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初中地理教学探讨

2021-12-19张苗苗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4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张苗苗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运用图导学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构建相对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使其综合分析能力能大幅升级。基于此,在落实具体教学方案的时候,要求初中地理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程分为多个模块,基于多角度,让学生利用图导学教学模式对知识点进行深刻的理解,强化学生记忆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初中学生完善的地理核心素质。本文主要研究运用图导学教学模式提升初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意义和措施。

关键词:图导学教学模式;初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新课标的更新,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落实教学任务的时候,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们能够具备一定的地理实践能力,在有效识别区域认知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综合思維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据此,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图导学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们有效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同时也能为其解决现实的地理问题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

一、图导学教学模式运用在初中地理中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就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地理学习,本身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学科内容,每一个知识点在分解之后,甚至能够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图导学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们将琐碎的知识点汇总在一起,生成系列地图或思维导图,不仅便于学生对地理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加深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构建相对良好的知识系统,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1]。

其次,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新课标的提出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利用一定的逻辑关系,对地理知识点的顺序以及相关性进行有效的了解和协调。例如在进行人口分布等知识学习的时候,要求学生们能够对大洲大洋的区域范围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将气候因素、地形因素的影响纳入到分析结构当中。因此利用图导学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地理要素作用的先后顺序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潜移默化地形成逻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二、图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1、以图导学,巧妙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起始环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注意力的集中有重要作用。地图是对地理空间信息和数据的记录,初中地理教师借助地图展开新课导入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故而教师要以地图为基础进行新课导入与教学任务的巧妙设计,动态体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过程。换言之,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地图中隐含的地理信息加以挖掘,又要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地图中的“明示信息”,进而有机联系教材内容与地图信息,促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新知识,更好地推动新课导入[2]。

以“辽阔的疆域”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知识分布特征的干扰,虽能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大致位置等信息,但无法正确匹配这些信息,如:知晓具体的省份简称但找到不相应位置等。对此,教师可以采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图,借助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记忆,如:我国最东、最北、最西、最南的省份分别是什么省份?这些省份的简称分别是什么?利用问题帮助学生构建关键的信息知识和逻辑链条,促使学生有条理地连接所学知识,并在学生构建的线条中适当穿插其他内容的讲授,逐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链,为后续的有序学习打好基础。又如:针对“世界的气候”知识点的学生,学生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会发现,南北半球的气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同一纬度的欧洲气候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而北美洲地区的温度海洋性气候呈狭长条带状分布,分布范围小,同时北纬40至60度附近气候的分布相对异常,通过对图中异常气候分布的观察,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对气候分布的普遍规律加以掌握,在此基础上细读地图,围绕特殊性的局部气候来探究其分布的影响因素。如此一来,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地图信息探究能力的提升。

2、以图导学,创造教学趣味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奇有趣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如果教师在地理教学环节一味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从内心厌倦地理课程学习,造成学习质量的降低。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上利用以图导学创造趣味,让学生更好地集中课堂注意力,激发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3]。

以“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关于西双版纳的场景图,让学生对西双版纳地区的环境特点、位置优势、景观特征、资源优势有初步了解;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作为西双版纳的居民,向外地游客介绍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位置和资源优势。当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西双版纳的环境图片,抽取学生结合所看的环境特点介绍西双版纳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并要求其他学生及时纠正该同学所说的错误之处,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课程,加深学生对西双版纳资源优势和位置优势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活跃地理课堂,还能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又如:讲授“世界的气候”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地图的方式创造教学趣味,即: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世界地图,在图中标明寒带、温带、热带地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示地理图片,细分热带地区,如: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热带地区中关于热带草原气候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该气候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了解世界气候,优化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言之,以图导学是实施乐趣智学地理的新举措,需要初中地理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以学导图教学模式来巧妙导入新课、创造教学趣味等,从而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地理知识,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连.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讨[J]. 中外交流, 2019, 026(044):257.

[2]黄艳春.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6):251-251.

[3]张素颖.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讨[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12):169.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