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评估
2021-12-20雷礼辉罗光平刘洪袁泉颜桢林李华贺尚文李峰
雷礼辉,罗光平,刘洪,袁泉,颜桢林,李华,贺尚文,李峰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湖南怀化 418000
骨质疏松属于中老年常见症状,该疾病的发病主要与患者生理功能与骨质流失有关,主要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1];随着年龄增长导致骨骼中物质逐渐流失,因此此病多发于老年患者,且呈现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的特点。大部分骨质疏松患者年龄均处于50 岁以上, 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为唑来膦酸,它属含氮双磷酸盐类药物,在骨细胞破坏方面,有较强抑制作用,可以有效保护机体骨组织,降低椎体、非椎体骨骼的骨折概率,临床用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该次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该院收诊的110 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探究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诊的110 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 依据给药方式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两组。 对照组(n=55):年龄60~66 岁,平均年龄(64.25±0.44)岁;观察组(n=55):年龄61~67岁,平均年龄(64.19±0.54)岁。 纳入标准:经过骨密度检查后,符合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标准;存在腰背疼痛等临床症状者。排除标准:存在对双膦酸盐过敏者;肌酐清除率低于35 mL/min 者;因椎体肿瘤而发生病理性骨折者;既往存在短期或长期精神病史者;受个体因素影响,在研究中途要求退出参与者。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的全部内容均已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并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表示同意。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600 mg 碳酸钙D3片咀嚼片(国药准字H20000670;规格:碳酸钙1.25 g 相当于钙0.5 g)+0.25 g 骨化三醇胶丸(国药准字J20150011;规格:0.25 μg×10 片),3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5 mg 唑来膦酸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13138; 规格:100 mL∶5 mg)+100 mL 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53227;规格:10 mL∶90 mg/支),静脉滴注,1 次/d[2-3]。
以上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和功能障碍[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ODI)]评分;VAS 分值为0~10 分,评价标准:无痛<2 分,轻度疼痛2~4 分,中度疼痛5~7 分,重度疼痛8~10 分;ODI 评分,主要包括:疼痛程度、日常活动自理能力、提物、行走、站立、坐、睡眠、社会活动、旅行、性生活10 个方面,分值为0~50 分,分值的高低与其功能障碍情况成反比关系。对比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环磷酰胺(CTX)[3-4]、骨密度水平(BMD)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 和ODI 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VAS 和OD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和ODI 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和ODI 评分对比[(±s),分]
组别VA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ODI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5)观察组(n=55)t 值P 值8.56±0.95 8.89±0.85 1.920 0.058 2.45±0.56 1.52±0.45 9.601<0.001 33.15±9.15 33.45±9.22 0.171 0.864 29.55±4.56 20.88±3.45 11.245<0.001
2.2 两组患者BAP、CTX 水平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BAP、CTX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P、CTX 水平对比[(±s),μ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P、CTX 水平对比[(±s),μg/L]
组别BAP治疗前 治疗后CTX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5)观察组(n=55)t 值P 值31.11±7.25 30.15±6.17 0.748 0.456 22.77±4.36 16.45±3.25 8.619<0.001 0.61±0.15 0.62±0.14 0.361 0.719 0.59±0.11 0.41±0.07 10.238<0.001
2.3 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对比[(±s),g/cm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对比[(±s),g/cm3]
组别观察组(n=55)参照组(n=55)t 值P 值腰椎1~4BMD治疗前 治疗后股骨颈BMD治疗前 治疗后0.759±0.062 0.764±0.069 0.400 0.690 0.831±0.049 0.753±0.051 8.179<0.001 0.731±0.066 0.739±0.072 0.607 0.545 0.801±0.079 0.732±0.071 4.818<0.001 Ward 三角BMD治疗前 治疗后0.721±0.050 0.728±0.032 0.874 0.384 0.793±0.051 0.736±0.048 6.035<0.001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骨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患者患有骨质疏松时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呼吸系统障碍、骨折,该病属于一种全身性骨病[5-6],主要是患者骨量过低,骨的微小结构遭到破坏,使得骨脆性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发生骨折。骨质疏松会导致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最常见部位为椎体、髋部和腕部。 其中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一种毁灭性病变,当出现髋部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后, 约有15%~20%的患者会在1年之内并发各种并发症而死亡, 有50%以上的患者会因此而终身致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症状较轻者会出现疼痛等临床症状,病情较严重者会长期卧床。 缓解疼痛、保持脊柱矢状面和冠状面稳定是现阶段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根本[7-8]。现阶段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手术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疼痛缓解明显、安全性高等优势;并且自从应用该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以来,因临床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已经逐渐取代其他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该术通过注入骨水泥,进而增加椎体强度,减轻塌陷椎体压力,稳定微骨折,减少骨折端运动,减轻痛觉神经末梢刺激;使脊柱稳定性增加[9-10]。 碳酸钙D3片属于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维生素D3,辅料为硬脂酸镁、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矿物油等,主要用于对更年期妇女、哺乳期妇女钙的补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品不可以与噻嗪类利尿药和苯妥英钠类药物同用。 骨化三醇可以恢复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纠正低血钙,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缓解肌肉骨骼肌疼痛、低血钙症状[11-12]。唑来膦酸属于第三代双磷酸盐类药物,为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 它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骨密度,缓解因骨质疏松症造成的疼痛,并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风险[13-14]。注射后迅速分布于患者骨骼,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头破坏和溶解,减低破骨细胞数目及活性,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甲羟戊酸通路导致破骨细胞活性降低甚至凋亡[15-16],含氮双膦酸盐可抑制法尼基焦膦酸合成酶的活性,通过阻断此酶的焦膦酸酸镁结合点,进而减少异戊二烯酯类如焦膦酸法尼醇和焦膦酸香叶醇的形成。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ODI 评分、BAP 水平、CTX 水平为(1.52±0.45) 分、(20.88±3.45)分、(16.45±3.25)μg/L、(0.41±0.07)μg/L,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腰椎1 ~4BMD 为(0.831±0.049)g/cm3、股骨颈BMD 为(0.801±0.079)g/cm3、Ward 三角(0.793±0.051)g/cm3,高于对照组(P<0.05)。 该研究结果与庞士亮等[17]研究结果[乙组患者的VAS 评分(3.02±0.23)分、ODI 评分(18.06±0.54)优于甲组(3.86±0.14)分、(24.80±0.62)分(P<0.05)]、郭小磊[18]研究结果[治疗组术后6 个月的骨密度为(499±46)mg/cm2,优于对照组的(433±34)mg/cm2(P<0.05)]类似。 以上研究存在高度一致性,证实了该次研究的结果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联合用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和溶骨性病变,降低骨吸收,还能增加椎体骨密度有效缓解疼痛,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