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2021-12-19周艳红
周艳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自主学习模式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育中非常重要而且具有实践意义的一种方法。自主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上应用自主学习,了解自主学习的特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自主学习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也逐渐被应用。本文从实际出發,主要介绍了自主学习的概念、意义、实际的应用以及现阶段还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自主学习;信息技术;高中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8-422
自主学习就是将线下讲课与线上学习相融合,从而得到一种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前提必须是保证网络状况良好,并且利用网络平台作为基础,实现PC端与移动端相关功能的使用。在多媒体教学中适当地采用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的方法并不只局限于单纯的课堂授课,也可以多元化授课,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而自主学习的关键点在于交互式电子设备应用,交互式电子设备类似于黑板并且可以作为移动投影设备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对课堂授课进行辅助,其涵盖了计算机、电子信息、无线通信等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应用交互式电子设备,能够让学生和老师的人机互动更为方便快捷。
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自主学习的意义
目前,高中阶段的信息素养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进行培养的,将学生培养为适应当下信息时代的后备人才。学校把信息技术教学采用这种实践的方法教学,有利于学校教学信息技术。在这种新型的授课模式下,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平台,让学生探索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发掘学生的能力,对于学生潜力的开发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由于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不属于高考的必修科目,学校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么课程缺乏重视性,把信息技术课程当作娱乐和放松的过程,完全不够重视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意义。在这种大环境下,必须改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态度,通过引入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感兴趣程度,让学生自发地加入到学习中来。再结合实际的情况,引导学生慢慢地了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换成为主动,想要了解如何操控计算机。最后,要善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了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这门课程的观点。
二、在高中技术课程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应用
首先,自主学习可以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采用电子教室软件可以完成快速点名,并且在维护课堂秩序的时候可以用软件远程操控电脑,在课后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分发不同的作业予以练习,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学也离不开自主学习方法,在采用电子教室软件后教师可以远程控制学生的电脑,并且可以把自己的屏幕或者操作步骤同步到每位学生的电脑上,无论学生坐在任何地方们都能很清楚地看到,有效地避免了传统黑板讲课学生受到位置、方向等问题的影响从而影响学习。应用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上课时师生间的互动,在老师讲课或者讲解作业时可以利用软件线上举手,提高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的频率。
例如,自主学习在多数教师眼中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线上测试”。真实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才是真实的自主学习,而不光是在网上上传一些资料供学生观看,或是利用平台布置作业和发布通知等。如果自主学习在实际中的应用只是完成这些简单的教学工作,这就无异于传统的线下授课,这样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作为自主学习课程的教师,在课程建设上花费比别的任课老师更加多的努力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教学活动的建设也不能枯燥乏味。此外还需要学校层面真正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授课,自主学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高考科目中并没有包含信息技术,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很不利于学生,希望学校可以重视这种矛盾,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高中生因为要备战高考,很多学校都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和电脑,仅仅只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的时间,并不正真正的实现自主学习。对于以上问题,学校应当加大自主学习环境的建设,从实际问题出发,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融入自主学习,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监管体系,保证自主学习能发挥出真正的优势。
总而言之,使用在线平台、数字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去展开庞杂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应用自主学习的根本目的,其目的在于提升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深度,激发和引导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被所谓的学科不同,教无定法所迷惑,方法都是互通的,而不同类型的学习是存在科学的规律的,自主学习的应用就是尝试找到这种规律并且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巴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有效学习评价策略探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09):51-53.
[2]胡浩楠,张正勇.基于钉钉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