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德育的实施误区及其超越

2021-12-22廖小琴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5期
关键词:超越误区

廖小琴

摘要:德育是学生在校学习必须接受的一种教育,这是国家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学生德行品质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多元化价值观和社会教育的多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德育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基于此生活德育的教育观念受到了学校教师的普遍关注和深度思考,故本文笔者将从生活德育在实施中的误区出发,深度分析如何超越固有的误区,让学生通过生活德育得到可持续的成长。

关键词:生活德育;误区;超越

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杜威曾说:“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生活德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所以学校的德育必须走进儿童的生活中去,学校必须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真正认识到生活德育的意义和正确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总结出以往的德育误区,才能正确进行生活德育。

一、生活德育的实施误区

(一)德育呈现出“知识化”

传统的学校和教师们一度认为学生的生活德育就是把中国或者古今中外的美德与规范收集起来,当成深奥的知识,通过各种故事渲染以此感化我们的学生,这样的知识灌输一定能让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内化,形成一个被良好教化的人,然而这样的德育期待是不存在的,因为生活德育一旦被学校和教师“知识化”,那么其被掌握基本是不可能的。首先德育是一个比较宽泛和有深度的教育过程,德育的很多外延和生成性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不同的,而这种“同质化”的德育知识体系一定会不符合一些学生的发需求或者不符合一个学生长久的发展需求,因为学生始终是一个活生生的、发展中的个体。其次“知识化”的生活德育过程实践过程是严重缺位的,因为学科知识化后总有对应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进行训练,而生活德育知识化后就没有如此匹配的实践情境供学生进行练习。

(二)德育呈现出“政治化”

教师对学生进行“政治化”的强制灌输是不对的,首先学生对于“政治化”的德育理解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而且政治思想和政治道德靠灌输的方式是无法抵达教育的内核和学生的内心的,因为没有一个学生会在不断地强调和口号的德育中感受到家国情怀,无法因为一张漂亮的PPT就形成了爱国爱家的思想。

(三)德育呈现出“形式化”

生活德育的本质是走进学生的生活,重视德育实践的过程,但是反观现今学校的德育过程,德育只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而存在,学校期望培养出的学生只是成绩好的学生,而不是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我们经常会看见学校大张旗鼓地进行德育的演讲和德育讲座,然而下面有多少学生在看教科书和课外书,学生出校门后所做的事情又有几件符合其宣扬的德育内容呢?这种“形式化”的德育过程说到底就是一种无中生有和虚张声势。

二、生活德育实施的超越

(一)超越灌输压制教育,进行民主教育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无法鲜活的个体,且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是活泼发展的,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生活基礎,尊重学生的发展过程,给予学生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可持续发展的德育目标进行发展,争取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一套符合他们短期发展的德育目标,且帮助学生进行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向上和向善发展。

(二)超越功利主义教育,进行生本教育

德育不是培养一个口头上的“顺民”,而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道德教化的过程带来的价值和好处,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成长,所以教师一定要放弃功利教育,不要对德育教育的成效进行论功行赏,而是要亲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感受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解决身边的道德困惑,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比如学生在学习了“乐于助人”这一美好的品德后,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所处的情境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这一品德,因为乐于助人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如果这一品德被坏人所利用,很有可能会伪装成弱小,欺骗学生,这是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在助人时,要仔细判断情境的合理性,对于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就不去帮忙,更不能帮助一些看似不合理的事情,避免因为热心而被欺骗。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德育是一个新的德育课题,不仅对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是一种挑战,对学生、家长和教师也是一种挑战,但是只要把握最基础的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对待生活德育这个问题上,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重在实践行动。

参考文献:

[1]盛晓英,刘华芳.“生活德育”的基本原则及其实施策略[J].生活教育,2013.

[2]叶倩云.重智育轻德育的认识误区及其超越 [J].黑河学刊,2016.

猜你喜欢

超越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跨界与超越(2)
跨界与超越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