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21-12-20罗雪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云南省物种

罗雪

摘要:当今社会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各国共同的目标,本文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出发,分析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方法和全球通力合作,成为国际范围的热点关注内容。这次会议将启发人类思考如何把对自然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鼓励企业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同时,也将敦促各国政府,探索和完善政策措施,共同致力于更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因此,全面了解我省生物多样性优势,发挥好其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带头作用,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于我省全面提升持续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一、概念界定

1.生物多样性

蒋志刚等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夠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二、概况1.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虽然土地面积只占全国4%,而各类物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其中药材、花卉、菌类的种类是居全国之首,珍稀物种资源占了全国的67.5%,居全国第一位,苔藓植物、鸟类所占比例最高,分别是68.2%和66.8%,哺乳类、蕨类植物、被子植物和淡水鱼类其次,裸子植物、爬行类和两栖类居后,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而独特,堪称世界生态类型的缩影。2.生态系统多样性

云南的陆生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有森林、灌丛、草甸、沼泽和荒漠等。森林有169类,占中国的80%;灌丛生态系统主要有寒温性灌丛、暖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灌丛和热性河滩灌丛等4种类型;云南省草甸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主要分为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和寒温草甸3个生态系统类型。

云南的水生态系统反应这我国的水生系统,其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六大水系级高原湖泊等为众多水生动植物物提供了生存条件方面,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都很丰富。

3.生物资源具有独特性

云南拥有一大批物种孑遗种、独特种和古老种。不论是经济作物还是香料作物或者珍贵药材、奇特木材、菌类植物都有其特有品种:比如黑节草、云南松、三七、地涌金莲、茴香砂仁等植物。此外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供养繁多的野生动物到此栖息,其中一类保护占全国38%,如滇金丝猴、亚洲象、黑颈鹤等奇珍异兽等,故有“动植物王国”之称。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严峻性

过度利用生物多样性价值:主要是食用和药用方面,对具备药用价值的一些生物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对野生动物的消费,一些大型的、繁殖缓慢的容易被发现的物种面临着过度利用所导致的威胁等;加之云近年来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压力。

2.脆弱性

云南野生物种繁多,但数量少,分布区域狭小,遇有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很容易陷入濒危境地甚至绝灭,一旦灭绝,则永远不可能恢复。比如外来物种的入侵问题显著:我们的淡水系统都被水葫芦、绿藻等入侵,如;罗非鱼,它在我省是普遍食用,尤其是普洱、西双版纳等生物多样性很大的地区,人们每天吃的都是它,很少吃其他鱼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它已经是当地渔业的主要鱼种。其中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现在还没有人去评估。

3.部分条例实施不到位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 已由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但该条例缺少具体的措施,有些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难度,只有将这些指导性的条约真正转化成具有强制力的法治才具有实际意义。

4.人们保护意识差

全民的素质教育水平不高,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州市,各民族的风俗不尽相同,就近取材,建造房屋等大兴砍伐,破坏植被依然存在;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薄弱,居民素质并没有那么高,没有主动去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认为不关自己的事情,而且就算是看到了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也不存在举报意识,甚至都不知道举报部门在哪里。

四、对策与措施

1.保护环境是原动力

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坚持保护为主预防为辅,防治结合,坚持污染防治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具体可以减少浪费,够用即可,太多浪费生产废弃之后还需要解决环境消化;减少污染,如乱丢垃圾,垃圾分类丢弃到指定垃圾桶有助于环卫工人分类再循环使用;阻止不文明行为、阻止保护环境行为、阻止浪费资源行为等。

2.提高保护意识

有了意识才会付出行动,以身作则,比如保护生命之源——水,防治水污染同时要节约和合理利用水;坚决不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看到销售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行为应积极向当地工商局举报,并对其进行劝说;多参与学校、社区或者社会组织的此类实践宣传活动等。

3.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发布,成为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项地方性法规。除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条例、规定以外,我省各部门应广泛合作,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一系列法规和规章,对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环境和遗传资源进行有力的保护和抢救,加强各类生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制度和法制宣传,使各领域有法可依,最终形成较完善的管理法规支撑体系。

4.建立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1958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云南7.3%的面积是自然保护区相当于四个上海(引用中国新闻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2013年发布自然保护区名录显示,云南共有162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9个,市级自然保护区57个,县级自然保护区46个。还有迁地保护,就是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了生存繁育条件、在自然环境中无法保存的物种,对其进行迁地保护可能是唯一的途径,迁地保护试验均在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珍惜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基地,即昆明基地,其在引种、繁育、栽培试验和研究中已经保存了即批次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5.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围绕“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路,从科研、保护、利用三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这一切都为了履行好对世界的承诺:保护人类共同的财产。经过近不断的努力,我们不仅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而且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初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开始向着生态型城市迈进。

五、结束语

放眼祖国大地珍稀动植物还有很多,保护生物多样性早已成为共识,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为生态文明社会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扎实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云南省物种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丽水发现新物种
童眼看兵器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