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农路上的黑小麦之歌
——泽州县大箕镇党建引领黑小麦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纪实

2021-12-21卫刘芳

支部建设 2021年31期
关键词:镇党委产业园农机

□ 卫刘芳

位于泽州县南部、有耕地33000 余亩的大箕镇,多年来牢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利用独特的气候优势、紧邻市区的区位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政策优势,致力于走以种植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全年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2000 万公斤以上。“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大箕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镇党委精心布局和着力扶持下,当地农业在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和品牌兴建等方面正在向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高速迈进。

党建引领,启动园区建设引擎

一张状如簸箕的地图上,道口村、王匠村被红笔圈住,7 个被蓝笔标识的村环绕周围。这是大箕镇黑小麦种植的2 个核心区和7 个辐射区的战略图,拿笔的是大箕镇党委书记牛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创建新科技集成和联农带农机制,是“十三五”以来全国农业规划的一条主线。牛强深知其重要性,2018 年刚一到任就以党建生产相融共促的模式全面开展工作,成立了党建工作督导组,以创先争优为机制,激励全镇25个村(社区)的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勇于引领集体经济腾飞。

大箕镇在开展“一乡一品一特色”产业布局时,经过对当前市场热度和本地资源特色的调研,大胆选中了低卡、饱腹感强、营养全面的网红食品黑小麦。2020 年4 月,黑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规划方案出炉,方案计划总投资6000 万元,种植10000 亩黑小麦,三年(2020 年-2022 年)建成。由镇党委和政府成立、镇党委书记牛强任组长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领导组,多次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召开专题会议,探讨产业园创建的基地建设、配套资金、资产权属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问题,随之一系列针对黑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年度实施计划、项目入库工作机制、项目库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等细则出台。

黑小麦产业园工作引擎启动,首要解决的是土地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务工致使土地荒废,解决“谁来种”的问题迫在眉睫,大箕镇也不例外,同时,规模化农业也离不开土地集约化,土地流转无疑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首选方式。2020 年5 月末,大箕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动员会召开,被初步拟定为黑小麦种植区的9 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和农机大户参会。会议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类型分为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两种,对黑小麦和其它粮食作物的耕、种、防、收、运输环节,进行了细分。为加大政策透明度,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选择托管服务,会议还对不同托管服务的市场指导价、补助标准、农户和服务组织的分配比例等政策进行了翔实介绍。

大箕镇党委书记牛强(右)听取黑小麦产品汇报

绿丰园工人正在加工黑小麦面粉

道口村作为黑小麦种植核心区之一,土地托管任重道远。村党支部书记耿红军走村入户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推行“保底式”托管模式,即由村委会与农户签订单季保底合同。为了消除村民顾虑,村党支部号召全村20 多名合乎耕种条件的党员率先加入土地托管服务作为试点。一番寒耕热耘,2020 年道口村托管试验田亩均效益提高23%,村党支部也获得了大箕镇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开展集体托管、统专结合的生产模式,既避免了土地撂荒,让农户和村集体双增收,还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是多赢呀!”耿红军提起实践成果一脸自豪。托管了5 亩田的李小屯大爷对这种耕种方式也很满意:“以前农忙时,在外面打工的孩子们都要回来帮忙,现在不用再耽误他们的时间了。全托的地年底会由合作社按每亩150 元的承包价格直接打到我的‘晋城通’银行卡上,方便得很。”2021 年,大箕镇扩大“村党支部+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受到村民热烈欢迎,目前全镇已有5 村3000 亩田争相加入托管服务,成功破解了小农户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困局。

党建引领,探索生产营销环节

大箕镇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良好,以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类企业发展迅速,目前有20 多家合作社具备一定运营规模,镇产业园领导组决定利用这个优势,构建“农户+合作社+加工营销”的利益联合体。经过多方调研、分析和协调,黑小麦产业园建立集“生产-收购-仓储-加工-包装-物流-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行机制有了清晰脉络:一是为产业园提供播种、施肥、收割、储运等机械化服务的环节由以晋城市农沃农机服务有限公司为主的多家合作社承担;二是围绕农产品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等加工环节由以绿丰园为主的合作社和公司在全镇建立多个加工车间和网点完成;三是为产业园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的环节由泽州县农业农村局和农机服务中心、大箕镇农技站协同参与;四是对园区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考核由镇产业园领导组定期执行。

在占地2000 平方米的绿丰园,“生产安全食品,创建诚信企业”的红色标语赫然醒目,整洁的厂房里20 余名身着草绿色工装的工人正在加工、烘干、包装的机器旁忙碌着。成立于2011 年的绿丰园农业合作社,作为当地龙头企业已具备深加工能力,取得过“无公害农业产品证书”,获得了市级“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称号,资力雄厚。对于黑小麦的加工运营,绿丰园负责人闫小青胸有成竹:“我们的特色是传统手工制作,人工除杂淘洗,用石磨低速研磨,低温加工,最大程度保留了黑小麦中的营养元素,成品色泽自然,口感柔韧,很受市场欢迎。”

优质的特色农产品“种出来了”,如何“卖得好”,品牌营销策略非常重要。大箕黑小麦进行了品牌化建设,一是注册了“泽之好礼”商标并广为宣传,目前在山西已有一定知名度;二是请专业团队设计了既有浓郁地方特色又兼具文化底蕴的包装,“富硒”“石磨”“晋商之道·泰来故里”等标志性字样被巧妙嵌入金咖色系的包装袋上。互联网时代,抓住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产品辨识度,从传统农产品市场突围出去,成为一个宣传难点。镇党委多管齐下,为黑小麦等农产品搭建了营销平台,一是传统营销,尽力铺设线下网络、积极参加展销会。为此,牛强不遗余力,亲自到各企业、单位和门店牵线搭桥推介产品;二是根据互联网用户消费习惯,利用新媒体营销、网络直播销售等多种形式上阵。大箕镇联合泽州县委宣传部,在2021年4 月连续举办了两场由农业农村部指导、30 余家主流媒体参加的“大箕大集•泽州农产品好物推荐”和“春泽大箕•村村播”直播活动,在展现泽州县三农电商等主题后,重点推出了大箕镇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和以黑小麦为主的数十种特色农产品。在直播一个多小时内,仅黑小麦面粉销售额就达3.4万余元。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大箕镇黑小麦产业园各加盟合作社的农机装备不容小觑。在农沃农机公司300 平方米的农机库房里,停满威武的大型机械,它们是3 台大型拖拉机、2 台联合收割机、9 台(套)犁、旋、播等配套农机具,可同时为周边5000 亩田地提供机械化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农机驾驶队是由道口村20 多名党员参加培训后组成。这群党员农机手,在耕作中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安全操作水平,为当地农户年作业5500 亩次,无一例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据统计,其余的金农农机、超磊农业农机、晋盛园农机等几家合作社共计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 台,收割机28 台,配套农机具45 套,皆可完整地进行机耕、机播、机收、喷药、深耕等农机服务。大箕镇党委在组织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整体推进和实施农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为实现农业机械化与“三农”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目前,黑小麦产业园已完成储量4000 吨的粮食仓库和储量300 吨的粮食产品成品库。可以看到,各处仓库管理井井有条,有的堆积着小山般的有机肥,有的摊晾着被包衣拌种后的黑小麦育种,有的储存着精美的黑小麦面粉礼盒。

党建引领,拓展脱贫攻坚成效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脱贫主导产业,分层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形成救助兜底保障、扶贫促进发展的融合式工作格局,大箕镇在黑小麦农业园建立初始就构建了完善的带贫益贫工作机制,一是为全镇117 户贫困户建立实名数据库,对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和就业服务需求一一明晰,便于精准服务;二是与绿丰园签订产业扶贫项目合作协议。协议包括,每年为117 户贫困户提供400 元保底分红;订单量大时,优先安排数据库中符合劳动条件的人员参与生产,并按工付酬等。截至今年9 月底,绿丰园雇佣长期员工13人次,季节性临时安排脱贫户就业53 人次,带动58 户贫困户就业、持续增收;三是每年为全镇脱贫户发放免费种子150 斤/户;为9 户贫困户发放生活补贴,已累计发放10000 余元。

身板硬朗的五保户耿三茂是绿丰园的正式员工,负责厂区的洒扫,按月领取工资,他对这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很称心:“镇党委这个安排可顺心了,守家在地就能挣到零花钱啦。”这是镇党委拓展社会救助和扶贫开发衔接的一个实例,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安排了34 人到扶贫公益岗从事乡村保洁、巡逻值守、防疫消杀等工作,每人每月可领500 元工资。鼓励当地企业优先雇佣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作为长期劳动力,解决他们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生活水平,是镇党委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推出的一个小“策略”。为巩固脱贫成效帮群众寻找扶贫切入点,大箕镇党委可谓殚精竭虑——他们还把食用菌、小杂粮种植、核桃油加工等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扶贫重点,同时,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力争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对于大箕镇产业园的未来发展,牛强尚有蓝图在绘:“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核心,以小带大建万亩黑小麦种植基地;优化产业环境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做强黑小麦、核桃油、粉条、食醋等优质深加工产品;借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一批富有大箕特色的以物流配送、汽车销售和维修为主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产业园。”金秋九月,红艳艳的旋耕播种机来回穿梭在大箕镇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上,所涉“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正热火朝天地开始规划改造。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箕镇将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步步为营,继续着眼于农业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合作化生产,为“天下粮仓”的丰盈齐心勠力、耕耘不息。

猜你喜欢

镇党委产业园农机
王小虎:“土”专家与“新”农机的不解之缘
农机维修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分析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试论建设县乡农机推广体系的有效措施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