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索

2021-12-18孙晋芳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话题备受关注,如何高质量开展心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教育难题。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源于社会等多方面压力,并且大学生心理疾病越来越多。因此,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肩负起维护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密切融合的意义,其次解读了两者的关系及原则,最后从教育观念的结合、工作机制的结合、教育原则的结合、师资团队的结合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两者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有機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4-0023-03

作者简介:孙晋芳(1985—),女,硕士,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时代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备受关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育他们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教育行业新的研究课题。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一批人,家长的寄托、社会的压力等因素都会对其思想观念和心理造成巨大影响,部分学生心理上也出现一定的问题。此时,对高校大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俨然成为首要任务,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融合,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关系及融合原则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关系

1. 教育目标的融合

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初衷即让大学生掌握基础的心理知识,并增强自身心理素质,促进身体健康成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正确引导他们的政治意识,助力大学生全方位进步。因此,在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时,需要以培育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教育目标,继而确保后续教学稳定开展,教育工作者应以这一教育目标为基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联系起来[1]。

2. 教育内容的交叉

从整体来看,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于素质教育之中,两者之间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关系,将两者充分结合有利于助力当代大学生全方位发展。所以,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心理教育时,需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从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方面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继而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乃至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继而达到优良的教育效果。教育工作者需要精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设计教学内容,继而使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观念相符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教育结合的原则

1. 教育观念的有机融合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教育结合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将教育理念进行融合。两者都是以促进大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为核心,可以确保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优良的教学效益,从而推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2]。

2. 教育方法的有机融合

在融合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挖掘合适的施教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将基础知识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利用所学指导实践,继而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得以显著提升,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二、大学生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价值

(一)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若心理教育没有以思想道德为导向,极易偏离德育教育方向,导致一些负能量信息、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西方消极思想侵入大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缺乏心理教育,会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僵化,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互学互鉴、取长补短,才能够构建思政教育指导下的心理教育平台,做到资源共建共享,继而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显著提升。

(二)凸显德育特色

为国家发展、社会建设培育优秀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为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两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是结合岗位需求进行思想道德下的心理教育,将个人的政治修养和思想品质与就业能力密切联系,更能体现出高校德育的特色,为当代大学生高质量发展做好铺垫[3]。

(三)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全方位发展是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除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外,还包括提高大学生思政水平和心理素养。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教育需要以学生全方位发展为基础,培育综合性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提高政治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确保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稳定发展。

(四)提升学生自信

自信心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建立。但由于家庭、环境、个人等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不自信。提升自信是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首要前提,将大学生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及日常生活中重拾信心,并且有益于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使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在未来学习中进步。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忽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部分高校虽然创设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多数没有实际咨询场所,而是挂靠在学生处、医务处等部门,并且一些高校并未投入经费、人力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也由于投入力度过小而难以实现。部分高校尽管开设了相关的心理课程,但是只是作为通识课,并未将其纳入教学体系中,无法确保心理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及普及性,致使心理教育效果难以有效提升。

(二)专业的心理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现阶段,就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中,专业能力过硬的心理教师团队力量非常薄弱。据联合国规定,每二千名至三千名大学生应配置一名专业心理教师。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一万名大学生能够配备两名专业心理教师的情况都很少,并且由于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系统、专业培训少,且团队流动性较大,而且部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未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并没有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无法真正了解和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及思想,所以在教育及心理咨询的实践中难以确保收获良好的成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出现脱节

部分高校在對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培育他们的思想品质、身体素质、文化素养、专业能力等,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力等心理素质的提高未予以重视,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日常生活、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时,抗压能力、受挫能力弱,难以进行自我调节,未能正确应对,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继而给自己、家庭乃至学校带来负面影响。此外,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况脱节。譬如,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感受,极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由此导致学生出现自卑、不自信、心理落差大等一系列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也会影响大学生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继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差[4]。

四、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教育观念的结合:起点

基于以客观现实为核心,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教育有机融合,从根源上来说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协调性,都是高校教育大学生的首要条件,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在就业时获得优良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对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为强化他们的政治觉悟,从育人功能而言,两者都有不可取代的独特功能。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进行两者融合时,需要做到实践一体化,继而使每一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心理素质得以显著提升。

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心理教育进行的必要条件,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应以教育理念为导向。其一,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放在首位。教育工作者及高校应建立新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方法,遵循以生为核心的原则。其二,以心理教育理念和新时代思想为基石优化教育机制,完善教育原则,在教学活动及施教形式中符合心理教育规律,并将大学生心理教育放在首位。其三,高校教育教学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创建良好的氛围,确保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稳定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融合,切实加强心理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最终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多角度发展[5]。其四,高校不仅需要不断完善教育理念,大学生自身也需要及时纠正有关心理教育的误区,并将其作为心理教育的重要媒介。但我国部分大学生心理教育理念存在缺陷,如何有效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高校及教育工作者改变忽视心理教育的想法,将心理教育升华至全方位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二)工作机制的结合:重点

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教育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教育要求和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将二者的工作机制结合。高校应创设负责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相关部门,可以挂靠在教务处、学生处等,确保两者结合的有效性。高校在将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安排并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会议讨论,规范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并对两者融合的教育机制进行合理规划,详细制定工作内容,继而使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际育人效果得以凸显。

(三)教育原则的结合:难点

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方面教育为基础,并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多关注他们的体验及学习过程。基于此,需要以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教育情景为基础,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案。譬如,教育工作者结合校园环境或者热门话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在活动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对活动过程及活动内容进行精心规划[6]。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教育工作者既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还需要了解思政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将二者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联系起来,继而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师资团队的结合:基点

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不断走高,对人才的要求愈发严格,部分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进行深层次结合。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还需要把握好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以将两者进行深入融合时,高校需要注重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兼具两门学科知识的师资强队,继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高校相关部门及领导需要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定期安排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使教育工作者处理相关问题和工作能够得心应手,继而更好地推动当代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若不加以重视则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只有高校重视心理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密切联系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隐患,继而助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将两者充分结合,优化德育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季昌勇.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 中国新通信,2018,20(01):186.

[2] 董玲艳,巴晓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 农家参谋,2020(21):196+198.

[3] 李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教育策略探究[J]. 农家参谋,2020(23):226-227.

[4] 王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的方式与价值研究[J]. 长江丛刊,2020(27):139-140.

[5] 杨丽.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J]. 学园,2020,13(01):73-74.

[6] 孟广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的研究[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1,38(01):22-24.

(荐稿人:潘淑岩,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小学教育
浅谈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