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物理复习中“微专题”教学分析及设计研究

2021-12-19黄婧桑芝芳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微专题教学分析

黄婧 桑芝芳

[摘 要]文章对以微专题展开的初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得出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依据分析结果,结合“密度的测量”微专题的设计,探讨了微专题设计的原则。

[关键词]初三物理复习;教学分析;微专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5-0046-03

初三物理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知识点复习为第一轮,重难点知识强化为第二轮,中考卷及模拟卷练习为第三轮。2020年因疫情影响,复习时间大幅度减少,为保障第一轮和第三轮复习的完整性,重难点知识强化的时间被压缩,故笔者所在学校鼓励教研组以微专题的形式进行精准高效的第二轮复习。因微专题的开发和实施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在设计微专题和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通过对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分析反思,提出了相应的“微专题”设计原则,并以“密度的测量”复习为例进行分析。

一、“微专题”教学分析

1.主题选取分析

笔者所在教研组,针对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设置了10个微专题,分别是:电路故障问题;电路极值问题;速度最大值问题;效率问题;杠杆平衡应用问题;等等。其中,电路极值问题难度较大,虽然近两年苏州中考中未出现,但过往中考中都设置在选择题的最后一题。速度最大值问题涉及知识面广,包括力与运动和能量转化知识。可见,微专题的主题是依据中考重难点确定的。但是初中物理重难点按照此种方式划分,太细,不止10个。导致最后设计的10个微专题多是电学部分的微专题,而力学部分,只设计了一个“二力平衡的应用”微专题;光学部分未安排微专题。鉴于此,微专题主题的选取应注意均衡各部分知识。

2.例题选取分析

物理复习微专题的设计思路是:确定主题,设置例题,总结方法。复习相关知识点,例题选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每个专题可设置两页A4纸的例题。因主题不同,题目类型不同,例题的数量会有较大差别。如电学题中常出现实物图,占据的版面较大,两页只能容纳少量例题,无法涵盖所有知识点。因而,例题量应根据专题要求灵活处理。针对例题较少的微专题,也可增加相应的自主练习题。微专题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深度学习。

3.教学方式分析

因微专题是以例题来串联知识点的,且是在复习阶段使用,上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由于微专题内容不同,所以教学中使用的讲授法也存在差异。如“效率”专题中,针对力学中效率、热学中效率、电热综合效率、热力综合效率设置了相应的例题,且全部为计算题,在课堂上完成例题花费的时间较长。所以此专题需要学生先行预习,完成例题,再在课堂上讲解解法。在一些題型变化较多的微专题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例题,抛出变式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自主总结方法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不同主题要求及学生课堂反馈,适当调整教学方法。

4.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下情况:感觉自己某一块知识点掌握不太好,但具体是哪些知识点,无法确定。通过微专题教学,可将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分类,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理解掌握不好的内容。与大专题侧重于知识点的全面性不同,微专题侧重于重难点知识,有助于学生强化理解内容。

另外,在微专题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分层设计和分层教学。

二、微专题设计原则

1.主题“小”、内容“大”

电学部分设置了电路故障、电学中的极值问题等微专题。中考中的电路故障题基本只出现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以及家庭电路中,相对来说,题量少,难度小,以微专题复习效果较好。而电学中的极值问题包含的知识点较多,包括动态电路的分析、电路中电流极值的分析、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最大最小值的分析、定值电阻电功率的极值分析和滑动变阻器电功率的最大值分析等。在分析滑动变阻器电功率的最大值时,还会涉及图像知识等,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该专题复习耗时超过预期,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可见,在设计微专题时,应注意入口要小,内容要精,但又不能太小。仍以电路极值问题微专题为例,其中的[P-I]图像、[P-R]图像题,可单独划分出来。若仅以“电路极值中的图像”设计微专题,主题过小,故可将该部分内容与其他图像题归纳在一起,设计“图像问题”微专题。

笔者根据该设计原则,设计了“密度的测量”微专题,该微专题主题取自密度知识的应用这一节,但实际包含了物质的物理属性章节的所有知识点。测量密度时,包含了质量的测量、体积的测量、密度的计算等知识。同时,密度的测量也可与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相结合。

2.选题“精”

确定主题后,就要选取例题,一般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例题。为了提高教学实效,可选择同时包含多个知识点的例题,减少题量,体现题目的精度。

[例1]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小军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1甲所示,请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①                                 ;②                            ;

(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小石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a.调节天平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b.测质量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           g;

c.在图1丙所示量杯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V2-V1]。

①小红认为用图1丙量杯测小石块体积存在不足,理由是:                          ;

②小明将小石块沉没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了容器内壁上,同组同学提示小明,这样测得的小石块密度要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③听了同学的建议后,小明重新用正确方法测得了小石块的体积为20 cm3,则小石块的密度[ρ=]                                    kg/m3。

(3)小华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他设计了如下方案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在烧杯中装满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将烧杯取下,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并将其放入烧杯里的水中,等烧杯内的水不再溢出时,将小石块留在烧杯中,用抹布将烧杯外的水擦干;

③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为[m2];

④则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他所测物理量和[ρ水]表示)

评析:此题考查了托盘天平的使用、固体质量的测量方法、左码右物时的读数方法、量杯的使用、测量误差分析、排水法、密度的计算、物理表达式的写法等多个知识点。将此题作为“密度测量微专题”第一题,就无须再专门设置考查以上知识点的考题,通过本题练习,学生就可对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章的前三节进行复习。

3.选题“深”

微专题复习教学以初中物理中的重难点知识为主题,应体现“见微知著”。选取的主题切入点小,但选择的题目应有一定难度,使其在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能考查学生迁移应用的能力。如选择作业中出现过的、学生易错的题目,这些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认真思考。

[例2]小明为了测量煤油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为173.4 g,现把烧杯中的煤油倒一部分到量筒中,再把烧杯和剩余的煤油放到天平上,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可知倒入量筒中煤油的质量为              g。且由图2乙可得,倒出去的煤油的体积为             cm3。

(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煤油的密度ρ为      kg/m3。

(4)小明采用如下方法,也能测出煤油的密度:他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子拉着一块已知质量为m,密度为ρ铁的铁块,使它浸没并静止在煤油中,此时绳子受到的拉力为F,如图2丙所示,则煤油的密度表达式[ρ=]            (请用m、 [ρ铁]、[F]、 [g]等物理量符号表示)。

评价:此题作为测量液体密度的例题,考查了量筒的使用和读数、液体测量中减小测量误差的测量方式、液体密度的计算等知识。第四小问中,需通过对铁块进行受力分析,计算铁块浸没在煤油中所受到的浮力。

4.体现综合性

单元测试考查的是某章知识,中考考查的是整个初中物理知识。因此,无论是微专题的主题选择,还是例题选择,都应具有综合性。如在设计“二力平衡的应用”微专题时,不仅要包含力与运动章节中的知识,也可包含压强与浮力和简单机械中的知识。在选择例题时,要选将各部分知识整合起来的题目。

[例3]小明利用粗细均匀长20 cm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

(1)制作密度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盛放液体的容器,现有200 mL的量筒和200 mL的烧杯供选择,则小明应选择               。

(2)將适量细铜丝从吸管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封起来,这是为使其能                   在液体中。小明将制作好的密度计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8 cm,则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             cm。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15 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              kg/m3 (ρ水=1.0 ×103 kg/m3)。

(3)如果在该密度计上刻刻度,在竖直方向越往下刻度值越              (大/小)。

(4)小明同学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换大的容器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评价:密度计是“浮力”章节中的内容,考查了漂浮条件的应用。其作用是测量液体的密度,所以也可安排在“密度测量”专题中。通过此题将两块内容综合,使学生受到启发,尝试在各部分知识间建立联系。

5.体现层次性

以微专题形式进行第二轮复习时,基础知识理应复习完毕,但班级内学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因此在题目安排时,要考虑这一学情,题目设置要体现渐进性,同一个知识点,题目要由浅入深,使思维深度阶梯式上升。

[例4]小王利用如图3甲、乙、丙实验器材测量矿石的密度。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200 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 N)、细线、水。(取g=10 N/kg,矿石不吸水)

(1)小王估测矿石比一瓶500 mL的矿泉水重,则                 直接用天平测量矿石质量。(选填“能”或“不能”)

(2)如图3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 N,则该矿石的质量[m=]                kg。

(3)如图3乙是测矿石体积的操作:

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矿石;

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至              。

(4)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先加了100 mL水,接着又量取50 mL水,继续往烧杯中加,达到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3丙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矿=          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小王将杠杆改装成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如图3丁所示。测量时,小桶位置固定,装满待测液体,移动矿石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密度值。若小桶受到某种扰动,位置向左发生了少量偏移,则所测液体的密度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若要增大该秤的量程,应换用容积较             的小桶。

评价:本题第一问考查了天平的使用,第二问考查了重力与质量间的关系,第三、四问考查了大体积固体体积的测量,最后一问密度秤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题目难度逐步加深,前两问大部分学生都可完成,选取其作为例题,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微专题复习对初三学生来说,更具针对性,更有复习效果。但微专题的设计与实施还需不断探索。

[   参   考   文   獻   ]

[1]  徐丹.高三地理复习课中的微专题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2]  曾荣.“微专题”复习: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4):28-34.

[3]  黄中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微课选题与开发[J].物理教学,2018,40(4):9-12,26.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猜你喜欢

微专题教学分析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探析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的方法教育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复习微专题设计的原则
高职院校《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分析
“微专题”引领高效数学复习的思考
基于薄弱校学生的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模式构建
基于生本教育的教材处理与重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