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凉山地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20杨帅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培养

杨帅

摘   要:小凉山地区文化旅游人才培训的对象主要有: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乡村带头人,培训方式主要是:与高校合作培养、通过对口帮扶单位培养、人才引进。目前,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存在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够、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不足、文化旅游企业人才培养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开发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开发平台,加大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文化旅游人才激励机制,落实文化旅游人才组织保障措施。

关键词: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小凉山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1.06.015

文章編号:1009-6922(2021)06-83-06

近年来,小凉山地区始终把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开发作为重要抓手,以文化旅游管理人才、行业紧缺人才和一线技术服务才培养为重点,通过本土培养、专家智力援助、专业人才引进和从业人员能力提升等多种方式,着力打造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叫得响”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同时,依托重点景区,建设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开发示范基地,为加快区域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开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小凉山地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一)培养对象及培养内容

1.党政管理人才培养。一是科级领导干部培养。重点加强领导能力、统筹城乡发展、现代管理、金融知识、文化旅游、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二是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以理想信念、能力提升、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为重点。培养一般分为高校培训、党校培训和实践锻炼三个阶段,比如在高校培养阶段设置“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政务礼仪和个人形象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创新民族自治地区社会治理”等专题,重点提升学员理论修养和组织领导能力。三是一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养。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2.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是政府文化旅游技术骨干。重点以旅游公共政策与管理、旅游规划和景区设计管理、旅游规划与公共政策、旅游项目投资与运营、会展经济与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专题为主,对文化旅游专业技术骨干进行集中脱产培养。二是涉文化旅游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好、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目标,重点开展涉及文化旅游企业运营管理与生产管理、资本运作与财务管理、企业文化与品牌价值知识的培训,同时加强对国有、民营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领导班子后备人员的培养。三是其它系列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涉及农业、林业、住建、水务、交通、环保、财政、广电、统计、档案等系统,依托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完成培养任务。主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职业道德和相关专业课程,扩展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面,提升专业服务技能。

3.乡村带头人培养。一是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主要培训对象为新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学习内容主要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业发展、电子商务、乡村振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学习目标主要是加强新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的党性修养,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学习期间一般还会安排参观学习、警示教育等活动。学制一般为一周左右,每期学员50人左右。二是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农家乐业主、民宿业主、酒店负责人、旅游村寨餐饮业主等。近年来,峨边彝族自治县先后对先锋村、胡坝村、九家村、解放村、底底古村、古井村等数十个重点村落(社区)有培训意愿和有转移就业需求的人员进行了培养。培训重点内容为星级农家乐、民宿、国家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创建标准,食品消防安全知识,庭园布置,乡村旅游礼仪,餐厅摆台及服务,景区村寨管理,市场营销等。通过“课堂授课+现场讲解+实践操作”模式,先后组织培训1795人次。三是对口帮扶干部。对“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进行培养,以增进各级干部责任担当、提升精准帮扶能力水平为基本任务,开展多层次、大规模、高质量干部培养。

(二)主要培养方式

1.与高校合作培养。一是“党校+高校”培养。充分发挥县级党校主阵地作用,突出党校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将县委党校建成面向全县党员干部的综合性培训基地。先后选派多批次年轻干部赴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开放大学、乐山师范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集中培训或进修。二是“课堂+现场”培养。课堂教学作为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的一个重要模块,是提升年轻干部知识化、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渠道。同时,将课堂移到园区、将课桌搬到田间,采取案例、观摩、讨论等方式,实地观摩学习现代农旅发展模式。如峨边县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的第二期培训班学员重点围绕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彝家新寨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城市管理”等课题,分组开展现场专题调研。通过现场讨论互动,学员详细了解了相关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拓宽了产业发展思路,增强了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意识。三是“线下+线上”培养。2017年,黑竹沟景区获批为“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开发示范基地”。根据《峨边彝族自治县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开发示范基地三年建设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乡村振兴实际,黑竹沟景区管委会和峨边彝族自治县文旅部门联合举办了多期文化旅游技术骨干线下集中培训,大大提高了当地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效缓解了当地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能力不强的问题。2020年,峨边彝族自治县与乐山市广播电视大学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接下来的三年,双方将联合对200余名村级干部进行培养,培养主要采取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历包括中专、大专和本科,专业包括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等5个专业或方向”[1]。

2.通过对口帮扶单位培养。一是省、市对口帮扶单位的培养。近年来,四川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乐山市市中区等省市级单位定点帮扶峨边彝族自治县,分批、分期对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进行了培训。比如,乐山市市中区作为峨边彝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单位,每年制定年度技能培训专项工作计划,并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开展嘉州绣、厨师等培训10个班次,培训劳动力256人;组织峨边彝族自治县党政干部与市中区干部一道去浙江、深圳等地参加领导干部业务素质培训提升[2]。过去五年,“乐山市市中区累计拨发财政资金3315万元,引进社会资金1.5亿元,实施产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140余个”[3]。二是通过东西协作培养。2017年,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与峨边彝族自治县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双方签订《椒江—峨边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实施了旅游营销服务计划,椒江区派出文化旅游技术人员到峨边彝族自治县参与乡村旅游等项目的营销策划。自2018年以来,椒江区先后派出89名优秀青年干部到峨邊彝族自治县医疗卫生、教育、交通、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帮扶。峨边彝族自治县10余名党政干部、3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被选派到椒江区挂职学习, 举办了35期干部人才培训[4]。 三是通过项目引进培训。通过文化旅游等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方式,让350余名本地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3.人才引进。一是柔性引进人才。通过校地合作方式,借助校地合作单位资源,引进文化旅游专家到峨边彝族自治县挂职,或聘请省内外高端文化旅游人才(专家)担任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顾问。二是公开招聘。2020年以来,峨边县公开考核招聘34人,通过“三支一扶”招募46人, 完成职称评定142人[5], 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建立人才工作站。2019年,峨边彝族自治县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驻峨边博士工作站,“开展各种技术培训现场会18场次3000余人,培育技术骨干近100人”[6]。

二、小凉山地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够

一是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根据《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2020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总编制人数为43名,在职人员总数为38名,其中:行政人员25名、工勤人员2名、事业人员11名。考虑到县级部门和各乡镇负责文化旅游事务的人员基本都是兼职这一特点,实际的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与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提升。现有的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懂乡村旅游规划、景区运营、音乐、舞蹈、编导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稀缺。文化旅游经营管理及文化旅游跨界融合的专门人才明显不足,如康养旅游、文化产业、目的地营销及文化旅游投资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才总体学历层次较低,科班出身少。初级职称和没有职称的人员占比较大,有学历、无职称和学历低、职称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三是引进人才中涉文旅人才比例不高。近年来,乐山小凉山地区对外招聘的力度不断加大,但考虑到该区域主要以山地地形和农业产业为主,所以技术性人才引进向医疗卫生、农业、教育倾斜,文旅产业人才引进不多。以2018年为例,乐山市“三县一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引进脱贫攻坚人才176人,其中:金口河区9人、沐川县16人、峨边彝族自治县78人、马边彝族自治县73人[7]。 除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机构改革前的名称)公开招聘的2人岗位需求里涉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外,其余的岗位主要集中在农林水利、森林保护、会计等方向,与文化旅游直接相关的岗位不多。

(二)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不足

一是培养对象层次不平衡。从现有的培养对象看,每年接受同一个项目的培养对象往往来自县级各部门、乡镇及村(社区),大家从事的工作领域存在较大差别,且每次选出的培养对象基本都不一样,接受培养对象的专业、学历层次不同,培训效果难以保证。二是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还有差距。培训内容主要是党务、政务和管理有关的专题讲座,培训内容专业化程度不高,针对性和实战性不强,培训内容与地方实际还存在脱节现象。三是培养管理与服务还有待提高。人才管理的封闭性和人才市场的开放性不相适应,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还不浓。本土优秀文化旅游人才流失和文化旅游人才引不进来的问题较为突出。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内县、乡(镇)、村级人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文化旅游人才资源整合力度还有待加强。

(三)文化旅游企业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一是优秀文化旅游企业人才培养不足。具有独立法人的文化旅游企业不多、规模不大,景区规划人才、导游人才、旅行社经营管理人才、酒店管理人才稀缺。目前,峨边彝族自治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2A级旅游景区3家。懂管理、会经营、善营销的人才培养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不足。现有的职业资格认证较多的集中在厨师等领域,对文化经纪人、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员、信息化人员的认证体系还有待健全,系统的培训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文化旅游创意人才挖掘不够。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师级的文创人才稀缺,在省、市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人才较少,乡村活动策划人才极度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民间传统技艺人才文化素质不高,对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小凉山地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开发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

一是加强县级文化旅游人才工作统筹规划。系统梳理本区域文化旅游人才需求,出台人才培养开发规划,进一步明晰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开发的路径及措施。根据小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人才工作尤其是文化旅游人才工作进行科学分析。主动对接省、市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县(区)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省、市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开发工作战略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内具体的文化旅游人才行动计划,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人才成长规律进行分类培养开发。“整体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人才落地生根。”[8]二是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政策。结合文化旅游机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小凉山地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研究出台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开发政策。利用产业发展、对口帮扶、乡村振兴对彝区、山区和脱贫地区的人才政策优势,积极整合资源,推动人才部门简政放权。建立县(区)人民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构建动态人事调整机制,清理不合时宜或作废的人才政策文件。三是构建统一、开放、高效的人才培养开发服务体系。深化文化旅游人才服务体系改革,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针对彝区人才特点,可根据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放宽人才服务准入限制,对引进人才、本土人才要加大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各种障碍”。积极培育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和人才中介服务组织,扩大对乡村文化旅游人才的培训范围,利用大数据平台为文化旅游人才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二)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开发平台

一是构建系统的党政人才培养开发平台。分阶段、有计划地做好在职、脱产培训,利用专题讲座、短训班和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同时,构建区域人才共同培养开发平台,齐心协力解决区域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服务和人才培养等问题,着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文化旅游人才合作平台。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人才评选结果、科技成果、职业技能鉴定、职称评聘等方面实现互认。二是加快人才基地和职教中心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开发示范基地和小凉山地区各县(区)职教中心配套建设,加强基地和中心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网络建设。加大网络技术开发力度,构建人才培养网络培训体系,加快村级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大力构建以村为单位的基层网络学习中心,扩大人才培养面。三是完善政校企三方合作平台。在文化旅游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和项目投资方面,鼓励地方院校及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挂职、兼职等方式进入地方政府文化旅游单位、村委会及文化旅游企业,帮助支持当地开展决策咨询、项目攻关和人才培养,为地方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活力。

(三)加大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一是加大政府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全面调查文化旅游人才资源情况及本地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文化旅游人才资源库,并进行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地区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对文化旅游、发改、住建、交通、农业、林业等部门管理人才、规划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文化旅游开发、经营管理意识,提高人才的专业化水平,确保科学精准决策。二是加大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对酒店、旅行社、景区、文博等涉文化旅游单位职业经理人、导游、讲解员、文创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力度,提升行业文化旅游行业综合服务水平。三是加大民族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加强对民族地区紧缺的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特别要加大对重点行业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完善乡村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构建乡村文化旅游人才教育培训长效机制”[9],加强对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文化旅游能人的培训指导,搭建乡村文化旅游人才网络交流培训平台,破解小凉山乡村文化旅游人才制约瓶颈。

(四)创新文化旅游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创新文化旅游人才分类管理模式。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村寨及行业协会参与的分类管理模式,从市场化需求角度出发,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人才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调动行业企业、村寨及行业协会的人才培养积极性,切实整合资源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服务。二是加大对文化旅游创业创新人才的奖励。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创新激励制度,对产业带头人、民宿达标户、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研究出台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制度,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三是优化文化旅游企业成长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心和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对企业招聘、培训文化旅游人才给予适当比例的奖励,加大对乡镇文化旅游企业人才引进力度,适当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通过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研究出台在景区、酒店和其他涉文化旅游企业逐渐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指导意见。省、市人力资源和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尽快出台小凉山地区文化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长期激励措施。

(五)落实文化旅游人才组织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分工明确、部门配合、高效有序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相互街接的规划体系”[10],为干部培训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县(区)组织部门负责牵头,抓好业务指导,统解协调和组织调训,确保列入规划的党政领导干部能接受培训;相关部门根据规划要求,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全面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培训项目实施的监督和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每年的培训资金,为规划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各县(区)委党校主阵地作用,突出党校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将小凉山各县(区)委党校建成面向区域内党员干部的综合性培训基地。加大与省委、市委党校和其他高等学校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省内外知名高校的学科优势,大力开展党性锻炼和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的教育培训,实现干部教育培训规模、质量和成效相统一。积极利用党员干部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建网站、手机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培训。三是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把乡村振兴作为锤炼干部坚强党性、培育优良作风的生动课堂,有针对性地安排文化旅游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实践锻炼。加大基层文化旅游干部的培养力度,注重考学结果运用,把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干部提拔任用、调整交流、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11]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小凉山地区应提前谋划好文化旅游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强化组织保障和责任落实。全方位、分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推进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工作,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峨边村干部学历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启动[EB/OL].(2020-09-19)[2021-03-05].http://eb.leshan.cn/Item/16663.aspx.

[2]陈兴鑫,方方.大渡河畔两地情深:市中区对口帮扶峨边彝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纪实[N].乐山日报,2018-08-28(04).

[3]贾首健.市中区对口帮扶峨边干部人才轮换工作会召开[EB/OL].(2020-05-21)[2021-09-19].http://eb.leshan.cn/Item/17297.aspx.

[4]陳胡南.椒江:高质量助力峨边脱贫摘帽[N].台州日报,2021-04-27(01).

[5]峨边:以史促行,织密“五张网”,践行人社初心使命[EB/OL].(2021-04-04)[2021-09-02].http://www.leshan.cn/html/80089C56C125B860/2021/04/04/view_2619D23ABF5455B9.html.

[6]三年攻坚,三大培训,加速彝族聚居区乡村人才振兴[EB/OL].(2021-06-24)[2021-09-02].http://edu.china.com.cn/2021-06/24/content_77584566.htm.

[7]罗曦.乐山市将引进176名脱贫攻坚人才[N].乐山日报,2018-01-10(02).

[8]汤建萍.大力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J].当代江西,2018(03):63.

[9]栗延斌,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8):110.

[10]马青军.民族地区扶贫干部培训的思考[N].农民日报,2017-07-01(3).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1-09-19].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