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铂致过敏性休克22例文献分析
2021-12-21张二锋刘丹娜王会品孙博马换青潘丽丽苏田丽李淑芳
张二锋,刘丹娜,王会品,孙博,马换青,潘丽丽,苏田丽,李淑芳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药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0)
卡铂化学名为顺1,1-环丁烷二羧酸二氨合铂,为第2代铂类抗癌药物,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和复制而达到抗肿瘤作用[1],目前已被临床广泛用于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癌、头颈部鳞癌、生殖细胞肿瘤等的治疗[2-3]。卡铂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反应、肾毒性、皮肤瘙痒、发红、皮疹等[3]。临床研究发现卡铂过敏反应总发生率为11.6%~16.0%[4]。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公开报道的卡铂致过敏性休克文献收集整理并分析,探讨卡铂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旨在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卡铂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为临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进行文献检索,以“卡铂”“不良反应”“过敏”“过敏性休克”等为关键词进行交叉搭配检索,查阅下载2021年3月以前中文期刊公开发表的卡铂致过敏性休克相关文献。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无重要信息(如患者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转归)缺失,符合过敏性休克临床症状。排除标准:患者用药信息不全、综述性文献、重复报道的文献及不符合过敏性休克诊断标准的病例报道。
1.3 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卡铂用药基本情况,发生不良反应的性别与年龄、原患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史、用药剂量与方法、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方面进行整理,并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卡铂致过敏性休克性别与年龄分布经统计,22例使用卡铂病例中,最小年龄48岁,最大71岁。具体的年龄与性别情况分布见表1。
表1 卡铂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2.2 原患疾病与既往过敏史2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卵巢癌9例、肺癌9例、宫颈癌1例、喷门癌1例、腹膜癌1例及鼻咽NK/T细胞淋巴癌1例;2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8例(36.36%)无食物药物过敏史,7例(31.82%)过敏史不详,7例(31.82%)有过敏史,过敏原为青霉素1例、参麦注射液1例、卡铂5例(4例轻微变态反应,1例恶心呕吐及Ⅰ度骨髓抑制)。
2.3 给药途径及剂量2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 20例静脉滴注给药,1例动脉灌注给药,1例腹腔灌注给药;使用剂量600 mg (1例)、550 mg(1例)、500 mg(5例)、400 mg(10例)、300 mg(2例)、200 mg(2例)及不详(1例)。
2.4 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依据统计结果,2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过敏性休克最早发生于用药开始约1 min;10 min内发生过敏性休克为14例,占63.64%;30 min内发生过敏性休克为18例,占81.82%,其余的见表2。
表2 卡铂致过敏性休克时间分布表
2.5 用药疗程及累计剂量2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首次使用的为1例,用药第3次的1例,用药第5次的3例,用药第8次的6例,用药第9次的1例,用药第10次的2例,用药第14次的1例,用药第17次的1例,用药次数不详的6例,最早发生在第1个疗程,最晚发生在第17个疗程,平均发生的疗程为第7.94个疗程;2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有15例患者累计剂量记录完整,累计剂量为0~5 600 mg,平均用量为3 076.67 mg,12例患者的累计剂量在2 500~5 600 mg。
2.6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2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损害(79例次,49.38%)、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9例次,18.1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例次,11.25%)多见,其他过敏性休克累及器官或系统的临床表现见表3。
表3 卡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2.7 抢救措施及转归22例患者在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后,均立即停止输注卡铂,未出现因过敏性休克而致死亡病例。22例患者中,经积极抢救最快5 min后好转,最迟3 d后好转。22例患者中,6例(27.27%)患者抢救30 min内恢复,6例(27.27%)患者30 min~2 h内恢复,3例(13.64%)患者1 d内恢复,4例(18.18%)患者3 d内恢复,另有3例(13.64%)患者转归情况具体不详。
3 讨论
通过对22例卡铂致过敏性休克统计分析发现,原患疾病多为卵巢癌和肺癌,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为2.12∶1,这与卡铂适应证有关,卡铂主要用于晚期上皮来源的卵巢癌的一线治疗及其他治疗失败的二线治疗,还适用于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胸膜间皮瘤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2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10 min内发生过敏性休克为14例,占63.64%,15例患者(68.18%)为非首次使用卡铂。故提示临床医生及护士在每次给予卡铂治疗前10 min应加强用药监护,另外特别交代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若出现不适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及时处理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2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已知使用疗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平均疗程为7.94个疗程,与王兰等[5]研究发现在246例接受卡铂的化疗方案中,有27例(11.00%)发生过敏反应,11例(40.70%)患者过敏反应发生在第8个疗程结果一致。2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有15例患者累计剂量记录完整,12例患者的累计剂量在2 500~5 600 mg,与王含必等[6]研究卡铂超敏反应13例临床分析其多数累计剂量在2 500~7 200 mg结果一致。但Koshiba等[7]研究结果认为卡铂治疗疗程超过15个周期或累计剂量超过8 000 mg时,严重过敏反应风险增加。卡铂所致过敏反应通常被认为是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8],22例卡铂致过敏性休克患者中,7例(31.82%)有过敏史,过敏原为青霉素1例,参麦注射液1例,卡铂5例(4例轻微变态反应,1例恶心呕吐及Ⅰ度骨髓抑制)。有研究表明,卡铂过敏反应风险与卡铂暴露史、药物过敏史(特别之前应用卡铂所致轻度变态反应史)有关[9]。Markman等[10]研究同样表明卡铂过敏史与其药物过敏史显著相关,53例无药物过敏史卵巢癌患者与30例有药物过敏史患者中,卡铂过敏分别为19%与40%。
卡铂致过敏性休克以循环系统损害(79例次,49.38%)、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9例次,18.1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例次,11.25%)为主,主要表现为血压降低、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胸闷、意识散失、意识不清、口唇发绀、颜面部潮红等,提示临床若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停药积极采取救治,以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针对卡铂所导致的过敏反应,可以采用脱敏治疗[11]、替代疗法[12]或使用前给予皮质类固醇药物。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在应用卡铂化疗过程中,为降低其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临床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临床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特别是卡铂之前使用过程中曾出现轻微变态反应、卡铂用药疗程及累计剂量;(2)卡铂应在具有化疗经验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严格把握适应证,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查房工作,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促进临床合理用药;(3)卡铂应严格依据说明书选用合理溶媒,一般情况下为50 g·L-1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卡铂(伯尔定)可采用9 g·L-1氯化钠注射液;应缓慢滴注,滴注及存放时应避免直接日晒[13];(4)在开始滴注前10 min内,医护人员及陪护密切关注患者变化,一旦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时关闭输液阀,及时进行救治,预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