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20牟媛
牟媛
摘 要:“电功”让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学,同时也是学习电功率、电热的基础。教学中关于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通常存在实验设计较复杂、实验效果不明显、实验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文章将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相融合,介绍如何利用多功能电表和通电计时器定量探究电功大小与电压、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
关键词:电学实验;电功;教育技术;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11-0045-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常规教学课堂相融合是大势所趋。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奠基之石,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学更需要借助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學思维。
本文基于新课程教育理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以“电流做功”为例,通过实验探究“电功大小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从应用中加深对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从能量角度认识电学,为后续学习电功率、电热打下基础。
1 现有实验方案的不足
教学时通过实验探究“电功大小的影响因素”,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证据意识,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创新能力。目前,课堂教学中探究“电功大小的影响因素” 共有6种方案,如表1所示。
“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定性探究实验已十分成熟,但是如何在课堂中实现简单直观的定量测量实验却亟待解决。
随着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多功能电表能同时测量电压、电流、电功、电功率等物理量。本文通过利用多功能直流电表和通电计时器测量灯珠的电功、电压、电流、通电时间,定量探究电功大小的影响因素,将教育技术融合于课堂教学中。
2 改进方案
2.1 实验原理
探究“电功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原理如表2所示。
2.2 实验难点
(1)多功能电表的选择:
实验中若使用220 V家庭电路供压,则需使用多功能交流电表(正常工作电压大于100 V)。但多个用电器串联后,部分用电器分压小于100 V,造成交流电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本实验选择使用多功能直流电表。
(2)用电器的选择:
不同额定电功率的灯珠串联时,各灯珠分压差异巨大,造成部分直流电表(正常工作电压大于7 V)无法工作。所以,本实验串联电路中,选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三盏 “12 V,20 W” 灯珠,使得三盏灯珠分压不同但差异较小,电表都能正常工作。
(3)直流电源的选择:
利用蓄电池提供24 V和12 V直流稳压电源分别用于串联、并联电路。
2.3 主要实验器材
主要实验器材如表3所示。
2.4 实验数据记录
课堂实验展示如图1、图2所示。三个探究实验数据采集如表4-表6所示。
2.5 实验数据处理
直接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很难看出电功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所以采用图3所示的方式处理数据。[图3(a)(b)(c)分别为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数据处理图像]
2.6 实验结论
由图3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电功大小与通电时间、电压、电流成正比,即
W=kUIt(1)
(1)式中的比例系数可通过计算每盏灯珠对应的物理量加以确定。以图2 中L1、L2、L3三盏灯珠为例,计算其比例系数(表7)。
由表7可知,当各物理量使用国际基本单位时,比例系数为1,公式表达为:
W=UIt(2)
2.7 误差分析
实验数据处理图像(图3)表明,电功与各影响因素为一次函数关系;确定比例系数时,三盏灯珠比例系数都小于1(表7)。主要误差来源:直流电表工作时消耗电能,实验所测电功大小为电流对灯珠和电表所做的总功。
3 结 论
本文利用多功能直流电表和通电计时器制作教学展板,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定量探究电功大小的影响因素。通过本实验可知,电功大小与通电时间、电压、电流成正比;通过计算其比例系数可知,各物理量使用国际基本单位时其比例系数为1,即W=UIt。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而在教育教学中,利用新技术同样也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本次实验将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探究中正视实验误差、合理分析误差、实事求是、严谨推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小艳,王海英.比较灯泡亮度实验中的反常规现象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07):51.
[2]马东昇.盘点电功与电热实验[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5(06):45.
[3]汪阿运.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以“电功 电能”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26):49-50.
[4]张凤天.对一组电学实验的思考与改进[J].湖南中学物理,2016(03):61-62.
[5]蒋云龙.电功实验的改进和完善[J].新智慧,2019(20):105-106.
(栏目编辑 刘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