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2021-12-22孙晶
孙晶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人意志的关键阶段,所以小学教育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注重培养全面人才,进入小学教育阶段以后,学生开始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才不仅是学校的任务,家庭方面也要做好教育工作,因此实现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结合,小学教育方面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家庭方面侧重于品德、常识、独立能力的教育,为了实现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学校与家庭之间可以建立家校协同机制,促进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小学教育;家庭教育;家校协同
家校协同机制在促进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家校协同教育教育部表示高度重视,并且针对学校和家庭分别发布了相关的指导意见,更进一步的说明了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家校协同教育为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如此一来最大程度上发挥双方教育的互补作用,不过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二者难免会出现排斥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在结合的过程中机制上缺少一些合理的性质,仅仅将结合工作控制在表面,这是导致家校教育结合不能有效实现的关键所在。
一、帮助家长理解小学与家庭教育融合的意义
为了使家校协同教育可以最大程度上有效落实,首先需要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的小学与家庭教育计划,抓住教育重点,强化管理。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联系
结合每位同学情况的不同可以判断出每个家庭情况的不同,由此要求教育者需要区别对待家庭情况不同的同学,因此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对于家庭情况不同的家长需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最终使每一位家长都能意识到家校协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二)如期召开家长座谈会
可以在每学期的期中或期末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一方面向家长们透露每一位同学的实际学习状况,另一方面向家长们如实汇报本学期的教育工作情况。除上述内容外,需要重点与家长们交流小學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意义及重要性所在,了解家长们的真实想法,从而协商出同时有利于双方的方案计划。家长座谈会可以实现家长与教师之间更加近距离的沟通,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庭的真实情况,而教师也可以正面的了解学生在家庭的真实情况并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三)为家长提供正确的教育方式
大部分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意识还非常薄弱,所以学校方面需要引导农村家长家庭教育意识走向正轨。就教育而言,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引导学生将科学文化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在学习中学会热爱祖国、热爱广大劳动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等,只有具备了这些高尚的思想品质才可以成为社会主义背景下杰出的人才。在开展家长座谈会时需要让家长们意识到这些问题,家长们需要明确开展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学校方面开展教育工作提供支持。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需要向家长强调家庭教育意识的重要性,而不能完全将教育工作推给学校,只有实现家校协作才可以实现教育的最大效应。
二、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集合的措施
(一)学校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沟通的频率
学校方面想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此一来才能有效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信息充分共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活动的地点大部分是校内与家庭,而如果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频率过低,就会造成学校对学生校外情况了解不充分,家长对学生在校情况了解不充分,致使双方在教育理念上出现断层,最终会使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工作出现不满,激化双方矛盾。
(二)双向沟通渠道
家校协同教育机制背景下的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家庭与学校方面的双向互动和沟通,而并不是再像传统教育模式下家长只能被动的接收学校方面的信息。移动互联时代下,小学已经实现了互联网覆盖,所以在技术支持下家庭与学校的互动会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家校协同教育机制应用在小学教育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现阶段小学教育机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因此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在家校协同教育背景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可以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通过手机等通信设备了解学校方面的教育工作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当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调整家庭教育的途径、方式等等,促进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
三、结语
实现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可以在家校协同教育机制背景下开展,家校协同机制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教育方式,在这个教育系统当中包含了学校教育子系统与家庭教育子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同时存在独立与关联的关系,如此一来在理论上可以实现1+1>2的效果。家校协同教育机制要求两个子系统之间形成互补、互兼的关系,实现有效的合力教育。
参考文献:
[1]史爱军,张翠玲,史卓.子女教育成本对我国生育意愿的制约与优化建议[J].人口与健康,2021(07):46-48.
[2]郅庭瑾,丁亚东.中小学生家庭参与影子教育博弈的行为分析 ——基于动机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1(4):68-74.
[3] 陈莉.城市小学生家庭教育代际互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以成都市培华社区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3):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