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2021-12-20梁韶萍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思政教育大学生

摘 要: 思政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影响非常大。然而,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诵读方式的改变造成了大学生文学与经典诵读的疏离,经典诵读与高校思想教育的结合程度不高,以及教师与相关人员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偏颇成为现状。面对这样的现状,高校与思政教师必须要坚持学生为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校园文化来进行思政教育改革,从而真正实现经典诵读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经典诵读 思政教育 大学生

思政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影响非常大。然而,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转型期时代的新特征,大学生所处的網络环境与社会环境更为复杂,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思想激烈碰撞,呈现各种思想与娱乐性较强的电子读物充斥于网络,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和经典相疏离的普遍现象。因此,一方面,经典阅读在大学生中间逐渐呈现下滑的趋势,人文价值伦理正不断遭受到侵蚀,所有这些,让原本纯洁的校园环境失去了以往的单纯;而另一方面,在信息社会,学生在获得经典的过程中较过去更为便捷,涉及范围更广,内容也更加丰富,完全可以满足学校、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而经典是用文字的形式对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文明成就、发展规律、美好情感等精神成果方面的记录,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见证形式。因此,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对于学校全方位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将经典作品诵读与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相融合,不仅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也是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诵读方式的改变造成了大学生文学与经典诵读的疏离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各种信息的蜂拥而至,各类思想的不断冲击,处于人生重要成长期的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大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特点所决定,喜欢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而在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几乎成为每一个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标配”。电子产品相较纸质读物,更加方便快捷,使得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与以往产生了巨大的不同,诵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对于那些要花时间去图书馆查询才能获得的纸质版书籍提不起兴趣,更难以平心静气去诵读经典作品。有研究表明:“学生多通过手机、电视、网络等阅读方式获取时效性、娱乐性信息,而这些阅读很随意轻松,这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心态。”a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习之余,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把自己大约一半以上的空闲时间用来打游戏,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与快餐文化相接触的经历,而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诵读经典作品,总之,在浮躁成风的氛围中,大学生很难了解把握经典的核心内容,也很难冷静客观地去进行人生感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大学生经典诵读以及诵读品位、诵读质量与诵读境界呈现不断下降与衰落的状态与趋势。

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优化学生思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在其面对那些虚假性与随意性极强的网络信息的时候,缺乏社会经验与生活经验的他们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或者不良思想的消极影响,从而出现思想上的偏差,导致一部分学生难以甄别和优化,其思想受到很大影响,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稳定良好发展。

(二)经典诵读与高校思想教育的结合程度不高 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来看,几乎都是按照教材进行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这些教材中关于经典作品的内容较少,教师也很少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知网,以及网络平台等资源主动去收集对经典作品的研究成果与最新的思想政治教学素材。很多任课教师也没有重视经典作品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弱化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经典诵读之间联系的正确理解,从而也降低了学校在应用经典诵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方面的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高校思政教育则是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通过富含人生观、民族观以及国家观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b换言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为了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尤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的,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以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等等,而无论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原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著作“五经四书”“二十四史”等作品,其所传达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和内容上都是相似且相通的,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大会议上诠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价值与时代意义。在十九大会议上明确了根植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思想内涵等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与新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落后 高校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思政教育中教师是达到教学目标的主体,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还需要对学生有效管理,以此来更好的培养人才。d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能够看出,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政教学教育理念比较落后,手段陈旧,教育模式趋于僵硬,以纯粹的理论教学为主,很少通过开展经典作品诵读与写作等形式的比赛、讨论来进行,不仅容易引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厌倦与抵触情绪,而且不能与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相适应,这样就无法达到理想的管理目标和效果,也影响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四)教师及相关人员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偏颇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和管理人员作用都是为了学生成长提供帮助。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并没有对传统的经典作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根据笔者对所在学校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与相关人员的访谈发现,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经典对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积极影响,甚至以与时俱进为理由认为传统经典存在思想落后、与时代发展脱节,诵读经典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毫无意义。即使一些认识到经典与思政教育存在着关联性的教师,由于学校没有公开提倡诵读经典,也就被动地停留在讲好课、教好书的任务上,并没有将诵读经典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真正融入教学全过程,导致思政教育的开展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导致在管理中并不能够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的全过程,进而影响工作效果,最终达不到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成效。

二、经典诵读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经典诵读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 正如前文所述,经典是人类最高端的精神成果的记录,是经历过历史与时间考验却依然熠熠生辉的人类文明成果,“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国家整体思想、高品质的道德修养等等,其更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源泉”e。以我国古代的经典作品为例,无论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天道精神,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伦理精神,也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自我牺牲精神,无不体现了道德教育与深邃的价值观,以及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社会功能。而“高校思政教育则是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利用富含人生观、民族观以及国家观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f,因此,无论从教育内容上还是教育理念上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具有极强的契合性,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经典诵读与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密切相关相对于普通的作品而言,经典不仅具有深邃的思想与哲理的思考,而且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也较普通作品要准确、凝练、优美,这些经典往往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并不只是功利与琐碎,更充满了澄澈、自由与单纯。长期诵读经典著作,学生就会在润物细无声中体会到道德基础上所塑造出来的人格力量,从而产生一种自觉追求个体生命精神人格完满的人文需求,并把这种追求作为指导自己行为方式的内部动力。同时,经典作品中那些美丽的语言文字也能对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美育是熏陶、感发(中国古人所说的‘兴’‘兴发’‘感兴’),使人在物我同一的体验中超越‘自我’的有限性,从而在精神上进到自由境界”g。针对在电子游戏、动漫、影视等视觉冲击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缺乏感受美的想象力已经成为通病,诵读经典不失为一种弥补美育教育不足与完善人格缺陷的良药,因为“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⑧。在经典作品德育与美育双重功能的影响下,大学生形成了完善人格的积极意识,不但会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做到守住最基本做人、做事底线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能够成为一个懂得分辨善恶美丑的、具有审美视野与高雅趣味的高素质的人。

(三)经典诵读可以磨炼大学生的意志毅力 经典作品由于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思想性,因此在诵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高校从事思政教育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寻找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经典作品,并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引领学生进行经典作品的诵读与讨论,并通过作业等形式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总结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价值与现实意义。这种学习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意志的一种磨炼,是提高其认识能力、总结能力与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的有效途径。例如,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每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内涵一定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征,也包含着人生中必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惑,学生因此就能体会到问题与困惑并不只属于个体,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如何才能解决这些困惑就成为学生亟待寻找的答案,而那些经典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解决困惑与人生选择的方式,学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诵读,必然会实现丰富精神世界、慰藉心灵、启迪智慧、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的效用。

三、经典诵读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坚持学生为本 经典诵读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高校不管是思政教育还是学生管理,都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所以,高校在将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有效融合的过程中,也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活和学习的主体。i经典诵读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工作,落实人文关怀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以往的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会被相应的制度所影响。而经典诵读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就是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去图书馆、知网上查找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总结;其次要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处于引导地位,最后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答疑与评定。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达成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重视、关注和爱护,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和做法,并能够自觉遵守,也不断从中体现思政教育中行为规范的成效。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社会虽然给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可以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平台、传媒手段等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解答经典作品诵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在确保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展示最真实的自我,从而真正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有效做到因材施教。高校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诉求来调整教学方法与相关管理制度。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积极提供帮助和解决办法。高校还可以利用网络邮箱、公众号,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及时反映给学校,学校的管理人员也能够及时优化自身的管理工作内容。j高校还可以运用公众号推送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经典作品与解读、赏析,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了解思政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构建校园文化 高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合理应用,通过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来让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比如,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专业竞赛、演讲、文艺汇演等活动,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活动内容中,让学生们在参与的同时不断地感受到正能量。此外,还可以搭建各种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设计展示平台,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校园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引导学生规范行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拼搏进取。高校要不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学风、校风,通过正确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信任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总之,经典诵读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要建立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大学生诵读的篇章,让学生通过自我组织、自我学习的方式,通过讲座、讨论、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味经典思想,并将这些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经典诵读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a 柏杨:《儒家经典作品阅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短篇小说》 (原创版) 2018年第8期,第103—104页。

bf李江、渠彦超:《传统俭德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江苏高教》2018年第10期,第94—97页。

ce张安:《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试论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2018年第1期,第121—125页。

d 艾亚丽:《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路径探讨》,《作家天地》2020年第20期,第142—145页。

gh叶郎:《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2页,第413页。

i 刘朝元:《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43期,第184—185页。

j 周湉:《刍议有效加大高校思政的教育与学生的管理的方式》,《科技资讯》2020年第26期,第163—165页。

参考文献:

[1] 韩栋霞.马克思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研究[D].浙江大学,2021.

[2] 丁盼盼.新时期党运用文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研究[D].江苏大学,2017.

[3]葉郎.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 “课程思政” 视域下人文类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2019247

作 者: 梁韶萍,管理学硕士,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思政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