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日夜》的叙事分析

2021-12-20陈阳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2期

摘 要: 2021年1月22日,“战疫”纪录片《武汉日夜》全国公映。文章以叙事学相关理论为依托,从叙事策略、叙事结构和叙事风格三方面着手分析该影片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原因:平民视角和同期声的使用,既确保了影片的真实性,也有助于增强观众的共情效果;多线叙事结构的运用,既强调了胜利时间,也凸显了温暖的导向作用;色彩、节奏以及音乐的加持,提高了影片的审美。

关键词:《武汉日夜》 平民视角 胜利时间 音画处理

2020年1月20日,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地区,同年1月23日紧急封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人口千万级别的大城市采取最严格的防疫措施。消息一经发布,全国各地医疗队、志愿者纷纷响应,与四万两千多名援鄂医护一同“逆行”的是三十一位摄影师,他们用镜头记录封城时期的武汉实况。2021年1月22日,曹金玲执导的这部“战疫”纪录片《武汉日夜》(Days and Nights in Wuhan)全国公映。上映首日,以接近七百万的票房位列国产纪录片首映票房的第三名,影片也收获了广泛赞誉:豆瓣评分为8.0分,淘票票为8.9分。在泛娱乐化的大环境中,人们沉溺于浅薄空洞的内容,引发思考的纪录片持续低迷。在笔者看来,《武汉日夜》取得如此成绩,源于制作团队对叙事技巧的有效应用:突出强调平民视角和胜利时间以及音画处理的独特性。

一、关注人物,坚守真实底色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和美学基础,离开了真实性,纪录片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a相比故事片对于艺术真实的追求,纪录片既强调绝对的生活真实,即细节的真实呈现;在表达上也强调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转化。《武汉日夜》中,既有以事实为本的生活真实,也有体现匠心的艺术真实,具体体现为摄影师和制作团队对叙事视角与声音的精益求精。

(一)强化在场,增强共情效果

平民视角,又称平视。平视的理念,就是要超越国家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阶层意识,去考察人的最为本真的东西,探讨人类共同存在的问题。b《武汉日夜》运用平民视角,重点记录疫情期间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极具代入感。

整部影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封城后的七十多天,一共记录了七组人物: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王枫姣及其丈夫;昏迷未愈的爷爷;相互扶持的医生夫妇;临盆在即的孕妇李青儿;奋战在一线、不能送父亲最后一程的护士长苏洁;几位至亲全部去世、笑对人生的患者李超;拔掉ECMO后第三天,抢救无效死亡的官爱玲。第二个阶段是同年10月份的回访:王枫娇痊愈出院;爷爷苏醒回家;医护夫妻与儿子一起逛街;苏洁用父亲的笛子奏起音乐。第一视角叙事,放大了影片中人物的情感,进而引发观众与角色的共情。影片选用了无数个“哀而不伤”的“现场”,他们的情绪带动观众,同时也在诚挚地邀请每一位观众,与亲历者共同触摸历史,以他们的“在场”,放大“重大历史时刻”的辐射力。

(二)善用声音,传递社会价值

美国直接电影派认为:“在一般纪实类的纪录片中,如果以第三人称的旁白表现出了某种情绪,马上会被认为是煽情,是诱导,是议程设置,是宣传,等等,因此大部分纪实类的纪录片都尽可能规避第三人称旁白的使用,代以剧中人物的叙述。”c引入同期声有助于增强纪录片的权威性,建构起与观众之间的信任感。

《武汉日夜》没有一句画外音,没有编写一句台词,但同期声的情感表达却不容忽略:护士长苏洁的号啕大哭和治愈患者李超的崩溃抽泣,传达了疫情中至亲离世的痛苦;武汉市儿童医院婴儿响亮的哭泣声传递了生命的希望……考虑到病毒的传染性,《武汉日夜》的录音团队无法进入医院拍摄现场,摄影机也被保鲜膜严丝合缝地包裹着,掩盖了现场原声。但导演和主创团队没有放弃“同期声”,于是启用后期配音。在《武汉日夜》声音制作特辑中,可以看到配音演员捂住嘴巴、掐着脖子还原影片一开始病床上爷爷的呼吸声。正是因为这一完美演绎,人物情绪得以真实流露,艺术真实完成了对生活真实的升华。

二、割裂式记录,渲染胜利时间

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提出了“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区别:“故事时间”指故事真实发生的时间,在前;“叙事时间”指讲述故事的时间,在后。《武汉日夜》用九十五分钟的叙事囊括了长达二千八百多个小时的“战疫”故事,以或顺序或插叙的叙事光影搭建“碎而不乱”的逻辑,即割裂式记录,进而渲染胜利走向的叙事时间。

(一)精准谋划,凸显导向

正如英国著名导演彼得·布鲁克斯所说:“谋划是叙述的设计和意图,它塑造了故事,赋予它一定的方向和意图。”d武汉封城后,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志愿者,无数人构筑起了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在这段日子里虽然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人事物,但九十五分钟的影片无法容纳全部的“日与夜”,主创团队浓缩一千八百个小时的素材,以最有代表性的场景传递温暖的价值导向。

《武汉日夜》一共选用了七组具体的人物,只有一个患者抢救无效去世。医院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位昏迷不醒的老人,他枕头旁边录音机中传来孙子背诵《静夜思》的童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清脆的声音诉说着孩子对爷爷的思念;镜头一转,便是乐观的患者李超,他不仅积极抗击病魔,也用自己的笑容感染着医护人员;一个镜头中医护为患者官爱玲的去世默哀;紧接着就是新生儿降临人间的啼哭声,让观众从感伤中抽离,感受生命的美好……《武汉日夜》在再现现场的前提下,淡化疫情期间的悲伤情感,在避免说教式叙事的同时,凸显人物个性,强化影片的正面引导和情緒化解效用。正如一位患者的亲属对导演说的:“摄影师的镜头让他得以用另一种方式待在妻子身边,将无法与亲人讲的话一一倾诉。”这些于逆境中传递的力量,已经超出了记录本身,这便是《武汉日夜》区别于其他纪录片的地方:它让亲情和陪伴变得具象,让无助的心坚定温暖。

(二)多线叙事,深化主题

国产纪录片一向重视故事的完整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将事件发展与时间变化相联系,力图表现出事件的完整发展过程。《武汉日夜》围绕一条主线、一条辅线和两条支线展开:主线记录医院急诊病人救治状况,辅线讲述志愿者活动,两条支线分别摄录武汉儿童医院和武汉人的日常生活,折射疫情期间整个武汉的群体状态。

《武汉日夜》的主线系统记录了2020年1月23日到同年6月初的“战疫”实况—— 一组人物为一条线索,让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下不同患者的故事轮番登场,总体保持齐头并进:王枫姣、痊愈的爷爷、孕妇李青儿、医生夫妇几组人物链条贯穿整个影片的主要脉络,表达了“战疫”的主题。辅线的主角是奔忙于医院内外、专门为临产孕妇用车提供紧急救援的志愿者团队,他们被称为“生命的摆渡人”,与主线的急诊室不同,他们迎接的是一个个崭新的生命,隔绝病痛,带来温暖,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隔离区,有一群因妈妈感染新冠病毒、出生后被特殊照顾的新生儿,疫情中的新生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是光明,亦是希望。另一条支线是远处看夕阳的老人,是最寻常的日子。四条生命线路共同勾勒出了疫情阴霾下武汉这个英雄城市中平凡人物的挣扎和传统人性美,也能够启发观众珍惜当下看似寻常但却无比美好的日子。

三、音画配合,凸显克制风格

纪录片的视觉效果主要依靠画面完成,画面语言有助于调动视觉感官,以视觉带动其他感官。色彩、角度、结构、节奏等都属于画面的构成要素,《武汉日夜》的色彩、音乐和节奏的运用非常关键,有助于促进影片情感的表达和主题的拔高。

(一)色彩渐变,表达影像情感

色彩是影像画面中的重要元素,即使没有声音与文字,强烈的色彩渲染也能够直观地造成视觉反应。《武汉日夜》画面的连续性决定了色彩的动态运用,在以冷色调滤镜为主的基础上,穿插运用中性和暖色调滤镜,突出纪录片沉稳平静的调性。在《武汉日夜》中,色彩不仅承载叙事,它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辅助表达。

“色彩作为影视文本基本的视觉性元素编码,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造型元素和主要的表现手法。影视色彩除了本身的表层自然属性外,更重要的是其深层的象征性。色彩即感情,不同色彩或同一色彩的不同运用能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产生相应的情绪效果”e。在《武汉日夜》中,色彩不是一个孤立元素,它与武汉的标志性景观巧妙配合,以各自的象征意义笼罩在不同的画面中——冷色调象征冷静平和,在影片中使用频率最高,这一色调的滤镜几乎覆盖了影片的2/3——医护身上或蓝色或紫色的防护罩,公园里的绿色;暖色调象征活跃热烈,影片中这一色调只出现在细节处:包括王枫娇收到的丈夫送的粉色玫瑰、公园里的红花等;中性色调以黑白灰为主,给人以阴郁凝重之感,影片一开始的主角并不是庄严肃穆的医院,而是一望无际的长江和乌云密布的天空,水天相接处是失去往日神采的高楼大厦;空旷的街道;紧锁的店铺;随处可见的绿色隔离墙;空荡的汉口火车站——它们被灰色的滤镜笼罩着,空气中漫延着感伤的情绪。三种色调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情绪,冷色调的大篇幅使用,强化了影片主打的不煽情风格。但在影片最后,随着镜头的转切,阳光吞噬着乌云,画面转为暖色调,热闹的人间逐渐回归。《武汉日夜》制作团队在克制中传递希望,暖色调的少量使用,尤其显示出“吵闹”日常的珍贵。

(二)音画对位,传达艺术美感

音画对位指不刻意追求音乐与画面的对应,音画的有机结合在于表现生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武汉日夜》的音画关系不讲求完全一致,音乐从属于画面,正如创作者常石磊所说:“我更期待音乐像空气一样稀薄,你越感受不到它,越能感受到电影的魅力。”

影片中有一首主题曲和一首片尾曲:周迅演唱的《你真好》和常石磊演唱的《所有的所有》。《你真好》歌词质朴,“你真好”不断重复着,其中的“你”,指疫情中任何的人,旋律简单,薄如空气却贴合大众情感表达,娓娓诉说战疫的感动,十分催泪。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与影片不煽情的调性保持一致,影片中情感最激烈的几个瞬间没有用音乐加强,比如官爱玲的抢救过程、护士长把遗物交还给病人,等等,歌曲出现的位置都是平静的画面。片尾曲《所有的所有》的旋律更加缓和,歌词“去爱,得到所有的所有;去爱,舍得所有的所有……”伴随着幕布上一个个滑上去的名字,没有主动加强情感渲染,将克制的风格坚持到底,给予观众平复自己心情的时间。

(三)巧用景别,增强叙事张力

景别是摄影词汇,从近到远可分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影视作品拍摄制作过程中,景别会影响甚至决定影视作品节奏的快慢。“观众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看远景和全景时心情比较轻松舒畅;观看近景和特写的时候就特别容易紧张”f。《武汉日夜》并未使用过多的特写和近景,紧张的情绪大都通过远景抒发。影片中只有部分医院镜头使用了近景和特写:在病人抢救过程中,迅速切换的医护及病人特写配合急促的呼吸声和心电图机持续发出的声音,使得影片节奏变快,观众不知不觉间与影片节奏融为一体,心跳加速;镜头一转,灯火通明的武汉夜晚和空旷的十字路口使节奏放缓,继而讲述其他人物的故事。镜头由近到远,再由远到近,不煽情的影片风格在九十五分钟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景别对影片节奏的影响大多如此,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果近景和特写中的主体位置一直没有变化或者没有运动的时候,观众就不会紧张”g。《武汉日夜》为了反映疫情之下的情感,使用了很多特写。其中最令人动容的就是王枫姣的丈夫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楼下与当时尚未痊愈的妻子隔窗对望,镜头切近,紧握的拳头、溢满眼眶的泪水和突然的抽泣声都在诉说着他的忐忑,近景的演绎,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人传统而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下蕴含的近乎窒息的情感。影片行至最后,武汉紧张的日夜逐渐被平静取代:医生把蓝色的防护服脱下,把“发热六病区”的标签撕去,原来的“治疗区”指示牌露出;床位表上,“空床”标识占据了全部床位的90%;医护人员进行集体清扫的热闹之外,一位年轻医生轻轻拍打着机器,一声声道着“辛苦了”……镜头的切近,记录了这些打动人心的细节,隐晦的细节同时在告知观众:苦难的日夜已然落幕,珍惜当下的“微光”方是最好。

四、结语

《武汉日夜》记录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按下暂停键的那段时光,影片以第一视角和同期声展现武汉抗疫实况,坚守真实底色;通过精准选材和非线性结构凸显胜利时间,增强影片感染力;画面色彩和主题曲的选用,突出影片的克制风格。总之,《武汉日夜》的叙事策略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紀录片的制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影片。

a 温娟娟:《浅析电影纪录片的美学特征——从〈子熊故事〉谈起》,《现代交际》2011年第6期,第70页。

b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c 聂欣如:《纪录片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7页。

d 〔美〕罗伯特·伯克霍夫:《超越伟大故事: 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邢立军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e 潘晓伟:《影视色彩的象征意义》,《电影文学》2008年第7期,第41—42页。

fg李韬:《影视叙事节奏研究》,《传媒论坛》2020年第3版,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

[1] 温娟娟.浅析电影纪录片的美学特征——从《子熊故事》谈起[J].现代交际,2011(6).

[2]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 聂欣如.纪录片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4] 罗伯特·伯克霍夫.超越伟大故事: 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M].邢立军译.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潘晓伟.影视色彩的象征意义[J].电影文学,2008(7).

[6] 李韬.影视叙事节奏研究[J].传媒论坛,2020,3(19).

作 者: 陈阳,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告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