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虎头寺石窟与摩崖
2021-12-20亓艳芝
亓艳芝
虎头寺石窟与摩崖位于河南省宜阳县城关镇庙村南200米的虎头山上。虎头山形似虎头,故名,属熊耳山系,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00米。山势比较平缓,山石为红黄色砂礓页岩。石窟开凿在山的北麓山崖的南北两断面上,原有寺,因山而名虎头寺,现存石窟即名虎头寺石窟。近日,笔者专程进行考察,并参阅相关资料,就虎头寺石窟与摩崖形制、特点、价值等论述如下。
虎头寺石窟的内容主要有造像碑、洞窟、佛龛、千佛龛等。
1.造像碑
造像碑共两座,位于面北的崖壁上。为便于叙述,东侧造像碑编为1号,西侧造像碑编为2号。两座造像碑均以高浮雕手法刻于崖壁上,制作十分规整,雕刻繁缛而细致,现风化剥蚀严重。
1号造像碑位于山崖最东端,碑首螭形,螭首由两龙交盘而成,龙首、身、爪的刻画均生动细腻。额首刻作尖拱形小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佛为坐像,结跏趺坐于方台。两弟子侍立。造像表层风化严重,细部难以辨识。碑身毛面、无字。
2号造像碑在1号造像碑西侧,水平高度低于1号碑。碑首螭形,由双龙交缠而成,刻画细腻。额首刻作盝形小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佛结跏趺坐于方台,头部残,有火焰形头光,余皆模糊不识。碑身字迹大多风化剥落,模糊难辨,可识者有“凿窟”“石碑”等字。
2.洞窟
洞窟位于面北崖面上,在2号造像碑西。窟门北向,北偏东55度。门呈不规则圆拱形,高1.93米,宽2.02米。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宽3.6米,深6.4米,高3.2米。该窟为半成窟,除正壁外,两侧壁绝大部分壁面无造像,前壁与窟顶仅凿出大致形状。
南壁为正壁,下部设低坛基,坛平面呈方形。坛上设像,高浮雕一佛二弟子。主尊为坐像,两弟子侍立。主尊头面部稍残,高肉髻无纹饰,面相方圆,神情安详,结跏趺坐于坛上。佛外着双领相垂式宽博袈裟,胸际斜向束裙。裙腰做折卷式相叠。外衣纹在两膝盖头做旋涡纹。衣裙垂于坛前正中,两边有半圆状纹三个,似为佛座上新覆劫波育。兩弟子侍立,均跣足侍立于圆形座上。身着交领式宽博袈裟,衣纹刻作圆线条,流畅自如。
西壁壁面南端有向外凸起一方石块,宽0.68米,高0.48米,厚0.14—0.19厘米,左下角残,底线与正壁坛基上线相接。石块上刻一菩萨装侏儒像,像直立,头向左侧扭曲,戴低冠,面相丑陋,双目凸起,雕刻十分粗糙。在侏儒像左侧,并列刻两个尖拱形小龛,大小与形制均同。内雕一立像,头面部与服饰均因雕刻粗糙及表层风化而无法辨认。
东壁壁面南端高浮雕一穿仿菩萨装男像,雕刻粗糙,线条轮廓模糊不清。头戴高冠,脸形长方,双目凸起,鼻梁弯曲,口唇厚大,形象粗丑。下身似穿直筒裤,跣足立于圆台上。
3.佛龛
佛龛位于洞窟西部面南的断崖上。在崖面高3.12米、宽4米的范围内,除佛龛外,千佛小龛及造像题记等皆雕于此。佛龛皆依断崖的自然倾斜面而凿,大多已剥落,仅余龛内造像底迹。现存四佛龛,分别编号为MK1、MK2、MK3、MK4,分述如下。
MK1位于崖壁东部上方,浅浮雕龛,下部剥落,上部为尖拱形龛楣。龛楣上雕七身小坐佛,正中一身结跏趺坐,施禅定印,穿通肩大衣。龛楣上方两侧有六身供养人像,均雕出胸部以上,身上衣纹为均匀圆线条。主龛内原雕一佛四胁侍,佛右侧菩萨已不存。主尊结跏趺坐于低方台上,高肉髻无纹饰,方圆脸形,短颈,溜肩,外着双领相垂式宽博袈裟,有舟形通身光。两弟子皆穿宽博式外衣,均有火焰形头光,跣足而立。左侧者抄手拱立,右侧者合十。左侧菩萨仅余身体底痕,有火焰形头光。龛外左侧有一面向佛龛的半身供养人像,身体大部分已风化。在正中坐佛的身光上部外两侧,以及两侧弟子与菩萨的火焰形头光之上,浅浮雕两个圆形物,疑为太阳。整个佛龛施满红色彩绘,色调浓郁。
MK2位于崖壁中部千佛龛中间,上下左右均为千佛龛。佛龛呈屋顶形,龛及造像满饰红色彩绘。龛楣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重檐歇山式屋顶,下层檐已残。屋顶正脊两端有鸱尾,左端者残毁,顶上各条脊线及瓦垅线条均清晰分明。屋顶下为一尖拱形龛楣,龛内浅浮雕一佛二菩萨。佛为坐像,面部已残,双膝盘坐。双手抄于袖筒中,外着宽博式袈裟,领口在胸前呈V形相交,袖口肥大,覆盖在座前。佛两侧菩萨皆侍立于高圆台上。菩萨头戴高宝冠,肩着帔帛,帔帛自肩部落下在胸前交叉穿璧后成环状垂至膝下,衣带穿肘外扬,带边缘做锯齿状纹。龛外右侧线刻一双丫髻供养人像,像上方有题记一方,阴刻“佛弟子尚线刻”。
MK3位于崖壁正中,圆拱顶深龛,高1.32米,上宽1米、深0.68米,下宽1.2米、深0.19米。龛内外满施彩绘,可见红、黑、白三色。龛内高浮雕一佛二菩萨,佛为坐像,结跏趺坐于低方座上。主尊造型瘦削,衣饰华丽,为十分典型的秀骨清像。佛左侧菩萨双手抱一供果侍立于束腰莲台上。右侧菩萨侍立于梯形莲台上,头部存,面部残,头戴高宝冠,左手提一净瓶,足下莲台悬雕在龛内侧壁上。主尊座下正中浅浮雕一托举力士,做叉腿蹲裆状,双手向上举一博山炉。其两旁有造像题记、邑子姓名与供养人线刻像一方。题记呈凹形,内容如下:
夫靈宮幽郭/嶷維六合之爾/至禮妙絕皎潔四□/長湣勖謂慈/常見西城/感舊成紀/追恩花自息日/□昭,蒼生靡歸/遂使抱迷者增/或,趨耶者轉僻/故末□/佛弟子程伯起等/咸慕大道/並思□至道/但前應允/進後現珍晚/是以各抱不依/每若□聖世慎行君聞/致翳於凡境/生逢象教/若遇純化/可謂因斯而感悟/由茲而陟以正也/而乃北山東翼岩/白天奇扶餘/□□陵清霄而垂懸堂側/峻山獻四開妙室/即因山勢,仰為皇帝陛下/皇太后敬造釋迦牟尼像一區/隱名顯乎聖躬/綺鏤以擬神儀/恭禮遠思真容/瞻仰即謂慈顏/願以此恩/使皇祚日隆/大化彌美/主上永慶/黎庶常安/受奉之者□常即超凡降福/心通鐵三輪/合邑春漏/皆賀諸世家/門抱榮而傳世/心亙隧須應念/即遂一發道志/臨登金剛/並識均心/躍魚並法流/六道齊行/振翼泥越/大魏正光元年七月十五日訖。名匠孟僧密
MK4位于MK3题记凹形的缺口处,圆拱龛,龛楣呈尖拱形,楣上雕刻坐佛7身。龛内雕像5尊,主尊为坐佛,两弟子两菩萨侍立。龛外两侧有两龛,内各雕一力士。力士束发,裸露上身,下着战裙。力士龛上有两个千佛小龛,龛式及内坐佛像与其他千佛龛相同。
4.千佛小龛
上述四个佛龛外围满布千佛小龛。千佛小龛部分脱落,现存可识者共775个,其中比较完整者563个,其他均残缺不全或仅能辨出轮廓。千佛小龛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排列整齐有序,上下共53行,每行12—31个龛不等。佛龛高0.09—0.12米,宽0.07—0.08米,深0.01—0.03米,平均深度0.15—0.2米之间。千佛小龛之间的竖梁宽0.02—0.03米,上层龛略小于下层龛。千佛小龛形制均为尖拱形龛,其内造像均为结跏趺坐佛像一尊。雕造十分精细,无论是龛的形制,还是龛内佛像的面部表情,观其可辨者,虽非千变万化,但也绝非千人一面,力求在细微之处体现差异,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佛教于东汉传至洛阳后,洛阳地区寺院、石窟、石刻等即出现并逐步增加。北魏迁都洛阳后,由于皇室崇信佛教,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更是开始大规模建造佛教造像。目前,河南地区留存的佛教遗存十分丰富,根据相关研究,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的山区。虎头寺石窟位于洛阳周围,属于豫西地区的中小型石窟,在明显体现共性的同时,也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虎头寺石窟与豫西地区其他中小型石窟相比,体现出全面的一致性。在建造时间上,从摩崖题记可知,虎头寺石窟与摩崖建成于北魏正光元年,即公元520年,和豫西地区的其他中小型石窟同属于北魏后期。同巩义石窟、鸿庆寺石窟等一样,也开凿于崖面上。虎头寺的洞窟为方形,这也同其他石窟一致。利用天然洞窟雕刻而成,这与龙门古阳洞、莲花洞及水泉石窟等类似,是洛阳地区较早流行的一种大型窟式。甚至保持洞窟原始状态而没有完全修整完毕的做法,也见于巩义石窟第2窟以及古阳洞窟,这也是北魏晚期豫西石窟的共同特点。整体上规划严整、紧凑,事先有统一的布局,这在各石窟均有体现。巩义石窟、鸿庆寺石窟雕刻技法以平直刀法和漫圆刀法相结合,这与虎头寺石窟也完全相同。虎头寺石窟现有龛的形状多为尖拱形,亦有盝形龛、屋顶龛、圆拱顶龛,这也是豫西中小型石窟的常见形式。三壁设坛出现于西沃石窟,亦从龙门古阳洞等演变发展而来。佛像的褒衣博带衣饰、秀骨清像等均呈现出当时的流行风格。佛坛上刻博山炉、护法狮子以及供养人,也是当时的常见做法。屋形龛发现不多,水泉石窟中有这种做法。豫西中小型石窟多为民间建造,虎头寺石窟集中体现了民间义邑造像的典型特征,按题记摩崖石刻的发起人为程伯起。
当然,虎头寺石窟也有与其他石窟的不同之处。巩义石窟、鸿庆寺石窟等设有中心柱,这在虎头寺石窟不可见,而这点却又与龙门石窟非常一致。巩义石窟佛像多为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鸿庆寺石窟、西沃石窟的佛像为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菩萨,虎头寺石窟多为一佛二弟子,也见有一佛二菩萨、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其他石窟多雕有佛传故事、飞天等,虎头寺不见。平棋顶或盝形顶等窟顶,也为虎头寺不有。在龛的形状上,虎头寺石窟不见其他石窟中的方形龛。三壁三龛窟是豫西小型石窟的流行形式,如鴻庆寺石窟第2、4窟及巩义石窟第5窟等。虎头寺石窟没有采用这种形式,两侧壁只雕出造像而没有开龛。虎头寺石窟正壁主尊膝头刻旋涡纹,以及偶见的圆形雕刻等,也为其他中小型窟少见。
豫西地区的中小型石窟均深受龙门石窟影响,虎头寺石窟也不例外。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虎头寺石窟同样是在龙门石窟的影响下创作的,在窟的形制、雕刻内容、造像题材等方面明显地具有龙门早期石窟的特征,与受龙门石窟影响的其他豫西中小型石窟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共同形成了突出的北魏时期豫西地区佛教石窟的特点。但同时,虎头寺石窟也体现出了一些自身所特有的风格。从现场观察,虎头寺石窟浓重的赭红色彩,给整个崖面涂上一层厚重的底色,显得凝重浑厚,其上再施白衣,又兼背光内和衣饰上的绿、深红、黑彩遗迹,可以想见,建成时一定是色彩艳丽、气势堂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虎头寺石窟是以龙门石窟为中心的豫西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魏时期崇尚佛教社会风气的重要实证,为研究中国佛教史、建筑史、艺术史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
(责任编辑:屈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