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老龄化设计:老年产品开发与反思

2021-12-20王静爽陈净莲

设计 2021年23期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老年人

王静爽 陈净莲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12-0065-03

引言

自中国步入小康社会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追求多样的生活方式。发展老年用品产业可以有效提升老龄化人群的生活品质,丰富其物质和精神生活。促进老龄化用品产业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

老龄化设计是发展老年用品产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老龄化产品设计品类包括食品类、服装服饰类、生活器具类、健康管理类、养老照护类、医疗器械类、电子电器类等。老龄化设计是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之一,而我国目前的老龄化产品设计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市场应根据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特点,积极开发适老生活用品市场,研发生产安全、便利、适用性强的老年产品,丰富市场供给,创新开发智慧健康产品。

一、我国老龄化人群的基本特征与需求

近年来,老龄化人群的消费观转变升级,促使老年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中国背景下老龄化设计应在洞察老年人群体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需求后做出相应改变。

(一)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老年人最明显的生理特点是机体调节能力衰退、运动功能减退、感觉能力下降。身体变化表现为弯腰驼背、不能剧烈运动、肌力减弱、协调能力下降、骨质疏松、椎间盘变形、视力降低等,并且在思维上伴随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精神不能集中、适应能力差等状况。这些生理功能的衰退导致活动范围的缩小以及活动形式的转变,以至于衣食住行都不方便的老年人比例大大增加。

退休后的老年人开始回归家庭,与社會的联系被硬性减弱的同时,也减少了自身的价值认同。同时,因牵挂子女、缺少陪伴,容易产生孤独感。在需要达成某个简单的目标时,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遇到很多困难,产生“做事做不好”的心理压力,容易对生活丧失信心,常伴有焦虑、忧郁或压抑的心态,负面过激事件更容易使其产生消极心理。长此以往,老年人会抗拒尝试或接受新鲜事物,难以迎合时代发展,与年轻人交流愈加困难。

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改善不仅需要自我调节、家庭关怀和社会帮助,还需要在老年产品的使用上得到慰藉。因此,以老年人为中心,充分考虑其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是为老龄人群创造适宜产品的前提。

(二)新时代背景下老龄化人群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将人类需求描绘成五级模型,金字塔顶端的需求为最高等级的需求。由此构建新时代背景下老龄化人群需求模型,如图1。

第一阶段:生理需求。老年人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后,愈加重视身体的健康状况,更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在身体护理和医疗保健上,如进行健身活动、体育锻炼;身体按摩、刮痧、针灸;服用保健品、使用医疗康复产品等。

第二阶段:安全需求,包括生理、心理安全以及社会保障等。生理安全主要指个人的身体处在安全的环境中。心理安全指周围环境和家庭氛围良好,形成心理舒适感。社会保障指养老、医疗、福利制度等受国家政策保护。

第三阶段:归属与爱的需求。老龄化人群在情感需要上的满足感表现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以获得友情、爱情、亲情。特别是遭受疾病、丧偶或丧友的老年人,更容易产生失落甚至悲观厌世的心理,归属与爱的需求尤为强烈。此外,社交所产生的心理满足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自我实现需求。

第四阶段:尊重需求。退休后的老年人仍然希望自己在经济、生活和情感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独立完成生活琐事甚至处理事情,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尊重。但由于生理因素,老年人大多会丧失一定的独立性转变为依赖性。依赖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物质依赖,如退休金、子女帮助、社会救济或其他社会福利的经济保障。二是生理依赖,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不能独立进行驾车、运动、购物、探亲访友等活动,需要家属的帮助。而长期依赖他人可能会使老年人感到自责,自尊心、自信心受挫。

第五阶段:自我实现需求。老年人退休后,没有目标的生活会导致老年人自我评价值降低,很长一段时间会觉得自己“没用”,甚至会产生抑郁或焦虑的心理。大部分老人期望在退休后仍然能够继续在家庭和社会中体现自我价值,散发生命的余热,如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等。

二、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老龄化社会趋势及特征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相继开展了老龄化设计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针对老年人的设计都可以通用。中国的老龄化设计不应该只关注生物层面上的变化,还应关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层面的政策,更要关注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老年人思想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

(一)养老观念的转变:文化引导着人们的社会活动,也维系者社会的发展,其价值和地位不可忽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的理念教育后人,弘扬养老、孝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1978年“计划生育”政策、2015年实施的“二胎政策”以及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的背景下,中国的青年夫妇可能会负担照顾四位老人及三名儿童的重担,无疑是加重了生活压力,如图2。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和精力有限,导致生活压力加大,影响着对老年人的照料水平,这种“422”的家庭模式会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埋下不良因素。随着个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家庭养老模式虽然还占中国社会养老趋势的主体,但比重相对减小,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正逐渐成为养老模式的新方向。

信息化社会和便捷交通使得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促使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及观念发生变化,更加注重效率、价值、时间、金钱,以及关注自己的社会关系,养老方面,大多体现为满足父母的物质保障,却忽略了精神安慰的重要性。市场需要研发老年人照护类和情感类产品,如辅助步行产品、生活日用产品、智能电子通讯产品等,推动养老助老产品融入老龄化人群的生活,用设计来帮助缓解传统观念带来的冲突,加深老年人与子女亲友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

(二)老龄化人群生活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老龄化人群的人均寿命和生活质量稳步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部分老年人已经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转变为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如身体健康的管理、社会福利的优待制度、服务品质的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更高层次的追求需要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个性化、特殊化,提升老龄化设计标准与质量。

(三)“互联网+”的信息社会:在如今的信息化大背景下,智能信息、智能科技的发展将改变人机的交互方式和互动方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促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国家政策为老龄产品智能化提供支持。

老年人经历了新旧社会变迁、建国后的社会动荡、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亲历者,老人在自豪的同时,面对社会转型会出现无力感,一方面对自己熟悉或亲历的事情表现得极为固执,不断地重复像别人诉说自己的故事,同时又对不了解的新鲜事物采取回避、远离的心态。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原有的转递方式和使用方式,老年人传统的思维模式被新兴科技的出现打破,自信心受到威胁与打击。

使老年人逐步接受并享受现代科技成果,不仅需要家庭及社会的引导,还需要市场做出具有针对性且能够被老年人尝试接受、甚至主动使用的科技产品,以维护老年人的自尊心,提升自信心。

三、探究当前背景下的老龄化设计

面对如此庞大的老龄化群体,中国老龄化人群的退休养老、医疗护理、社会服务、人文关怀等方面给中国市场带来诸多挑战。通过对比分析老龄化设计研究方法,归纳出老龄化设计原则,对于改善我国老龄化产品设计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龄化设计研究方法:从改良与创新角度出发,为满足老龄群体的生活需要,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包容性设计、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情感化设计理论、参与式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需求导向的设计方法等。虽然这些理论学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有所差异,但都可以用于老龄化设计探讨,如图3。

(二)我国老龄化设计现状反思:根据我国老年人文化程度及身体情况,大致可以将老龄化人群划分为三类:60-70岁的“新老年”、70-80岁的中龄老年以及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目前我国老年人产品市场没有对年龄进行细致划分以及精准定位,大多面向全体老年人,导致各年龄段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迟迟无法满足。

1.智能化需求无法满足:目前我国中龄、高龄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新老年”受教育程度略高于高龄老年人。因此,“新老年”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有想使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智能产品来改善生活的欲望,如智能手机、智能坐便器、智能厨房电器、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但目前这类智能产品针对的用户大多为青年、中年,且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多,产品功能、模块和操作界面越来越繁琐,“新老年”由于生理变化无法快速适应与使用,对其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此外,综合我国目前的设计市场情况,针对老龄化人群的智能设计大多流于表面,设计模式无非是放大文字、放大按钮、放大声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预期。这样的产品使得老龄化人群在使用时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甚至碍于自尊心不去使用,导致实际需求迟迟无法满足。

2.产品适用性较差:中龄、高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以及疾病多发,更加注重医疗保健、身体护理,如辅助生活用品、治疗按摩用品、老年护理产品等。正是因为目前中国的老龄化市场不能对各年龄段老年人的需求进行细致划分,使得产品不能普遍适用,从而抑制了中龄、老龄老年人的使用欲望,导致目前的产品市场得不到充分发展。

3.产品种类较少: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养老模式,开始寻求多元化的生活以充实自身。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新的需求,美容保健、时尚服饰、旅游社交、文化教育、宠物陪伴、养老金融成为新的消费方向。以美容保健为例,新时代的老年人逐渐成为美容院和健身房的消费新主体,追求外表年轻和健康体魄,在消费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交渠道,通过积极社交的方式,增强了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4.产品消费环境亟待改善:從社会角度来看,老年人消费能力提高是由于有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值得赞扬与肯定。但不法商家也盯上了这块“肥肉”,如“包治百病”的理疗床和保健品、诱导投资的养老保险、诱导转发的网络界面。子女、企业、社会和相关部门应在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应通过宣传来提醒老年人保持理性判断,避免陷入消费陷阱,共同维护老年人消费环境。

(三)老龄化设计原则:基于对我国文化语境下的社会趋势调查研究和老龄化设计现状,总结出我国老龄化设计除了最基本的安全性、功能合理性,还需要体现情感化、易学易用性、个性化、智能化等,探究老龄化产品设计原则对我国老年产品种类的扩大有重要意义,对此应注重以下事项。

1.安全性:安全性包括生理安全、心理安全和产品安全。

生理安全指产品在保证其自身功能的同时,避免对老龄人群的身体健康产生伤害。老年人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都严重迟缓,这需要设计师担负起责任,探索老年人使用产品的过程,通过合理的设计辅助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减少摔倒、滑倒、绊倒等风险。例如在卫生间设施的设计中,基于人体工程学,设计助力扶手和防滑垫,减少老年人起身时的不便;在辅助行走产品的设计上,观察用力习惯和行走方式,防止重心不稳导致的摔倒;在厨房用品的设计上注重产品的细节设计,减少开火关火、拿取物品时产生的安全隐患。

心理安全指产品外观、功能与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给老年人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可以从颜色、材质、肌理、人体工程学等角度,设计出符合老龄化人群心理预期的产品。

产品安全指材质安全且对环境无害、功能真实可靠等。人们的产品安全意识逐步提高,老年人也开始注重环保和健康,关心重金属超标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是否具有安全隐患等。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使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时俱进,网络娱乐成为休闲的新选择,如网络购物、观看直播、观看视频、查询信息等。以手机App拼多多为例,老年人热衷于砍价、种树、签到领红包等活动,从玩乐中得到实惠,在转发的同时进行社会交往,也使商家有利可图,如图4。然而,网络为老年人增添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了危险。由于老年人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与学习,对新兴事物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导致经常会遭到产品虚假宣传的欺骗,从而对新兴产品失去信心,内心遭受沉重打击。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老年网络骗局的发生。

在老年产品的设计于开发中必须要严格把控质量和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严格对老年市场进行质量监管,设计师应明确相关的伦理准则,严格遵守设计规范,让设计承担起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社会责任,才能杜绝不安全、虚假和欺骗性设计。

2.功能合理性:产品在兼顾科技性、创新性的同时,还应结合中国老龄人群生活水平的总体状况,注重功能的合理性。应以满足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需求为第一要素,达到人与产品相互和谐的关系。

3.情感化:根据对归属与爱的心理需求可知,还需要给予老年人情感关怀。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老年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感到温暖与美好。

情感化设计包括拟人拟物、互动体验和唤醒记忆等方面。

(1)拟人拟物。模拟人或物的造型和情感,使老年人产生信任感与认同感,在使用中获得情感寄托。(2)互动体验。互動体验的情感化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物之间的互动,通过人与产品的互动操作与表达,使老年人感受到被关怀且被重视。另一类是加强人与人的社交,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老年群体的社交圈子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邻里社区、探亲访友,还扩大到网络社交、娱乐游戏等。在产品设计中注重互动体验,为老年人的社交提供新方式,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满足情感化需求。(3)唤醒记忆。老年人历经岁月沧桑,当看到或遇到熟悉的事物时会唤醒久远的记忆,常伴有怀旧情感。通过对具有时代性的记忆符号提取与运用,探寻产品的情感化要素,使老年人获得心理认同,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有助于老年人积极乐观地生活。

4.易学易用性: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会出现短期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导致认知能力变弱、学习能力减缓,复杂功能或流程的产品会打击老年人学习使用产品的自信心。

应遵循“零”学习成本原则,针对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分析其思维模式,从而简化产品操作步骤,避免消耗过多精力。所设计的产品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可操作性强、简化操作步骤、对产品功能渐进式地披露,便于老年人轻松地学习使用。例如,界面的交互逻辑、字体大小、功能配色、清晰程度、声音大小等应充分考虑老年人触觉、视觉及听觉的特点,增加界面的易用性。注重产品功能给其带来的便捷性,以用户为根本,按照其习惯、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设计产品,最终做到使老年人不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就能自然地使用产品,从而提升老年群体的用户体验舒适度。

5.个性化:新时代的老年人从心理上抗拒使用辅助步行产品、老年手机等具有年龄限制的老年特殊产品,一大部分原因是“不想承认自己老了”,且他们由于生活背景、知识层次的不同,个性化尤为突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需求。老年产品设计应当尽量满足不同年龄的老年人个性及特殊性,拉近“新老年”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从而减轻心理负担。而对于中龄高龄老年人,应充分考虑他们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从产品的改良设计入手,设计出符合人体工学及身体特点的产品,如带放大镜的指甲刀、带扶手的马桶、便于倚靠的沙发等。

6.智能化:良好的智能产品能够辅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智能产品不能仅仅表现为“智能”,而忽视老年人的使用体验,成为学习新事物的负担。应注重不同年龄老年人的接受程度,考虑其使用产品时的真实感受,合理运用到智能产品的交互界面以及操作流程中,从而更好地体验智能产品带来的方便与乐趣。

结语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产品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老年产品设计应立足于我国的社会及文化背景,探讨新时代老年人的特点以及行为需求,从产品的安全性、功能合理性,体现情感化、易学易用性、通用性、智能化等方面进行“适老化”设计,从而有效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减轻养老负担与压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需要。

猜你喜欢

老龄化养老老年人
养老生活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