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宗的阴影

2021-12-20颜丽娟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死亡约翰诗歌

摘 要:本文通过结合罗马天主教与英国国教冲突激烈的社会背景和约翰·多恩的生活经历,分析多恩诗歌对信仰动摇之心理和叛教改宗之苦的反映、对死亡恐惧的表现,探讨放弃罗马天主教信仰并改信英国国教这一转折性事件对约翰·多恩及其诗歌表现的影响。

关键词:约翰·多恩 诗歌 改宗 死亡

忠贞与背叛是约翰·多恩(John Donne,或译邓恩、但恩、堂恩、唐恩、邓、顿)诗中不断出现的主题,在描述这一主题时,多恩或者恐惧害怕,或者玩世不恭,或者痛苦讽刺,这些不尽相同的情绪表达了同一事实:多恩内心对忠贞与背叛的思虑与惶恐。而这种思虑与惶恐有其宗教上的根源,并且在宗教诗中表现得更加强烈。

多恩所处的时代是纷争迭起的时代, 社会充满了各种矛盾,宗教派系冲突不断。在这一时代背景中,多恩有过坚定的守候,也有过痛苦的思索,这些情感在他自传性极强的诗歌中一一再现。

一、 改宗的时代背景

文艺复兴后期,英国社会动荡,各种矛盾交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阶级逐步走上历史舞台,但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阶层根本不愿与资产阶级分享权益,彼此纷争不断。

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基督教神权也受到了新兴科学的冲击。旧科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皆倾向宇宙的中心,到达地球便静止不动,托勒密又从天文学角度确定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结构,这促成了“地心说”。中世纪以来,基督教神学家如奥古斯丁、阿奎那人等将基督教思想加入其中,从而使亚里士多德与托勒密的宇宙论变成基督教化了的宇宙观,鲜明地突出尘世和天国之间的根本对立:尘世以生成和腐朽、流动、变化、不稳定为特征,天国以持久、秩序和永恒为特征。新学发展,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他提出了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接着,布鲁诺提出了宇宙既无限也无中心的学说。布鲁诺明确指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他认为整个宇宙是无限大的,根本就不存在固定的中心,也不存在界限。而地球只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太阳也只是宇宙中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在无限的宇宙中,有无数的“世界”产生又消亡,但作为无限的宇宙本身是永恒存在的。这些理论强烈打击了作为证明上帝存在依据的“地心说”,猛烈冲击着经院哲学和神学,对直接受经院哲学和神学指导的普通信众来说,这种新的宇宙指向无疑也引起了心灵的极大恐慌。

同时,统治阶级腐朽,社会矛盾尖锐,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宗教教派之间的斗争也使得大众的信仰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人们对崇高、理想和英雄业绩失去了信念,过去的幻想破灭了。人们心中疑团阵阵,不知道在各种宗教教义和教规之中,谁拥有最高权威地位:是罗马天主教、英国国教,还是《圣经》?

这样的一张时代巨网,政治、宗教与文学相交织,个人命运与社会矛盾相交织,网上的颗颗水滴都充满迷人的魅力。作为当时的一分子,敏感多疑而乐于深思的多恩,其心路历程就是时代的一个侧面、一面镜子,他在《世界的解剖—— 一周年》中发出哀叹:

新哲学怀疑一切,/火的元素已被扑灭;/太阳消失,地球也不见了,/非人的智慧所能寻到。/人们直爽地承认世界已经衰亡,/而在星球和天体上/找到了多种新物;他们看/这里已被压碎成原子一般,/一切破裂,全无联系,/失去了一切源流、一切关系:/君臣、父子,都已不存…… a

诗中,多恩表达了他因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而起的困惑和思考,他觉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消散了。

二、改宗的个人欲求

多恩1572年出生在伦敦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从小接受的是罗马天主教信仰和教义。多恩的母亲,不仅是一名天主教徒,还是英格兰天主教的名门之后。她的父亲,即多恩的外公,是诗人、剧作家约翰·希伍德(John Heywood)。她的母亲,即多恩的外婆,是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ore)的侄女。托马斯·莫尔即《乌托邦》的作者,曾任内阁大臣,是16世纪早期英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1535年因主张罗马天主教教皇的权力至高无上、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多恩对这一家庭传统感到非常荣耀,“当他提到托马斯·莫尔爵士以及他对罗马天主教的坚定信念时,他明显地充满了骄傲”b。

有一幅现存最早的多恩年轻时的雕刻画,上面标注的时间是1591年,多恩时年19岁。此画曾被冠于1635年版的多恩诗集之首,在这幅画面的右上方,以一个极不显眼的篇幅,刻着一句西班牙语格言:“Antes Muerto que mudado.”根约翰·卡雷(John Carey)的翻译,其意为:“Sooner dead then changed.”中文意思是“至死不变”。这句隐蔽的格言透露出的信息耐人寻味,它是否表示多恩开始思考自己从家庭继承而来的宗教信仰?“至死不变”是否是他对罗马天主教忠诚的表白?这句话不但位置隐蔽,而且原文是西班牙语,而在当时,西班牙是一个反对宗教改革、笃信罗马天主教的国家,是英国的敌人。

多恩生活的时代,正是政治与宗教动荡的时期,英国天主教徒正遭受迫害,从火刑柱到罚款,不一而足。因此,“至死不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不是一件私事。宗教信仰的选择并不只是个人思想上的抉择,而是有着社会大环境要求的。在当时的英国,只要是天主教徒就有可能进监狱,多恩一家就不断地因宗教原因而遭受迫害:1564年,多恩的外祖父约翰·希伍德因拒绝改信英国国教而逃亡国外。1574年,多恩两岁时,他母亲的叔叔托马斯·希伍德被捕,并于该年六月被处死。多恩的两个舅舅,艾利斯·希伍德和杰斯帕尔·希伍德因对罗马天主教心怀忠诚,还有对托马斯·莫尔的怀念——他们拥有托马斯·莫尔的一颗牙齿,而加入罗马天主教的极端组织耶稣会。1583年,杰斯帕尔被捕,次年被判绞刑和肢刑,1585年获释并被放逐至法国。1593年,多恩的兄长亨利·多恩因窝藏罗马天主教神父威廉·哈灵顿而被捕,未及审判,便因瘟疫死在狱中。至于多恩个人,早年即因没有宣誓承认国王是教会领袖而无法获得大学学位。1601年,多恩同伊格顿夫人的侄女安妮·莫尔(Anne More)的秘密结婚给他的事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安妮的父亲乔治·莫尔(George Moore)爵士宣布他们的婚姻无效。由于多恩的起訴,乔治·莫尔爵士拒绝为安妮提供嫁妆,并让多恩坐了一段时间的牢房。接下来的几年,世俗仕途无望、寄居生活、子女夭折以及疾病缠身,使多恩心情压抑,出仕的欲求让他难以平静。

终于,当詹姆士一世认可其才气,但又强迫他进入国教任职,并宣布他不能在教堂外做任何工作时,是忠于罗马天主教还是改信英国国教,这一长期折磨着多恩的选择题必须拍板定案了。忠诚还是背叛?如果改信英国国教,多恩的仕途将一片光明,但同时意味着他的灵魂将不得安宁。如果坚守罗马天主教信仰,则意味着多恩的仕途一片黑暗,他的抱负无从实现。

这种思想上的彷徨两难表现在多恩的诗歌中,呈现为宗教选择上的痛苦之声,在《神学冥想18》中,多恩对哪个教会才是基督真正的“配偶”表示了怀疑:

亲爱的基督,让我看看您那光洁的妻室。/什么,那就是她吗,是在彼岸招摇而过,/浓妆艳抹的那个?还是遭遇了强抢豪夺,/而在德意志以及此地伤恸且哀泣的这位?/难道她沉睡千年之久,才抬眼瞥视一年?/她本身既是真理又是谬误?时新,时旧?/现在、过去、和将来,她是否都会永久/在一座山,或七座山,或无山之处显现? c

在这首诗里,“在彼岸招摇而过,/浓妆艳抹的那个”指的是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以及此地”的这位指的是新教教会。“沉睡千年之久”指有些新教教派称真正的教会已从地球上消失千年,但现在又重新出现。所谓“一座山”,指的是摩利亚山,所罗门曾在此建造上帝的圣殿(见《旧约·历代志下》);而“七座山”指的是罗马的七座山;“无山之处”指的则是日内瓦,加尔文派的大本营。在诗中,多恩认为只有被多数人拥抱的那一位才是值得托付,才是对基督最忠实的。但同时也展露出他的疑问:教会分裂纷争不断,给人带来了痛苦和茫然,那么人应该如何应对才算是忠实于上帝?

卡雷指出:“在诗中多恩要求被允许看一下真正的教会的重要之点不在于它暗示了对英国国教的不忠,而在于它揭示了他的叛教带给他长久的迷失方向。一个罗马天主教徒不会有此要求,他自会知道。”d多恩在诗中的一连串疑问,显然表明其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宗教。多恩请求基督指明真正应当皈依的是哪一派,以求让灵魂能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

三、改宗后的疑惧

在国教掌权的英国,多恩唯一的出路是皈依国教。面对罗马天主教徒遭受迫害的痛苦现实和个人出人头地的内心欲求,多恩最终选择了英国国教,并开始公开表明其宗教立场。他先后在1610年和1611年发表著名的反天主教笔文,向公众做出放弃天主教的宣言。1615年,多恩最终皈依国教,同年正式出任国教牧师和王室牧师,1621年担任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一职。

但做出这个选择之后,多恩的内心却将近一生难以宁静。严酷的外在环境使他不得不随波逐流,善感多疑的诗人气质又令他无法随遇而安,从此,多恩以全部热忱呼唤着灵魂的主,写下诸多极负盛名的宗教诗。在这些诗中,他变成了一个痛苦悔罪的多恩、寻求拯救的多恩。他有一种强烈的罪感,这种罪感跟普通基督徒的忏悔意识明显不同,其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忏悔,成了一种撕心裂肺的内心痛苦,这种痛苦在他的宗教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神学冥想11》):

唾我脸面,你们犹太人,刺穿我肋,/殴打,嘲弄,鞭笞,钉我于十字架,/因为我一再犯罪,犯罪,而唯独他,/那绝不可能做不义之事者,却已死:/可是,我的罪孽甚于犹太人的不敬,/那我的死也都不足以抵偿我的罪孽:/他们曾经杀死一个无名之人,/我却天天钉磔他,而如今他已获得荣名。e

这里的“他”显然是指耶稣基督。基督徒认为,每一次犯罪都是对基督新的折磨。“因为我一再犯罪,犯罪”,所以“我”在“天天钉磔他”。多恩的“犯罪”指什么,不甚明了。这首诗写于叛教前还是叛教后,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显而易见,即多恩怀有很强的罪感。由此还能看出多恩非常关注自省和忏悔,经常向内心求索,注重沉思,尤其注重对自我的反思。

多恩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所以他发出呼唤,希望上帝重新铸造他(《神学冥想14》):

砸烂我心,三位一体的上帝;因为,你/仍旧只是敲打,吹气,磨光,试图修补;/为使我爬起,站立,就该打翻我,集聚/力量,粉碎,鼓风,焚烧,重铸我一新。f

这种歇斯底里的呼求,表现了多恩内心深沉的痛苦。不仅在面对内心时多恩是痛苦的,在面对“死亡”这一人生的末日和迎面而来的死神时,多恩更是恐惧的。他害怕灵魂的最后审判,害怕被罚入地狱,害怕被魔鬼所占有(《神学冥想13》):

假如现在是这世界的最后一夜怎么办?/哦,灵魂,在我心中,你的住处居所,/刻画出救世主受难的形象,且说一说/那样的一副容颜会不会使你感到骇然,/他眼里的泪水会不会浇熄那目光如炬,/刺伤的头颅流下的血会不会积满眉头,/那条为他的敌人的穷凶极恶祈祷恳求/宽恕的舌头,会不会判罚你堕入地狱? g

虽然在诗的下半段作者否定了其灵魂被罚入地狱的可能性,但这显然只是自我安慰。如果他坚信其灵魂不会被罚入地狱,那他根本就不必问:“如果这是世界的最后一夜会怎样?”

对灵魂被罚入地狱的恐惧一直持续到多恩的晚年,即使他已成为圣保罗大教堂的堂长,这恐惧的阴影仍笼罩着他。他晚年所作的《天父上帝赞》(据格瑞尔森的研究,此诗作于1623年,此时多恩已身为圣保罗大教堂堂长)中就表露出了这种恐惧:

您会饶恕那罪过吗?我生命从中开端,/虽然它早已犯下,也还是我的罪过。/您会饶恕那些罪过吗?我在其中滚翻,/而且不断在滚翻:虽然我不断悔过。/在您做过之后,您并未做完,/因为我还有更多。/您会饶恕那罪过吗?我曾经借它诱劝/别的人去犯罪,且以我的罪为楷模。/您会饶恕那罪过吗?我确曾有一两年/避开了它:却在其中翻滚了廿年多。/在您做过之后,您并未做完,/因为我还有更多。/我有一种恐惧之罪,恐怕我一旦缠完/我最后一缕线时,我将在此岸逝灭…… h

在这首诗中,多恩請求上帝宽恕他犯的罪和恐惧之罪。从第三小节可以看出多恩的担忧,即担忧他死后灵魂得不到拯救。这一节诗写出了多恩的矛盾心理:他相信他会蒙恩,但他又担忧他是否能得救。

为什么担忧呢?这与他的改宗行为有关。如果他是一个罗马天主教徒,则无须担忧。天主教徒认为,人堕落的灵魂可以通过教会实施圣礼仪式从而注入上帝的恩惠以得到拯救。这样多恩或许通过一次圣礼仪式就会永久心安。但是多恩一方面背叛了罗马天主教,因此注定下地狱;另一方面他信了新教,而新教舍弃了教会组织,坚信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就能获得拯救,但是上帝会救赎他的灵魂吗?多恩在活着的时候无法不担忧。他的诗歌正表明了他的这种充满了困惑、怀疑和幻灭感的内心世界,而且不仅表现了他个人的痛苦,也反映了当时那个充满宗教和政治纷争的时代特质。

四、结语

可以说,没有充满宗教和政治纷争的社会就没有多恩,没有曲折坎坷的生活就没有多恩那些充满苦思的作品。多恩抛弃了儿时感到荣耀的天主教信仰,改信英国国教,这种背叛行为对一个天主徒来说,意味着将被罚入地狱。虽然改宗使多恩获得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但他也因此陷入了深重的灵魂之苦,希望能找到灵魂的拯救之道和永生之所。多恩为之思虑不已,余生都笼罩在改宗的阴影之下。

a 王佐良、何其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bd John Carey:John Donne: Life, Mind and Art. London: Faber and Faber,1990,p1,p16。

cefgh〔英〕约翰·但恩: 《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傅浩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页,第241页,第244页,第243页,第267页。

参考文献:

[1] 晏奎.生命的礼赞:多恩“灵魂三部曲”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英〕海伦·加德纳.宗教与文学[M].江先春,沈弘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 金麗.圣经与西方文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 颜丽娟.改宗与救赎———约翰·多恩宗教诗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作 者: 颜丽娟,文学硕士,上饶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死亡约翰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窗 前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新电源
让孩子买单
诗歌过年
约翰.T.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