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红色沂蒙”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2021-12-18庄园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摘  要:沂蒙精神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其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助于大学生真切感受历史,真实体悟革命历程,真情传承革命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红色沂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4-0053-03

作者简介:庄园(1978—),女,硕士,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复援助湖北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指出,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生力军。青年一代担当着国家前途、民族希望的重任[1]。而作为大学生入学阶段通识必修课程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就是要指导大学生对身边发生的实事、问题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进而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如何依托红色资源、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教育,是目前众多高校极力探寻的课题。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渊远流长的历史,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每个时期都有可歌可泣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牢记革命精神,传承革命精神。因此,如何将革命精神、红色基因有效地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将“红色沂蒙”精神融入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沂蒙精神的内涵特质

沂蒙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越来越受各方的重视。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

所谓沂蒙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沂蒙人民将长期革命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通过历史的沉淀,沂蒙精神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沂蒙精神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包括十六个字——“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3]。

其中,“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在革命战争年代,百万沂蒙儿女参军参战、拥军支前,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10万将士血洒疆场。据统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妇女共做军鞋315万双,军衣122万件,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38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贡献[2]。

其次,“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几十年,沂蒙人民在沂蒙精神的鼓舞下,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临沂目前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被当地人趣称为中国北方的“小义乌”,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格局,为众多革命老区中经济发展的先驱者。

第三,“艰苦创业”体现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正是在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引领下,先后涌现出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艰苦创业先进典型。

第四,“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无数个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个人和典型,他们是慷慨赴死的陈若克烈士,是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是用自己双肩架桥,帮助战士过河的“沂蒙大姐”李桂芳,是不畏艰难开办战时托儿所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当然,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这些英勇事迹,印证了沂蒙人民总在关键时刻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二)沂蒙精神融入课程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用穿衣服作比喻来说明青年期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当同学们穿衣服时,第一颗扣子如果扣错了,就会导致其他扣子都扣错。因此,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阶段就是学生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的思政工作就是要引领学生通过学习、弘扬红色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实效,促使其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其次,它有利于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文化多元化给思政课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显得比较单薄,一味地说教会让学生感到空洞枯燥,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在这个多元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策略,丰富教学资源,又要优化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模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把红色基因有效融入课堂实践,让思政教育深入学生内心的同时,又能让思政课堂生动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以沂蒙为例,在沂蒙精神中,有诸多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真实出现过的革命人物等,这些都是思政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因此,课堂教学时,不失时机地引入红色基因,让学生切身地去感悟,就能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不只能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了解上,还要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亲身体验,从而在学校上下掀起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潮,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二、“红色沂蒙”精神融入思修课程的思路

(一)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设计,找准契合点

思政课教学有着较为规范的大纲内容和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在教学时,如果只讲理论,不聯系实际,思政课就显得呆板和乏味;而在教学时把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相结合,合理地将“红色沂蒙”资源充实到课本中,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可使教材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更有温度。

根据“红色沂蒙”精神内涵,对思修课章节进行内容整合,具体来说,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4]: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中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此处可以讲述案例“陈若克烈士慷慨赴死前用血奶喂刚出生孩子的故事”。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中第一节“中国精神”第一目中提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优良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这里可以列举1947年5月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第二节“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时代要求”第一目“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中“保我国土,爱我家乡”时可引用案例“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沂蒙大姐”李桂芳组织妇女们双肩架起“火线桥”、“沂蒙母亲”王换于开办战时托儿所的故事。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第一目“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时,可列举拥军妈妈胡玉萍省吃俭用交党费的故事。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实效性

第一,利用案例思考,引发学生讨论。教学中教师将沂蒙精神的经典案例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引发思考,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生动性。

第二,利用多媒体展示,触发学生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播放沂蒙老区的红色歌曲、电影﹑纪录片等音频视频,如歌曲《沂蒙小调》、教学片《英雄孟良崮》、电影《沂蒙六姐妹》等,以更加直观、生动、立体的方式展现,消除学生对历史的距离感和对革命前辈的陌生感,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增强认识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第三,利用电子、纸质媒介,鼓励学生分享心得体会。毕竟课堂讲授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思想感悟还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电子媒介以及纸质书籍推荐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课堂分享心得、读后感等。这样既能让课堂知识向课外拓展,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丰富学生对红色历史的认知。

(三)鼓励学生创作红色作品,积极拓展第二课堂

除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创作红色作品,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红色作品范围很广,可以是学生自己根据历史题材创作的小品、歌舞、话剧、书画等。

首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做红色基因学习分享会。翻转课堂是目前课堂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或课下自主学习相关的课程内容,由学习者变成指导者,将课堂翻转成教学与讨论的互动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将红色故事进行分享互动,让学生从红色故事中感知红色历史,感悟红色历程,把握红色基因传承发展规律和大势,有效激发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其次,利用“你推荐,我表演”——红色微电影进校园活动,积极宣传党的光荣历史。活动可采取如下方式来进行:由学生组织收集来自大学生自主编撰的红色优秀作品,进行评审,选出可参演的优秀影视作品,再由学校大学生社团进行微电影拍摄;拍摄完毕后,在校园网、学校官方微信圈进行作品展示,再由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感受分享。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学生探访红色历史,感悟光荣历程。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活动过程均需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以及参与性。这种方式可引导学生学习党史、了解党史,牢固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第三,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等,开展红色故事竞猜活动。由学生自主出题,有奖竞猜,激发其对红色故事的兴趣,将红色故事分解成一个个小试题,以有奖竞猜的形式推送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性,从而有效传播革命基因,丰富校园生活,增强文化自信。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历史不可忘却,重要的历史更需传承,年轻一代的成长也需要了解历史[5]。

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引领着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奋勇拼搏。这种红色基因,也为大学思政课堂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教学资源。思修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优秀革命文化的传承,还能增强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真实感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性,实现思政课教学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更有利于大学生在系人生“第一颗扣子”时,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激励广大青年勇挑重担、继续奋斗[EB/OL]. (2020-0 3-17).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61370876643802157&wfr=spider&for=pc.

[2] 中國共产党新闻网. 徐锦庚,庄俊亭,肖家鑫. 弘扬沂蒙精神,加快革命老区振兴发展[EB/OL]. (2021-05-26). http:http://cpc.people.com.cn/n1/2021/0526/c64387-32113527.html.

[3] 百度百科. 沂蒙精神[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82%E8%92%99%E7%B2%BE%E7%A5%9E/8990535?fr=a laddin.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8.

[5] 人民网. 孙来斌: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EB/OL]. (2017-11-02).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1102/c1003-29621809.html.

(荐稿人:张峻,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