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2021-12-21谢国根蒋诗泉赵春艳

关键词:长三角安徽省共同体

谢国根,蒋诗泉,赵春艳

(1.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安徽铜陵,244000;2.铜陵学院会计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安徽省作为中部大省,在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驱动引领作用。然而,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研发投入偏低,部分新兴产业仍处在低端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仍然存在,原创性技术亟待提高。作为协同创新模式新空间组织形态的创新共同体,不仅有利于在空间制度上以更高水平促进协同创新,而且还能够破除区域市场分割和行政壁垒,使各类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整合和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1-2]因此,探讨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的建设水平、功能定位和策略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2008年美国在《空间力量:建设美国创新共同体体系的国家战略》报告中首次提出“创新共同体”概念以来,建设创新共同体逐步成为各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欧盟的“欧洲创新工学院”,提出要把欧盟建设成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知识型经济体。[3]日本也在紧锣密鼓地建立以几个大城市为中心的“国家战略特区”,以此来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4]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在推动几大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其中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术界对创新共同体的研究也涌出了一批高水平成果。Sawhney 和 Prandelli[5]认为,创新共同体应强调参与者对共同目标的贡献,且其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并能够演化至更为复杂和稳定的状态。Raunio等[6]提出了包容性创新共同体的概念,认为建设创新共同体的目标是产生创新与支持特定的创新过程。王秀玲和王亚苗[7]给出了加快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对策。此外,王铮和龚轶[8]基于创新共同体概念,从共同目标、参与主体、创新资源、形成基础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共同体的总体框架。上述文献在创新共同体基本概念、构成框架、建设路径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但可能还存在以下不足:鲜有文献对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评价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定量测度与系统评价;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而非长三角区域,对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为此,本文在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构建长三角创新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主要障碍因子,以期为安徽省深度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借鉴。

一、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影响因素很多,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的人员构成,是产生创新思想的源泉,也是致力于支持创新活动的实践共同体的一种形式。[8,9]此外,创新共同体需要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为基础,借助各类创新资源和网络结构,多个参与主体彼此间开展创新交互和协同合作,推动个体成员创新能力的增强及区域创新竞争力的整体提升。[8]鉴以此,本文基于创新共同体内涵、本质和特性,从共同目标建设、参与主体建设、网络结构建设、基础资源建设及创新环境建设五个子系统出发,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二、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一)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1.数据标准化处理。设区域创新共同体的原始评价矩阵为:

式中:m为评价指标数,n为评价对象数。

对不同属性的指标采用极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可得标准矩阵P=[pij]m×n。其中正向和负向指标标准化公式分别见式(2)和式(3):

2.计算指标i的熵值ei,公式如下:

3.计算指标i的权重wij,公式如下:

(二)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评价模型

1.构建加权决策矩阵

根据上述熵值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构建权重向量W,并结合标准化矩阵P=[pij]m×n,进一步可得到加权规范化矩阵Y,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ij表示指标i在第j年加权规范化后的指标值。

2.确定正理想解Y+和负理想解Y-

正理想解也称为最优解,是由各指标最大值组成的集合,计算方法见式(7)。负理想解也称为最劣解,是由各指标最小值组成的集合,计算方法见式(8)。

3.计算距离

计算各评估向量到正理想解(Y+)、负理想解(Y-)的距离和,计算公式为:

4.计算贴近度

贴近度(Tj)用来衡量评价目标与最优方案的贴近程度,0≤Tj≤1,其值越大,表示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程度越接近最优水平,计算公式为:

借鉴相关文献,将贴近度划分为四个等级,衡量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表2)。[11]

表2 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划分标准

(三)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障碍度诊断模型

对影响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诊断,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政策。方法如下:引入因子贡献度Fi,衡量单一指标对区域创新共同体的贡献大小,一般采用各指标权重wi表示;指标偏离度Ii表示最优目标值与指标实际值之差,可用1-Pij替代;障碍度Oi表示各指标对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的影响程度。

三、结果分析

(一)数据来源

文中涉及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统计年鉴》等,另有部分数据是根据以上年鉴和相关网站等计算所得。

(二)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结果分析

运用式(2)—(10)计算得到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2007—2018年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见表3。

表3 2007—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新共同体建设水平评价结果

1.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综合水平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上海、江苏、浙江以及安徽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呈逐年提升态势,2018年,创新共同体建设综合指数分别达到0.809 7、0.606 1、0.586 1和 0.335 4,是 2007年的 1.63倍、2.52倍、2.93倍和8.80倍,表明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综合指数虽然处在末位,但提升速度快于其他省市,差距在逐步缩小。第二,以贴近度判断标准来看,12年间上海市创新共同体建设经历了中级水平—良好水平的发展过程;江苏省和浙江省经历了较差水平—中级水平—良好水平的发展过程;而安徽省则经历了较差水平—中级水平的发展过程,表明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贴近度与其它省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安徽省在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资源流动等方面明显落后于沪苏浙,导致其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垫底。为全面分析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现状,进一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讨论。

第一阶段(2007—2016年),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处于较差阶段,呈提升态势。期间,建设综合指数从2007年的0.038 1上升到2016年的0.263 5,年均增速达23.97%。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安徽省人均专利拥有量、人均科技支出等指标偏低,创新资源流动性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创新经费的投入强度,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其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较低。由于该阶段建设总体水平较差,基期水平很低,提高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难度相对较小,随着其对创新活动愈发重视,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的适当提高对其增长速度会产生较大影响,使该阶段建设水平增长速度较快。

第二阶段(2017—2018年),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处于中级阶段,建设综合指数从2017年的0.290 4上升到2018年的0.335 4,增长了15.50%。主要原因在于,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颁布,文件从国家层面提出了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指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安徽省也相应出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政策,如《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等,在上述政策的驱动指导下,安徽省政府开始把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完善创新活动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及文化环境等,使创新共同体建设逐步转向有共同目标、多主体参与的良性模式。但由于政策实施以及执行效果的时滞性,效果只会逐步显现,故2017—2018年上述创新措施政策逐见成效,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自然得到了一定提升。

2.子系统建设水平

从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五个子系统评价结果(图1)来看,共同体目标建设、参与主体建设、基础资源建设、网络结构建设和创新环境建设基本呈逐年提升态势,但各子系统建设水平变动趋势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图1 2007—2018年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子系统建设水平变动趋势

具体来看,参与主体建设、基础资源建设和创新环境建设水平在2007—2018年间基本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创新环境建设水平提升幅度最大;网络结构建设水平呈波动起伏上升态势,从2007年的0.017 8上升到2010年的0.025 3,在2011年下降后又开始逐年稳步上升,并在2018年达到0.061 6,表明该子系统建设水平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共同目标子系统建设指数从2007年的0.001 6上升到2015年的0.026 2,但从2016年开始下降,在2018年只有0.018 1,表明安徽省还需加快推动创新共同体成员建立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观,增强内聚力和吸引力。

总体来看,尽管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垫底,但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正向效应,促进了其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度诊断

(一)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具备了参与沪苏浙二省一市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明显落后于沪苏浙地区,特别是在许多核心科技创新指标上更是如此。以2018年为例,安徽省R&D投入强度只有2.1%,远不及上海的4%,也比江苏和浙江低;技术成交市场额只有322.58亿元,不及上海的1/4,也仅勉强超过浙江的50%。其他如高新技术企业数、发明专利授权量也与沪苏浙相距甚远,严重制约了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战略的实施。

第二,安徽省内部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如2018年合肥市R&D人员、R&D内部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数分别占到了全省的58.68%、65.42%和55.42%,首位度优势十分明显。但各类创新资源的大量聚集产生了虹吸效应,导致安徽其他地级市创新共同体建设缺乏足够的创新资源、产业配套和政策支持,地区创新能力差逐渐拉大,不利于安徽省科技创新与沪苏浙合作协同。

第三,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仍不够畅通。与沪苏浙相比,安徽省科技资源互联互通程度水平不高,技术市场要素资源流动性不足,各部门间协调力度不够,产业与创新耦合协调度不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技术经纪人发展较为滞后,投融资体系建设尚未跟上科技成果转化要求,导致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严重不足。

(二)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障碍度分析

利用式(12)计算安徽省各项指标的障碍度,进一步将障碍度进行排序(表4),展开深度诊断分析。

表4 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主要障碍因子及其障碍度(%)

从表4可以看出,排名前五位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创新环境建设和网络结构建设两个子系统,其中指标地区邮电业务总量占GDP比重(X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X15)和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X17)在2007—2018年一直稳居前三位,表明这三个障碍因子对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影响较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邮电业务总量占GDP比重表明要提高地区互通互联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资源流动性和建立开放共享机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表明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带动消费理念更新与消费需求的扩大,促进新技术和新产业快速成长,强化需求对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根本性动力。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表明要提高地区医疗卫生水平,为吸引创新企业入驻以及引进、留住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保障。人均科技支出(X4)指标在2012年后退出了障碍因子前五的序列,其后排名第四和第五的障碍因子是每百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X13)和基础设施建设(X23),两个指标交替变化,表明影响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障碍因子已由单纯的科技支出,转向为地区社会文化和基础设施等软硬创新环境建设与完善。

五、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评价指标体系并诊断其障碍因子,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和现实依据。立足于安徽省实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就提高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而言。一是要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创新共同体建设,强化各主体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如对区域协同发展的追求、互利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可等。二是加大创新资源投入以及网络结构的建设力度。与沪苏浙相比,安徽省整体上创新资源的投入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既要加大研发经费支出,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通过建平台、立项目等方式,将更多资源切切实实投入到“人”身上,又要加强网络结构建设,提高安徽省创新资源互通互联水平,安徽省内高校、企业、政府等创新主体的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流动需要借助良好的网络结构,参与创新共同体建设目标的实现也需通过各个成员在创新结构网络中的互动合作。三是不断完善和提高创新环境建设水平。通过障碍因子诊断发现,影响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创新环境建设子系统,表明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已不仅仅要有人力、财力、物力等创新资源的投入,而更应加强经济、金融、文化、基础设施等整体软硬环境的建设,注重创新共同体整个系统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第二,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运行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工作。创新共同体是一个实体而非概念,其目标的实现要借助制度设计和管理运行来支撑,因此,该机构不仅要有明确独立的功能及清晰的组织模式,还需要掌控一定数量的资源,通过明确战略规划和科学的运营规则来系统落实并推动其良性发展。

第三,重视顶层设计,明确自身定位。一方面要积极参与诸如《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等重要文件的编制与起草,完善重大平台共建共享、联合科研攻关等重点工作的协调机制,破解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体制上的难点和堵点。另一方面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将安徽省打造成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的策源地。利用合肥科技圈重大创新平台,对重点研发项目建立长三角合作专项机制,加快对接沪苏浙开展科技成果应用示范以及科技惠民工作。

猜你喜欢

长三角安徽省共同体
成长相册
爱的共同体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