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探讨

2021-12-19李晓楠

商讯·公司金融 2021年25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作者简介:李晓楠(1988— ),女,汉族,山西沁县人。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已成为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在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出台后,事业单位应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运用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积极构建符合事业单位发展实际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有效挖掘内部人力资源潜力,提升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达到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强化公益属性、服务社会发展的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当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阐述激励机制对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指出事业单位在应用激励机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构建激励机制的主要途径,以促进事业单位在新时期快速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运用

事业单位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广泛分布在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领域,是政府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代,事业单位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进一步突显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尤其是用人机制是关键。面对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在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激励机制的运用和优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激发事业单位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提升为人民群众服务质量的现实需要。

一、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现状

事业单位承担着向全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是实现和完成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工具;同时,事业单位集中了绝大多数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阵地。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整个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关系事业单位改革成效的关键环节。因此,分析研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充分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是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职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作用发挥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成效也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激勵制度生搬硬套企业模式,与事业单位贴合度不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形同虚设;二是由于历史原因,政府对事业单位干预过多,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自主权,导致激励制度执行不彻底、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大多事业单位习惯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方法,缺乏主动求变的勇气,改革创新的主动性不强;四是职工自身满足于“体制内工作”,认为进入编制后可以高枕无忧,逐渐丧失工作热情,对竞争性的工作环境比较排斥。

二、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事业单位使用激励机制是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对人事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使其与社会发展要求呈现良好的协调性。在激励机制作用下,事业单位对各项工作的管控力度得到强化,不仅各部门工作内容与相应的岗位职责制定更加科学,工作任务划分也更加细致合理,通过内容与职责的梳理,对内部干部职工的管理和考核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在此前提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将职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起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形成良性竞争环境,进而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推动事业单位人才队伍长足发展。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应用激励机制进行人力资源管控,是按照自身发展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只有充分发挥出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才可以进一步提高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用价值。

(二)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激励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好的激励措施可以有效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激励机制作用下形成的良性竞争环境,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和创造力,同时还可以控制和调节职工的行为趋向,为他们学习业务技能和开展工作实践带来巨大动力,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此外,激励机制对职工的行为规范还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奖励可以刺激职工主动开展工作研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自主规范行为举止,惩罚则是当职工的认识或行为与组织目标不一致时,对其进行矫正和威慑,有效遏制不良行为的出现。无论奖励或惩罚,都是对职工的教育手段,有利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工作习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提升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引导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把个人职业规划融入单位未来发展目标,增强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忠诚度,逐渐形成有着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准则、共同奋斗目标的微观文化体系,为职工提供愉快、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是推动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比如,事业单位使用的薪酬奖励机制,其设置的初衷就是希望提高职工对单位的忠诚度,通过考量职工实际需求,在鼓励与激励双重作用下,激发职工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形成良好工作氛围,为单位职工开展各项工作建立了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环境,为他们获得积极的工作态度创造了条件,使他们可以重拾工作初心,努力体现个人价值,形成工作合力,为实现事业单位各项发展目标而团结奋斗。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事业单位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推动下,也开始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达到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目的。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续被运用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发现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激励机制,由于历史原因单位领导对其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最终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将之浮于空中,并未真正贯彻执行;部分事业单位则是建立了激励机制,却很不规范且缺乏系统性,也没有结合单位实际进行科学性评估,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与其他一系列相关制度匹配度不高,对职工的激励达不到预期目标,造成激励机制作用发挥大打折扣。

(二)激励手段单一、僵化

科学的激励手段是攫取人力资源价值的有效手段,应该注重实效,在激励方式逐渐失去效果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创新激励方式。很多事业单位使用激励机制无法获得预期设想的效果,出现此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把激励手段简单等同于物质激励,主要集中于通过薪酬水平调整或物质奖励达到刺激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在初期能够收获不俗的效果,随着物资激励的边际效用递减,效果也会随之下降,甚至产生负面效果。同时,在物质奖励模式下容易形成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破坏事业单位内部工作风气,对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也会形成诸多阻碍。另一方面激励手段没有“因人而异”,没有充分考虑职工因能力、岗位、层次等不同形成的群体特征和差异,只是简单套用一种激励模式,即聚焦于对优秀职工、先进职工的激励,忽视了对其他职工的激励,激励手段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不强,使后进职工对激励机制产生厌烦和排斥情绪,继而影响整个单位的激励效果。

(三)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协同度低下

事业单位在人事激励管理中始终将绩效考核作为主要的手段,在人事制度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对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及协同机制的重视程度,虽然从理论上分析通过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协同推进确实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但是其在事业单位中应用很长一段时间却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大部分事業单位没有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有机联系起来,由于二者协调、关联程度低下,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发挥合力效应,反而因为没有良好地融为一体,一定程度影响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途径

从本世纪初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不同时期推动事业单位发展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重要举措。进入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影响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事业单位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按照国家规划路径,立足单位发展实际,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制定人力资源整体规划,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使激励机制成为事业单位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源。

(一)提高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认识和重视

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措施的精髓就在于挖掘职工潜力、激发职工的上进心。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组织,是国家各领域专业人才的聚集地,其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使事业单位在新时期得到高效发展,关键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具有团结合作和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对单位的忠诚度,这些都有赖于通过激励机制加以实现。作为事业单位的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观念、改变旧的管理理念,重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把现代管理理念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机结合,全面认识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推动激励措施贯彻执行。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重视专业能力建设,通过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促使人力资源管理者更新理念、提升素质,打造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队伍,为激励机制高效执行奠定基础。

(二)优化人力资源激励模式

目前,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甚至成为了一些事业单位长足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打破这个僵局,提升事业单位的人才竞争力,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是事业单位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命题。面对很多事业单位依然还在“吃大锅饭”的现状,事业单位职工认为正式入职就是捧上了“铁饭碗”的意识,在工作中论资排辈、缺乏热情以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理,事业单位只有强化人事工作自主权,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激励模式,重视对职工专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量化考核标准,才能打破事业单位多做少做都一样的“平均分配”局面。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围绕单位职能科学设定各岗位职责,立足岗位制定明确的量化考核标准和配套激励机制,其中激励机制应建立在科学调查和准确掌握职工需求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之上。再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辅以高效执行的考核制度,营造良性竞争环境,提升职工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推动职工奋发向上,进而达到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和活力的目的。

(三)科学制定人力资源激励手段

激励手段的选择往往是决定激励机制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事业单位在制定人力资源激励措施时,要对单位职工在职业规划、工作兴趣、能力水平等进行深入调查,以确保激励手段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应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相结合,既要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职工给予奖赏式激励发挥正面引导的作用,也要对消极对待工作的行为进行惩罚式激励达到制止、约束和警示的目的;应坚持内在性激励和外在性激励相结合,既要注重满足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获得感,又要注重通过奖金、报酬等进行外在刺激;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作为最常用的激励手段不再赘述,相较于物质激励而言,精神激励层次更高,就是要通过满足职工在个人目标、价值体现、能力提升、情感归属等方面的精神需求来调动工作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律意识。此外,激励手段还需根据职工的需求变化、层次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创新,以确保其效用最大化。

(四)增加财政投入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深化改革有序推进,通过激励机制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使其焕发生机更好服务社会,已是必然趋势。按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政支持水平,要想构建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建设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使各项激励手段贯彻到位并长期有效执行,仅靠临时性资金补助恐无法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尚有较大的资金缺口。政府应根据当地事业单位发展实际,加大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改进财政投入方式,增加专项投入资金。同时,建立完善事业单位责任目标与单位职能相适应的绩效考评制度,将经费使用的绩效考评结果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凭据,并在信息平台公开绩效考评结果接受公众监督,增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尚没有良好地将激励机制融入其中,事业单位必须意识到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迫切性,立足事业单位公益性层面进行综合考量,着力构建人力激励机制并关注机制的实施情况,快速从工作中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在实施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予以解决和优化。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方式,挖掘员工的潜能,保证各项工作在合理应用人力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充分考量事业单位公益性属性对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影响,设计出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征与发展需求的人事管理机制,更加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事业单位在新时期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梁苏.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问题[J].时代金融,2020(32):130-132.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