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一周年座谈会暨广东文学评论年会专家发言摘要

2021-12-20郭小东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编委文学评论刊物

2021年10月23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一周年座谈会暨广东文学评论年会在广东省作协岭南文学空间举行。中国作协、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等有关领导,《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作家》《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南方文坛》《扬子江文学评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小说评论》《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有关专家和负责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有关学者出席或以视频和书面发言方式参加会议,就《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一年来的经验、不足以及进一步提升刊物质量和影响力,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学理论创新、观念变革的前沿提出意见建议,并围绕建构新时代广东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实践和文化建构,粤派批评的传播、交流及接受等议题展开讨论。会议由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会主任张培忠主持。专家发言摘要如下。

一、中国作家协会

李敬泽(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本刊编委):祝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一周年,也祝贺广东文学评论年会的召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一年,已经成为活跃的文学评论阵地,希望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的评论家们和广东的评论家们,能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领风气之先,有力地推动新时代文学评论的繁荣和发展,更好地起到引领风气、引导创作的作用。

阎晶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本刊编委):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一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刊物创刊一年来,在文学界尤其是评论界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的反响。广东是一个文学创作非常活跃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的重镇,在这里聚集着很多活跃的评论家。这份刊物的创办,更加有助于广东的文学评论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同时也对中国当代文学评论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刊物的特色非常鲜明,因为它有很强的区位优势,既是改革开放前沿的评论刊物,同时也面向港澳地区,所以其信息量丰富。同时刊物的创办,既是广东省作家协会的创新之举,也吸纳了广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很多专家、评论家参与编辑运作,我相信,这份刊物在编辑质量上更加提高,在影响上越来越大,衷心祝贺刊物越办越好,祝我国当代文学评论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吴义勤(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本刊编委):非常高兴来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一周年的生日会,刊物这一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首先向《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一周年表示祝贺。广东有火热的文学氛围,文学工作的节奏、干劲,让人印象深刻。我作为编委、作者和读者,能感受到刊物的成长变化,风格和定位逐渐清晰,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大,为刊物行稳致远提供了良好基础。

一要继续把政治导向放在首位,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形态责任制这一块的落实,广东作协还是要好好考虑。考虑什么呢?在编辑人员都是兼职的情况下,意识形态责任制怎么落实?三审三校怎么落实?这确实是要重视的,我觉得这块是有隐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刊物的终审,我一般只看政治问题,学术问题由编辑部把关,在学术上我充分信任编辑的工作。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是刊物行稳致远的根本,能办多少年的根本就是这个。

二要下大力气办出特色,既要立足大湾区,又要办出全国性的特色。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有制度机制的优越性,刊物在面向大湾区、面向港澳这一块将来还有很好的發展。大湾区是刊物的一个特色和立身之本,在面向全国之前,首先要在大湾区立足,把大湾区挖掘呈现出来。这个工作还有很大的空间。要做好历史感和现场感的结合。历史感,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对大湾区文学的经典化工作。比如香港文学的经典化,澳门文学的经典化,都需要刊物花大力气去回顾和总结。现场感,就要介入和评价正在发生的大湾区文学现象。

三要形成鲜明的文风和立场,要有批评性的思考,促进文学批评,促进文学生态的健康发展。刊物刊发的李建军、王鹏程的批评文章非常好,这样的批评最好形成规模和系统,做连续性工作,成为我们刊物的积淀、传统、优势和特色。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是希望提倡这种真正的批评,这种尖锐的,说理的,能够有针对性的批评。我觉得在这一点上甚至都不用设限,多发一些尖锐性的文章和重量级的长文章。

四要加强策划和组织。想办法策划一些名栏目,用名栏支撑刊物。好栏目是策划出来的,靠自然形成很难。《南方文坛》的“今日批评家”栏目,就是张燕玲老师策划出来的,不然这个栏目也没办法持续这么久。此外还要重视话题设置,我们五六十年代《文艺报》等报刊的话题设置能力很强。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话题设置比较分散,包括我们对一年文学作品的认识,不是我们设计出来的,甚至跟着人家媒体去转,这个是我们进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五要有跨界意识和大文学意识。大文学意识不仅仅包含作家作品,还要包含文化现象,包括影视,这些都应该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应该形成和培养大湾区的评论作者队伍,香港、澳门的评论家队伍,使大湾区成为向全国输送评论家的一个阵地,为文学评论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邱华栋(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本刊编委):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祝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一周年!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的诞生,是珠江和香江流域人文学界的一次雄心勃勃的出征,那么,满周岁之际,我们也该做一次回顾,检视这一年的工作是否对得起厚重的岭南风物、激荡的广东历史,和开放的当代大湾区文化。

检视一期期厚重的杂志,可以看到立足本土文化是我们的来源,放眼世界文学是我们的旨归。从议题的设置到学者的完成度上看,这本杂志紧密联系持续生成的文学现场,是忠实的时代记录者;高屋建瓴补著史料理论,是公正的学术持守者;热切关注当下文学的未来走向,是文化前程的建构者。

在这里,既有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面向,也有魔幻如赛博朋克的空间并置,完美地体现了交叉创新的人文思想。

总体而言,对于复杂的文学经验和生活体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在新生的一年里体现出了足够的好奇心和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相信,大湾区这一片生机勃勃的天地,作为我国经济区域战略高地,也必将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的参与而成为文化高地,唱出自己的嘹亮歌声!

萧立军(《中国作家》原副主编):文学评论既要关注现实,又要总结历史。广东文学七十多年来的成绩,要很好地总结,把这个研究透了,对于研究眼下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崔庆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 ):建议扶持本地队伍,形成批评特色,不断扩大粤派批评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是促进当地文学批评发展,培养一支有特色的批评队伍,形成杂志自身特色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

丁帆(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扬子江文学评论》执行主编):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是广东文学再出发的腾飞跑道。她吸纳了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精华,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广东文学的丰富经验,以新的姿态和标高去创造区域文学的高峰,紧紧抓住岭南文学攀援高峰的优势,从理论与批评的视阈,去梳理、弘扬广东文学移民化带来的新特质,从高原走向高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必须担负起历史重任。

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副主编,本刊编委):刊物在大灣区和粤派批评的基础上,强化了广东文学的地域性,同时刊物的问题意识和风格面向全国,加强了批评性和问题意识,形式丰富多样,具有文学性。

朱寿桐(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本刊编委):刊物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影响,坚持学术导向,把大湾区的文学研究推向全国、全世界。每期均有重头文章,增大了刊物的影响力。建议把网络文学评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优势和特色。

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主任,本刊编委):《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高度,长期坚持下去,卓然自成一家,或将成为大家都很尊重的一个文学评论重镇。

吴志良(澳门基金会理事长,本刊编委):作为广东作协的机关刊物,要推介好广东文学,促进广东文学更好发展。要更多地评论港澳文学,促进港澳文学的发展,融入中国文学大家庭。建议设立粤港澳文学对谈专栏,定期邀请三地文学家和评论家交流,促进三地文学的融合。广东和港澳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走向世界的第一站,利用广东特别是港澳与世界交往的优势,更好地搭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的桥梁,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学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张培忠(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本刊编委会主任):本次座谈会是广东省作协进一步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有关文件要求,加强文学评论工作的部署会,也是进一步办好刊物,推动广东文学评论工作的推进会,要按照领导的讲话要求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加快推动广东文学评论繁荣发展。一要全力打造名刊。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关注文学最新动态,推动刊物进入全国一流文学名刊行列。二要努力建强队伍。要继续探索签约评论家工作机制,团结和凝聚粤派批评家,出版青年评论家文丛,大力培养扶持青年评论家,壮大广东文学批评队伍和力量。三要加强创新创造。围绕广东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发展态势确定评论选题、研究任务,进行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评论、推介,形成评论与创作良性互动的局面。四要大力整合资源。联合专业机构、高校,开展广东文学典籍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推动设立广东文学研究项目、课题、课程。五要加快形成机制。省作协联合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以轮值制方式每年组织一届广东文学评论年会。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本刊编委):刊物起点高,密切追踪当下文学现场,视野高阔,发表了大量学术水准高的文章,聚集了很多大牛和中青年实力作者,在学界产生了影响。思想圆桌、粤港澳瞻巡、文学现象扫描和非虚构文学研究等专栏特别好,定位清晰,功能明确。建议团结更多的作家和批评家,给他们发言机会。希望合作。

陈志(《南方日报》社委,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本刊编委):《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既体现了粤派批评一脉相承的传统,又对粤派批评发扬光大,既有文学本体的关切,又有时代脉搏的把握。下一步要考虑怎么样更进一步地出圈。

陈剑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广州大学特聘教授,本刊编委):建议加强争鸣,当然争鸣应该注重学理性,掌握好度。另外可以发长文章,能提高转载率,容易引起关注。再就是做专辑,注重学术的前沿性和文学性。

林岗(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本刊编委):杂志能办得越来越好,首先是省作协的坚持和编辑部的执行力值得赞美。现在坚持了一年,怎么坚持接下来的三年、十年和更长的时间是个问题。

贺仲明(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本刊主编):在立足前沿,突出重点,关注问题,扶植新人的办刊思路下,本刊寻求两方面的平衡:既对省内文学有较多关注,又产生全国性影响。设置了“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文学前沿”“思想圆桌”“粤港澳文学瞻巡”固定栏目等,和“非虚构文学研究”“网络文学观澜”“批评”“作家语录”等不定期栏目。其中,“文学前沿”致力于拓展视野,作者多是名家大家;“思想圆桌”侧重于问题探讨,也希望提升刊物深度。“作家语录”意在让刊物更灵动一些,多一些文学色彩。重点关注粤港澳,特别是广东地区文学,但立足于国内乃至更高远视野,同时关注国内优秀文学、作家乃至世界文学。关注经典作家,优秀作家,但也注意扶植新人。2021年每期推出一个青年作家,省内外各3个,粤港澳地区有王威廉、郑小琼、蔡东。粤港澳文学关注了欧阳山、陈残云、黄谷柳、金庸、秦牧等重要作家,以及蒋述卓、杨克、王十月、熊育群、南翔、张欣、杨黎光、陈启文、吴君(排名不分先后)等实力作家的创作。彰显粤港澳地区的文化特色。除了专门的粤港澳文学栏目,在其他方面也努力体现。如对广东现代左翼作家群的集中研究,以及封二、封三的安排——推介粤港澳文化名家;刊登岭南画派的著名画作。本刊于2020年10月1日创刊,至今已经一年整,出版了7期刊物,共发表了172篇文章,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

蒋述卓(广东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委会主任):一定要把好思想政治观、意识形态观,同时要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现象,加强对岭南经典作家、经典作品的研究。此外还要关注新文学现象,包括网络文学、生态文学等。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本刊编委):望《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以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为基础,办成一家有特色的批评杂志。

潘耀明(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本刊编委):对大湾区作家作品做出中肯的评论,作为编委,感到荣幸。

三、其他参会专家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今天的文论期刊,一定要重视高水准的政治敏感度和学术的深广度。品牌建设、学术建设要双管齐下,两手都要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然后才可能展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支持优秀的学术人才成长。在设计方面建议和出版社资深美编合作,提升设计感。

丁晓原(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东吴学术》主编):《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的创办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之需,是与广东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强省相适配的文化建设之需,也是我国当代文学评论基本载体区域结构完善之需,意义重大。建议依托廣东作家协会的领导和支持,借力于广东高校相关优势学科平台,每年精心策划与刊物特色栏目有关的重要学术话题,举办全国性的高端学术研讨会,由此凝聚学术力量,获取优质研究成果,为刊物所用,扩大刊物的影响力。非虚构文学的发展是国际性的文学大势,但学术研究相当滞后,建议通过“非虚构文学研究”这一栏目,培养一批年轻的研究非虚构文学的骨干学者,引导和鼓励一批青年文学博士致力于非虚构文学研究的学术事业。

胡泉(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编辑委员会专职委员):要把粤派批评做成现象级的全国文坛的一个新潮流,要有争鸣,要有互动,包括话题的互动、文学评论刊物的互动等,把文学评论的圈子跟社会大众的圈子紧密地结合起来。

郭小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二级教授):该刊理论规范与规模,颇为上乘,且兼顾各种坚持并小有建树,仅仅一年已成非常专业的评论刊物。建议增设年度文学概评栏目,每年约请一位首席批评家,撰写系统全面,有锐敏创见的年度概评文章。

王春林(《小说评论》主编):有自己的办刊特色,非虚构文学和前沿观察栏目好。粤派批评的提法要慎重。

王国平(《光明日报》理论版主编):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优势,开辟更多前沿性、引领性的文学话题,为当前的文学释放更多话语空间。

陈汉萍(《新华文摘》文学版编辑、编审):办刊思路清晰,栏目设置稳定,作者队伍强大,文章质量好,有些栏目已经形成品牌。青年作家评论小辑和粤港澳经典重读两个栏目发掘新人,持续性好,建议这两个栏目独立出来,加强组稿策划力度,打造特色栏目。思想圆桌栏目设置好,但是当下性和问题性不足。继续加强编校。作家语录建议改成作家谈或作家批评。建议对照刊物评价体系和学科,为进入C刊做准备。

杨青(《当代文坛》主编):刊物凸显了前沿性和区域性,前沿性、思想性、在地性和世界性兼收并蓄。

张洁宇(《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聚集了高水平的作者,关注了当下丰富的文学话题,视野开阔,建议继续加大对当下文学现象和话题的关注。

徐肖楠(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这一年来,促进了广东文学新力量不断成长,文学作品和评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文学评论的繁荣让文学创作扬长避短,文学创作的繁荣让文学评论曲水流觞,这样的双重发展使广东文学评论获得新的特点、气象、风格、品质以及与文学现实结合的新角度。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创刊这一年来这个时刻,恰逢需要思考文学和文学评论回归古典这个问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有过这样的探索,现在又到了探索重回古典道路的时刻了。

陈希(中山大学教授):刊物立足大湾区本土,聚焦前沿,放眼全国,开设了很多很好的栏目。建议继续深挖具有广东特点的文学现象,比如非虚构文学和网络文学;继续深挖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前沿的和突出的文学现象,比如新性灵主义诗学、微诗、生态诗歌和广东女性诗歌创作等。

郭冰茹(中山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应该成为一个孵化器,以优势栏目团结全国优秀的作家和评论家,形成自己强大的作者群。抓住全国著名的批评家和作家,提升刊物整体的学术水平和批评力度,同时也能留出一点篇幅来培养年轻的写作者。

刘卫国(中山大学教授):我觉得《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面对的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文学不仅仅是当代文学,还应该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粤港澳大湾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成果也比较多,也值得重视,还能增加这份杂志的历史厚重感和深度。

刘海涛(岭南师范学院教授):建议刊物以广东文学评论的确定性去改造、引领广东文学创作的非确定性。刊物应该成立评刊团,加强融媒体传播和宣传。

陈建新(广东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刊物应当加强阵地意识和意识形导向把关。

(本刊编辑王金芝根据记录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编委文学评论刊物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现当代文学评论方法及提升对策研究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刊物贺词
本刊启事
Mother—Daughter Rel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
读者论坛等
《文学评论》编辑部2000年度学术论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