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优质课
2021-12-20王立新
王立新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熟读全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了解墨子的生平和思想。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清文章的说理结构,明确本文的中心观点为“天下兼相爱则治”;学习本文运用类比和举例说理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探究本文注重逻辑,质朴深刻的说理之美;领会墨子语言浅显,论证繁复的写作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明辩儒家“仁爱”与墨子“兼爱”的异同,建立“大爱”的情怀;学习墨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救世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明确墨家的“兼相爱则治”的观点 。
教学难点:
探究“兼相爱则治”的涵义。
教学方法:
自读法、讨论探究法、主问题引导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墨子,初识“兼爱”
1.导入:人生选择题
(1)如果你天生对机械有极高悟性,小到制造木鸢,大到建造机关城,你会选择什么。
(2)如果你是从大儒钻研学术,一不耕田二不劳作,年纪轻轻颇有见地,你会选 择什么。
(3)如果你一路讲学收徒,盛名在外,越王许诺授官封地,你会选择什么。
(4)如果你冒着被囚禁、杀害的危险,以己之力止楚攻宋,却在避雨时被宋国士 兵轰赶,你会选择什么。
2.天才匠人,孤独侠客——墨子
(1)时代背景
(2)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 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常被誉为“科圣”。他的军事技术高于其他诸子,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为“显学”大 师,有“非儒即墨”之称,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他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 事业而奔忙。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
(3)主要思想:
政治:主张“尚贤”与“尚同”。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的主张。
经济:主张“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 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
伦理:主张“兼爱”。为官的要“兴万民之利,除萬民之害”,为民的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
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
军事:主张“有备无患”,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采取防御战术。主张外交上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国际上的支持。
(4)《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语言质朴,逻 辑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
二、诵读文本,走进“兼爱”
1.自由读,初步感知。
2 .个人读,纠正语误。
正音:恶(wù)施人 亡 (wú) 有(亡,同“无”,没)
当(cháng)察乱何自起(当,同“尝”,尝试)
3.接力诵读,理清段意。
起—— 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乱的根源
承—— 第二段: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转—— 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
合—— 第四段: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三、逐段品读,理解“兼爱”
1.研读第一段。
2.研读第二段。
3.研读第三段。
4.研读第四段。
四、深研潜思,探究“兼爱”
探究问题1:本文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文章的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
探究问题2:本文的写作特色是“意质语显,逻辑清晰”,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明确
探究问题3:有人说,读墨子的《兼爱》就像是听老太太说话,有絮叨之感,语言不简洁,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絮叨”的?
探究问题4: 墨子的“兼爱”和孔孟的“仁爱”的内容有何异同?
问题探究5: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自利”,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因;而孟子认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必将导致国家败亡。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有相通之处? 答案提示:墨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会使人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种种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意味着超越只知道自爱自利的狭隘,做到爱人利人。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偏狭中超脱出来,以具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和追求。孟子的仁主要意味着对他人的同情和体贴。有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二家的主张显然是相通的。
五、立足现代,心存“兼爱”
1.今人评墨子:
墨子是中国的良心和灵魂 ——张知寒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毛泽东
兼爱非攻,是全人类的精神制高点。 ——余秋雨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他说“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2.巴黎圣母院之殇,世界为之耸动。这是一场骤至的大火,一场文明的劫难。
就在人们一连串“心碎”的表达声中,有些不一样的声音却多了起来。有人说“巴黎圣母院大火是圆明园被烧的‘果报’”,有人说“这样的灾难活该”。 面对这样的言论,你将怎么从兼爱思想的角度来批驳呢?
提示:兼爱思想帮助我们化解冲突,创造和谐;缓和冲击,建立平衡。
3.2020年,人类面临着种种灾难:澳大利亚大火、非洲蝗灾、新冠病毒,暴 雨洪灾等等,这里有天灾,也有人祸。请结合《兼爱》,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4.总结。
人称墨子为“天才匠人,孤独侠客”,这种孤独似曾相识。在那个拒绝崇高的时代,拥有高贵理想的人们,孔子、庄子、墨子……无一不是孤独的。
孔子游说天下、著书立说,温雅敦厚;庄子超然物外、顺应天理,逍遥无为;而墨子古道热肠、反战爱民,行侠天下。他的孤独别有一番豪气和决绝。
结语:
斯人已逝,思想和精神永存。
心存兼爱,我们的生命弹出一支支悦耳动听的妙曲;
心存兼爱,我们的生命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兼相爱,交相利,奏响生命的最美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