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2021-12-22潘小敏麦建华
潘小敏 麦建华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当代技能型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影响重大。中职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的研究较少,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模式和参考。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中,中职学校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为此,笔者尝试探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探索与研究,对加快中职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优质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技能、创业能力”为主体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新技能、新工艺的追求,提升学生的项目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风险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
二、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较少
国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高职院校,整体对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和研究较少,如何在中职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缺少实证研究,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模式和参考,研究有待深入和完善。
(二)课程体系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程度不高
部分研究把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为通识课程,大多集中在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规划课程中讲授,并且大部分由基础课教师进行讲解,专业教师参与度较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程度低,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辅助与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综合素养人才的培养进程。
(三)学校缺乏组织架构,师资力量薄弱
部分学校虽然已建成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但基地建设相对独立,且没有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管理机构,难以形成合力。大部分学校没有配置专职的创新创业型教师和聘请企业创新创业导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一定局限性。
(四)创新创业类比赛受益面窄
教育体系中创新创业类比赛影响力较大的有: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前者侧重于普通教育,后者侧重于高等教育,中职学生参加这两类比赛都受名额分配限制。中职生对什么是创新技能、创业能力,应该具备怎样的创业能力还停留在萌发探索阶段,缺少竞赛的引领带动。
三、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一)对填补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的空缺具有积极意义
中职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带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特色的推行模式。开展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探索,加速创新创业教学研究向教研、科研成果的转化,为职业教育注入新动能。
(二)对优化课程设计和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结合校情和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改革课程体系,联合企业撰写具备学校特色的双创通识校本教材和专业特色的双创校本教材。培养和造就一支“双创型”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每位教师不仅能胜任创新创业理论教学,而且能正确、熟练地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三)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里中职生不应缺席,在日常教学中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对接实际工作岗位和相关职业标准,采用项目驱动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创新创业意识有机融合起来,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学生在未来的岗位竞争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和职业能力。
四、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实施路径研究
(一)创新机制
建立“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如图2所示),由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组成的“三级联动”管理机构,融通校企、融通专业、融通师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探索与实践,校企联动,共同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具体的方案执行计划,成立双创工作委员会,在每个班级设立双创委员,在班级形成若干个“双创小组”,定期安排相关活动,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
(二)项目联动
1.课程体系改革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创建“金字塔式”三级递进的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校企共同编制创新创业校本通识教材和专业特色双创教材,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日常实践教学环节。
一年级课程以通识教育为主,让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理念有初步认识。二年级结合专业发展把专业知识技能、岗位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有機结合起来实现二者融合。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两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淀,鼓励有创业动机的学生把项目进行修正和完善,双创导师团队对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辅导,推动项目成功落地孵化。
2.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鼓励专业教师外出参加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企业优秀创业导师到学校开展系列讲座和分享会,聘请企业优秀创新、创业技术骨干到校担任双创导师。促使专业教师走进企业一线实践,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人才需求,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走出一条“内强素养、外添新力”的特色强师之路,打造一支既具备教学实践能力又能进行项目孵化指导的“双创+双导师”的师资队伍。
3.内联竞赛
2019年中国“互联網+”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首次开通中职组,给中职学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我校学生提交的“广东众家乐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计划”项目最终喜获广东省职教赛道铜奖和3000元创业专项奖金,同年9月,17电子商务学生和机电专业学生组建的创新团队以“智能电梯”项目参加2019年广东省“众创杯”技能工匠争先赛获得创新组铜奖和5万元创业专项奖金。2020年全校师生参赛热情高涨,共有118个项目小组提交了创业计划书(如表1所示),并有2队成功获得职广东省分赛教赛道铜奖,我校也获评为广东省分赛优秀组织奖。
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将不断总结竞赛辅导的经验,形成规范的辅导指引方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和项目指导中,借助竞赛助推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凝练与提升。
4.平台搭建
建立“政企校”三位一体、集“融资、融技、融智”和“创意、创造、创新、创业”的综合服务平台。借助政府的政策扶持,搭建多方协同育人的平台,吸引优质社会资源和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等参与到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打造一条融“项目打磨——资源共享——孵化培育——融资发展”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积极寻求高职院校的优质资源,搭建合作网络,争取参与到更高层次、更高级别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水平。
5.创新评价模式
为了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面,鼓励专业教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创新创业相关教育元素加入到学生素质评价和教师教育评价量表中,支持学生以科技创新项目、创业项目等形式申请学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全员参与。
延伸评价跟踪的时间维度,创新创业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在校期间,因为学生受自身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启动资金等资源的限制,未必能在正常的学习周期推进项目成功落地。因此,可以把评价跟踪时间延长到学生毕业后五年内,更全面地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三)成果系列化
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实践项目都应注重过程性产品的形成,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和教材编写、专利研发,回应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系列成果,最终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为企业和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四、小结
综上所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深度融合实践,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尝试,对优化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双创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不仅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还能推动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提升。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内涵的延展,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养、搭建综合创新创业平台、实现更高的质量创业就业具有深远意义。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