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转型的困境与策略
2021-12-20王思睿
王思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金融行业进入了时代的新赛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文章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冲击,并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形成经营困境的原因,并提出在新时代下中小商业银行的未来经营策略。即进一步打造智慧银行,开发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加强风险防控,发展普惠金融市场。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第三方支付;普惠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33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商业银行与非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金融相关活动。本文所指的是狭义互联网金融概念,即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以实现资金投资、支付、融通和信息中介服务的金融业务新模式。
金融基于安全、移動的互联网,来满足众多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它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投资和财务管理平台、民间资本借贷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网金融使互联网服务与金融业务的功能相互结合,满足用户的财务需要,例如方便的移动支付功效、快捷的融资功效、可靠的风险分析和管理功效以及完善的投资和财务管理功效,使得互联网金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技术可以记录、传输、处理大量的用户数据,互联网金融通过运用大数据来计算,从而实现精准营销以及高品质的客户资源管理。
二、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
(一)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产生的冲击
由于出现了大量的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诞生在此沃土下,催生了互联网理财业务。互联网理财有着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门槛低、流动性强等特点,产生的某宝类产品受到了大量的民众欢迎,严重威胁了传统中小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商业银行面对巨大的存款业务压力不得不痛定思痛,采取改革的办法。长期以来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源于存贷款的利率差,由于贷款的利率会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所以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相较于某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利率低很多。一方面消费者的大量分流使得银行的存款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银行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是由于各个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白质化,各商业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上调,这样一来就使得商业银行的盈利进一步下降。除此以外,由于货币基金的产生使得大量的银行活期存款被分流出去,进一步降低了商业银行存款的增长率。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信贷业务产生的冲击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我国整个金融业的核心。商业银行一直遵循二八定律,也就是说用80%的贷款金额去资助20%的大型企业及个人。但是互联网金融却另辟蹊径,遵循长尾效应,互联网金融更关心80%的普通民众,以它在小额贷款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严重的威胁,造成了大量的客户流失,使银行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商业银行对风险把控比较严格,对于企业和个人会提出较高的标准与要求,对于信用风险有着严格的把关。所以商业银行多服务于少量有雄厚资金的大企业、大客户。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的征信记录进行全面调查,有效解决资金供需双方在信息方面的不对称问题,使得信息流通更加对称,业务审批流程简单快捷。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贷款门槛相对较高,而互联网金融贷款门槛相对更低,这样就使得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小额贷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使得商业银行失去了这80%的业务。所以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生的冲击
由于移动支付及互联网支付的产生,传统银行的中间业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支付方式需要采用现金以及信用卡进行支付,而以微信和支付宝为典型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是数字化支付,用户只需通过第三方支付的二维码就可以成功支付,十分便利快捷,这大大节约了广大用户的时间成本,使得服务较传统银行的卡片式支付效率更高,所以,现在的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这就使得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对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也对民众的支付及消费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一步冲击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三、中小商业银行遭遇互联网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产品服务缺乏创新,市场竞争力相对于互联网金融劣势明显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管理制度,但缺乏相应的经营革新动力。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商业银行的危机也到来了,虽然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网络和线上服务流程,但是线上的系统不够完善,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不够有力,各模块相对孤立,数据挖掘技术等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互联网金融则有完善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客户进行完整的风险评估,并根据对客户的精准分析可以推出具有差异化的金融产品。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和交易成本高
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包括自身的经营成本和客户的交易成本。在自身的经营成本方面,由于商业银行依赖于实体网点,实体网点的相关设备费用维护及人力成本都是一笔高昂的开支。而互联网金融不需要实体网点,直接在网络上就能进行相关交易,省时省力。
在客户的交易成本方面,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开发了线上系统,但是很多业务依然需要客户直接到实体网点去办理,颇费时间和精力。另外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门槛较高,审批手续繁杂,需要耗费客户更多的时间成本以及更多的资金成本,而互联网金融贷款门槛较低,审批流程简单快捷,更符合客户的需求;同时资金成本较低,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所以导致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不断被挤压。
(三)商业银行之间产品服务的同质化较严重
目前各大商业银行所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大型商业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服务及产品都有重叠。所以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的挑战。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的个性产品和服务,并且以更为低廉的价格来抢占市场份额,才能够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四、中小商业银行的未来经营策略
(一)打造智慧银行
大部分中小型商业银行都已经进行了智慧银行的初步尝试,但是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商业银行的智慧银行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与缺陷,尤其是在智能化的发展方面缺陷比较多,功能不够完善,大众的普及率比较低。所以必须要向高度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中小商业银行要把业务和服务打造成高度智慧化、智能化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智慧银行来实现业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快速精准响应客户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使客户产生牢固的黏性,从而稳定市场和细分市场。同时要不断地简化办事的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使业务办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同时降低漏错率,这样才能有效对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便捷和高效,从而进一步夺回市场。要满足客户的精准化及个性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精准识别潜在客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度智能化和智慧化,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二)开发中小商业银行的衍生金融产品
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合作。如支付宝,微信等,利用正向的知名公众人物进行宣传,可以加速消费者引流。采用独特的营销方法,不定期推出优惠促销活动,有效利用二维码、手机银行进行精准促销活动。使客户尝试短期可见的利益,利用人际网络吸引更多的目标人群,使用中小商业银行的金融平台,促使消费者接受超前消费和分期消费的思想,使客户形成较强的黏性,从而促进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并实现客户的大量增长。
目前我国有超过3000万家小微企业和工商个体户有融资需求,这是在未来几年中小商业银行可以抓住的最好机会。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开发衍生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利用二维码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段将市场的需求与自身的业务结合起来,开发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衍生金融产品。
大型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及较大的国家级项目,资金雄厚,这是中小商业银行不能比拟的。所以针对自身的特点,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开发金融贷,小微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中小商业银行要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为客户提供虚拟信用卡,采用促销、分期付款等手段,进一步开发客户群体。增强客户对衍生金融产品的兴趣,并进而产生对银行的惯性依赖,从而改善中小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使中小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水平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三)加强风险防控
风险防控是商业银行保持经营能力可持续发展和防止系统性风险最重要的支撑。中小型商业银行在战略转型过程中,要重视风险防控意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不断更新风险评级模型,使风险防控进一步智能化、精准化,防止产生隐患和漏洞。
在微观方面要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充分了解单个用户的信用状况,在用户的整个金融交易的过程中,要事前、事中、事后进行严格把关。利用客户的风险评级模型,精准把握用户的风险信息。在这一点上互联网金融企业—支付宝的芝麻信用模块就做得非常好,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学习、借鉴支付宝的芝麻信用模块。目前商业银行的风险评级类型和系统还无法达到支付宝的芝麻信用模块的高智能和高效率,说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在宏观方面,中小商业银行要对资产的不良贷款率,坏账率进行整体把控,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整体风险进行精准的评估,并对重大风险进行有效的警示,从而减少人为的疏忽和漏错率,避免造成重大的风险隐患。
(四)发展普惠金融市场,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普惠金融是指对于三农、乡村振兴、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的金融扶持业务。普惠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的重点,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便捷方便的融资渠道,弥补了大型商业银行融资贷款门槛较高的短板问题,从而赢得了新兴市场,使企业充满活力。
我国中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0%以上,对我国GDP的贡献率超过60%。大型商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为大中型国有企业及高端个人用户,对于小微企业和低端个人用户不够重视,主要原因是因为线下成本太高。中小型商业银行应把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未来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小微企业,帮助三农和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从而找到新的金融市场方向,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
商业银行一直推崇二八定律,其认为20%的客户带来80%的资源和利润。而由于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大型商业银行不愿意为之服务。这正是中小商业银行新的市场突破口。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时了解、跟进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不良贷款率并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这样不仅能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也能使中小商业银行获得持续的利润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5):34-43.
[2]李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与融合:基于功能观的讨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31(1):125-130.
[3]高靖,肖周.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 (10):68-69.
[4]姜兆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7.
[5]彭钰.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D].廈门:厦门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