教育的主渠道。从具体实施来看,它主要对应了学生海洋文化知识素养的系统培养,但仍需对海洋文化知识给予凝练、提升,上升到精神层面,给学生以海洋精神的培养。

第三,在海洋教育活动课程中以海洋情感的陶冶为纽带,聚焦海洋精神培养。海洋教育活动课程是塑造学生海洋精神的重要途径。如果说学科渗透式海洋精神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倾向于将海洋精神内化于心的教育活动,那么,活动课程则是兼具将海洋精神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综合活动。近年来在沿海地区中小学广泛兴起的海洋研学活动取得了海洋教育活动课程应有的成效,应进一步加强海洋精神教育内容的凝练,聚焦对学生的海洋精神培养。

第四,在海洋教育环境课程中布设海洋精神教育场景。目前在许多中小学海洋教育示范学校都广泛建设了环境课程,它们主要指在校内布设的海洋知识微环境,如海洋长廊、海洋展览馆、博物馆、海洋书屋、海洋壁画与墙报等,营造了海洋教育的氛围。海洋精神教育的场景还需进一步突出与布设,发挥出海洋精神熏染的潜移默化之功效。

(二)大学海洋教育需用力于学生海洋精神的培养

大学教育本来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实质上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3]大学海洋教育也有同样的逻辑和内在包含,是海洋科学精神教育与海洋人文精神教育的统一,海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体上都归属于海洋精神,因而是高层次的海洋精神教育。涉海学科专业教育在海洋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仍要侧重海洋精神的凝练与施教,对于非涉海专业的学生则应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让其普遍接受海洋精神的熏陶。此外,其他综合性大学也应普遍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海洋人文精神的教育。

(三)社会公众海洋教育应具有海洋精神培育的导向与倾向

近年来,由海洋博物馆、展览馆、水族馆等社会机构面向公众实施的海洋教育普遍开展起来,它们在普及海洋知识、唤起公众海洋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对公众进行海洋精神的熏染方面仍需加强:一是要进行海洋精神宣教环境的布设,把一些重要海洋人物、事件、实物等放在核心醒目位置,再配有经提炼而成的海洋精神词语,对公众起到振聋发聩与情感共鸣的作用;二是要提高讲解员的讲解水平,其精炼的话语对海洋精神的渲染至关重要;三是广播电视报刊等作为主流媒体,要高度关注和谐海洋局势与舆情动态的宣传和引导,强化海洋精神培育,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今天的中国,由于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海洋权益纷争的日益凸显,培育和弘扬立足于本国、反映国民对海洋文化认同感的海洋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三、需全域推进海洋精神教育

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我国海洋教育区域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大、中、小学海洋教育与公众海洋教育大都如此,内陆地区的海洋教育推进缓慢。近海的便利位置的确为海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与环境,但它不应受区域的限制,仅在沿海区域实施,应尽快由沿海向内陆推进,主因是:第一,即便是以传播海洋知识、唤起国民海洋意识为阶段性目标的海洋教育,也应该面向不分沿海与内陆区域的全体国民的海洋教育,海洋教育应是我国的“全民教育”;第二,我们把海洋教育进一步归结、提升为海洋精神教育,便有了更充分理由需全域推进海洋教育。

首先,既然中华海洋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那么,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小学普遍开展海洋精神教育活动就应该无障碍推行。即便是在现有开设的课程体系中都可挖掘、整理并设计出海洋精神教育的内容与方案,并逐步实施。在沿海地区海洋教育先进学校普遍采用的海洋教育学科渗透式课程就应是全国学校通用的教育方式。

其次,内陆地区学校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可采用沿海地区学校海洋教育中广为采用的海洋“研学”活动方式。以“近海”而达到“知海”“亲海”“爱海”“护海”的目的,进一步增强和抒发学生的海洋文化情怀,加深对海洋精神的体验、领会和涵蕴。

此外,内陆地区的社会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展览馆等,在馆内应设立海洋精神教育的主题展区,并增强对公众讲解的效果,使之成为中华海洋精神传播、教育的高地。

[1]张开城. 比较视野中的中华海洋文化[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1): 33-35.

[2]姜广辉.“中国文化”协和万邦”思想的基本准则[N]. 光明日报, 2000-10-10.

[3]马勇. 大学教育的精神向度与精神教育[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4): 78-82.

李巍然(1960- ),男,内蒙古赤峰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海洋高等教育。E-mail: liweiran@ouc.edu.cn

猜你喜欢

海洋精神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拿出精神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