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2021-12-20沈伊海王立鹏
沈伊海,王立鹏,杨 振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教育公平,办好职业教育。本论文通过论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学生学情现状、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对计算机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思路,把焦点聚集在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缩小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同时提高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混合式”教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这种教学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是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开展教学的;2.“线上”的教学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辅助或者锦上添花,而是教学的必备活动;3.“线下”的教学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照搬,而是基于“线上”的前期学习成果而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4.这种“混合”是狭义的混合,特指“线上+线下”,不涉及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其他内容,因为教学本身都是具有广义的“混合”特征的,在广义的角度理解“混合”没有任何意义。5.混合式教学改革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是有统一的追求,那就是要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改造我们的传统教学,改变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使用讲授而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过大等问题。6.混合式教学改革一定会重构传统课堂教学,因为这种教学把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进行了扩展,“教”和“学”不一定都要在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点发生,在线教学平台的核心价值就是拓展了教和学的时间和空间。
一、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应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还是应用(以不同专业需求为导向),大部分院校该课程的教学都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一人一机进行,日常线上教学有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及电子课件,开展一些网上教学活动,包括作业提交及网络课堂答疑等。但完全意义上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院校并不多,也少有对此应用的研究与理论论述。甚至少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或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新领域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忽略了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基础应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
在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多数高职生拥有网课学习的能力,部分学生拥有网课学习的经历;由于新冠疫情的突发,我院在疫情期间采取了返校前线上教学、返校后集中实训教学的教学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了解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效果,本课题组对我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了至少3次调研问卷,问卷主要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学习的学习环境,以及学生对于线上知识点讲解和线下集中实训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下,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老师是否适时解决了困难等进行调研,根据学生反馈和要求,更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混合式教学设计。从调研问卷中,我们得到如下数据,并对数据做了相应的分析:
1.线上课程使用电子设备方面,拥有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学生数量占比69.57%,使用手机或平板上网课的学生比例达92.75%,没有不具备电子设备的学生;其中,有76.8%的学生在疫情之前有过上网课的体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学生实操为主的课程,完全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诉诸线上学生自学,对于没有电脑的学生来说,是不能切实达到计算机课程学习目标的。所以,学校提供实训环境,让学生进行线上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线下实训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2.在学生更倾向的授课方式问题中,50.14%学生倾向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33.15%学生更喜欢混合式教学,如图1所示;89.06%的学生表示线上学习对自己有帮助, 71.84%学生认为进行网络学习更有学习动力。这说明,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将成为日后可以鼓励的学习方式。
图1 学生更能接受的授课方式
3.对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堂中,能掌握的教学内容所占比例数据统计,如图2所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网课学习中,有34.8%的学生能掌握教学内容的70%~ 90%,大部分学生(42.03%)能掌握教学内容的60% ~ 70%。这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以尝试进行线上理论部分和实操要点的教学。
图2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堂中,学生能掌握的教学内容所占比例统计表
4.对于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作业情况统计,如图3所示。从图中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不到半数的学生可以完全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在线作业,40.58%的学生在完成线上作业的同时,还需要利用线下教材巩固知识,11.6%的学生不能完成线上作业。图3说明,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只依赖于线上学习是不够的,学生需要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学习。
图3 学生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作业情况统计表
5.“造成没有完整观看完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原因是什么”的统计如表1所示。通过C选项和D选项的选择率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线上授课中,要对课堂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而不是泛泛而谈,使学生抓不住课堂重难点;通过B选项的选择率可以看出,部分没有计算机设备的学生,对于线上上实训课程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通过F选项的选择率可以看出,教师在网课中,要增加一定量的互动,使学生的状态在课堂上。
表1 造成没有完整观看完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原因选项选择率表
6.课题组通过进一步访谈,调研了学生对疫情期间返校前线上学习、返校后集中实训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方式的情况,在经过了疫情期间返校前线上学习、返校后集中实训操作的学习过程后,很多学生倾向于提前在线上预习章节重难点内容;线下利用机房实训环境,通过基础训练和与自己专业相关联的拓展模块的实训,掌握章节的实训步骤,增强实操能力;课后利用线上课件资源复习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由此可见,一套系统的、合理的线上资源,对于学生及时预习和回顾知识要点,是非常必要的;线下实训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也体现了“‘线上’的教学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辅助或者锦上添花,而是教学的必备活动;‘线下’的教学是基于‘线上’的前期学习成果而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
二、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缩小学生基础性差异,实现教育公平
在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生源地不同,学习基础差异性大,单一的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等现状;还存在着为学生取证而导致教学应试性强、学生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学习状况的存在,既不利于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拔高学习,也会使得一些基础底子差的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从而使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不能普惠到每一个学生。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借助网络化、大数据、云技术的发展,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把线下教学同线上教学合理结合,面授时讲解难点、重点,根据各网络平台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资源及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助力学生专业学习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混合式教学缓解了课程团队教学强度大的问题
学院面临着学生多、教师少的师生结构不合理问题。近年来,我院扩招生也加入学习队伍中,加重了师生比例失衡问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恰如其时地缓解了这样的问题。我院计算机团队教师,通过总结居家教学的经验,研究完全网上教学的实施,积累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院学生多师资少的问题。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思路
(一)课时分配
线上教学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的教学活动,利用教学课件、视频文件、微课等形式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及多媒体相关知识。主要让学生观看课件、视频文件及微课等资源,教师在线讲解及解答问题等,线上教学课时安排为30学时。
线下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在实训室开展的教学形式,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机房实训教学课时安排为30学时。
(二)结合线上教学特点,创建适合的资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部分实训要点,可以通过电子文件和课件的形式呈现,大部分操作要点也可以通过制作成操作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线上课程资源的创建,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以网络平台为技术架构,建设线下课堂教学、微信公众号、QQ交流群、云班课及钉钉网课等不同学习场景下的教学资源,实现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在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线上课堂活跃度方面,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和谐氛围,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将自己没有听懂的知识点或者存有疑虑的问题表达出来。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题。
2.耐心细致启发,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教师充分利用知识回顾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所学知识的特点,再进行新知识的讲授。当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难度更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相结合的练习。
3.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探索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高线上授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线上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回顾错题、回顾知识点,在题目讲解完成之后不急于进行下一题的讲解,而是对这道题的解法进行总结和回顾,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的习惯,以提高学习能力。
(三)充分利用线下实训环境,真正掌握计算机技术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实训练习,给学生一定的实训机会也是必需的,这就需要学院为学生定时提供实训练习的机房实训环境。计算机教师在进行线下教学活动中,应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监督学生实训和指导学生实训上,并且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案例,结合不同专业需要,选取不同应用技术知识内容,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带有兴趣地、有针对性地学习计算机课程,同时促进学生专业质量的提升。
(四)开发校本教材
基于“三教改革”工作理念,在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同时,开发基于项目任务的校本教材做支撑。我院计算机教师团队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教学实践,通过陈列知识要点、理论知识、实训案例、实训步骤、操作要点、参考效果等,结合新的课程教学环境,撰写适合高职院校尤其适合我院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学生反映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对教材做反复整改。
(五)考核标准
线上考核标准分为网上签到、预习课程、完成作业,线下考核标准为上课表现、阶段检测、期末考核、统一国考,具体混合式教学学生考核分值分配见表2。
表2 计算机应用基础混合式教学学生考核分值表
四、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院大部分学生具备线上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条件和能力,但由于该课程更注重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只依赖于线上学习是不够的,仍需要线下的实训练习,以及线下教材教辅的学习。然而,通过对一定量的线上学习资源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反复学习某一知识点,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资源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技能的拔高。所以,有效地结合线上和线下授课,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达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