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
2021-12-20郑雅妹
郑雅妹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香山和龙门山隔伊河相望,形似古代门阙,因此古称“伊阙”。根据地质调查可知,龙门山体形成于距今20万年前,主要由白云岩和石灰岩构成,硬度适中,不仅适合开凿大型洞窟,也适合对造像与碑刻进行精雕细琢,加之北魏时期崇佛之风盛行,龙门周围环境清幽、利于僧尼静修,因此成为历代开窟造像之地。
以古阳洞为代表的石窟,是目前已知龙门石窟开凿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根据造像推断,部分造像开凿的时间应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年)左右,而大规模的营建活动发生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此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开凿时间共计400余年。
高树龛佛头(图1)
北魏时期。高32厘米,宽14厘米,厚 12.5厘米。头部饰螺髻,前額有白豪相,面庞清瘦,细眉上扬,微闭双眼,脖颈纤细,右肩偏袒,衣纹清晰,是北魏后期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秀骨清像”的典范。
高树龛是古阳洞北壁右侧的一座圆拱龛,这尊佛头属于其主佛释迦牟尼,他双手做禅定印,结跏趺坐,两侧为立姿协侍菩萨。高树龛的造像题记为“龙门二十品”之一,全文共139字,刻于景明三年(502年),记载了高树等32人的造像经过和发愿内容。
这尊佛头曾在1907—1920年期间被盗,佛头流失国外,1991年被美籍华人陈哲敬购得,后来经多方努力,2005年陈哲敬老先生将它捐赠给中国,国宝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异乡漂泊。
狮子像头部(图2)
北魏时期。高12.1厘米,长21.5厘米,厚4.5厘米,1988年龙门西山火烧洞前保护工程清理出土。虽然石材较薄,但五官依然立体,面部表情怒目利齿,透露着几分威严,运用了写实的表现手法。
狮子是从西域传入的物种,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安息国王派遣使者向中国进贡狮子,这是文献中对狮子最早的记载。在佛教中,狮子是一种地位很高的动物。释迦牟尼曾经在鹿野苑讲经说法,后来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将狮子形象刊刻于鹿野苑的石柱,因此在印度佛教中狮子会作为释迦牟尼的护法出现。不仅如此,根据佛经记载,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是在七宝狮子座结跏趺坐的。因此在犍陀罗地区,弥勒常与狮座共同出现在雕塑作品中。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狮子的形象越发深入人心。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中,佛陀和弥勒菩萨的两旁常有狮子蹲踞守护,文殊菩萨的坐骑也是狮子。根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期洛阳长秋寺中有一尊释迦牟尼像,每年4月要请出这尊造像举行某种仪式,在仪式队伍最前面就有狮子开路做向导,可能是由人来扮演的。
天王头像(图3)
唐代。高35厘米,宽19厘米,厚16.5厘米。皱眉瞪目,眼窝深陷、眼球鼓出,鼻梁挺阔,双唇紧闭,面颊圆润,肃穆威猛,是龙门石窟典型的唐代造像风格。
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天神,又称“金刚”。根据佛经记载,须弥山腹有一座山,名为犍陀罗山,山中有四位天王各守一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守护东方,增长天王一手持伞一手握妖守护南方,广目天王一手握龙一手持宝珠守护西方,多闻天王手持宝塔守护北方。《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的形象正是来自多闻天王。按照中国的习惯,他们手中所持的不同法器,分别代表“风”“调”“雨”“顺”的美好寓意。
释迦牟尼坐像(图4)
唐代。头部饰高肉髻、螺发,面部丰腴,眼睛微闭,表情庄严安详,身着通肩式佛衣,纹理自然流畅。双手置于胸前,因手部缺失,所结手印难以判断,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这件坐像分为佛像和莲座两个独立部分,但衣纹与莲座纹理呈连绵不断之势,莲座似被一种柔软而有垂感的材质覆盖,体现出古代匠师的巧思与高超的雕塑技术。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他生活于尼泊尔与印度交界处的释迦部落,是古印度地区的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净饭王,母亲是摩诃摩耶,养母是摩诃波阇波提。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常被人生和社会问题困扰,29岁出家修道,经过6年苦修悟道,成为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4个字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古印度地区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一带,在中国西汉时期的史书中就有记载,司马迁称印度为“身毒”,东汉时改译为“天竺”,而“印度”这个名字是在唐代由玄奘大师翻译而来。古印度地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就是“种姓制度”,这种制度将人划分为四个社会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犬舍、首陀罗,其中婆罗门种姓是身份最高者,他们掌管祭祀、负责传播婆罗门教,享有种种特权,是古印度人精神上的统治者;刹帝利种姓是国王、官员和武士贵族,掌握政治与军事权力,是国家世俗的统治者;犬舍种姓是平民,可以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活动;首陀罗种姓一般是地位低下的奴隶。
优填王像(图5)
唐代。高114厘米,宽54厘米,厚41厘米。身着右袒式薄衣,衣服没有褶皱,呈光滑的质感。右臂屈起,手部缺失,左手仰掌置于左膝,身躯健壮,倚坐于素面方座,双脚踏在莲台上,显得庄重优雅。
古印度有一个名为憍赏弥的国家,国王是优填王。根据佛典的记载,释迦牟尼曾上天为母亲说法,许久不曾归来,令优填王思念不已,于是召国内巧匠制造了一尊高五尺的释迦牟尼佛雕像,而他为释迦牟尼制作的雕像被称为“优填王像”。后来随着佛教在印度的传播,此像也开始流行。根据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唐代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自印度求法归来,他把在憍赏弥国看到的优填王像摹本带了回来。而龙门地区流行雕凿优填王像也正是从唐代初年开始的,可能正是与玄奘从印度带回的雕像摹本有关系。
优填王像通常是雕像与窟龛分开制作的,雕像刻好后放入洞窟,很少有整体开凿的。在中国各地石窟寺中,优填王像以龙门石窟数量最多、年代最早。据统计,目前龙门石窟约有此类造像70尊,其中年代最早的一尊为唐代永徽六年(655年)的。
罗汉像(图6)
唐代。高85厘米,宽56厘米,重96公斤,是龙门石窟东山唐代看经寺(第2194窟)南壁西起第一身罗汉,也是这个洞窟29尊罗汉像中的其中一尊,塑造的应是迦叶尊者的形象。
迦叶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在佛教禅宗中流传着一则关于他的故事:有一天,天界之王要在灵鹫山向释迦牟尼佛敬献金色波罗花,并且请佛陀前去说法。佛陀说法时只是拈花示众,并不说话,座下弟子不明白佛陀这样做的含义,只有弟子迦叶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因为他已经领悟到佛陀要表达的道理了,留下了“拈花一笑”的佳话。
迦叶尊者为印度人,因此造像中的这位佛国弟子深目高鼻、颧骨突出,他的面部布满皱纹,俨然是一副清瘦的苦行僧形象,沧桑的神情中流露出些许安详。他宽袍大袖,衣纹清晰,左手掌心向上托起一根莲梗,莲梗上连接着一朵莲花,低垂的花瓣有一种含蓄之美。
这件造像在1936年到1940年之间被盗,1970年在伦敦被高价拍卖,后来被已故加拿大慈善家、艺术品收藏家赫尔曼·利维收藏,1978年捐赠给加拿大国立艺术馆。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在2001年3月回到祖国怀抱。
觀音像(图7)
唐代。位于龙门石窟万佛洞前庭南壁圆拱龛内,头部向右微微倾斜,发髻高耸,眼睛低垂微闭,面庞饱满圆润、耳垂于颈部,右手执柳枝向后搭于右肩,左臂自然垂于身体左侧,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夹着净瓶口沿处,上身向左倾斜,胯部右摆。披帛自双肩而下绕搭于腿部,下身着垂地长裙。通体装饰有项饰、腕钏、璎珞。塑像通体线条为S形,身姿妩媚窈窕、闲适悠然,表情流露出庄严安详。
相传京剧大师梅兰芳与这尊塑像有着不解之缘。先生曾经塑造“洛神”这一经典形象时,总感觉有所欠缺,恰逢到龙门石窟参观时看到这尊观音像,从中获得灵感与启发,后来成功塑造了洛神的角色。此外,梅兰芳在编排《贵妃醉酒》时,曾经受到这尊造像影响,演绎出他心目中杨贵妃的万般风情。
如此精美的一尊观音造像曾遭受破坏,导致面部严重缺失。幸运的是近年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文物工作者使用3D打印技术复原了她的形象(图8),还通过红外线扫描技术,对其表面残存颜料进行分析,还原了她原本华美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