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2021-12-18葛亮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为主,对思政课程的价值缺少正确认识,思政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受到的关注度不高。但是思政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数据时代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够轻易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能够促进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本文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推进思政课程的创新。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职教育;思政教育;三位一体;科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4-0029-03
基金项目: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信息汲取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NJPI-2019-YB-12);2021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党建思政课题“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路径探究”(课题编号:NJPI-2021-SZYB-13)。
作者简介:葛亮(1986—),男,硕士,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艺术设计、行政教学管理。
新课标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毕业之后就会进入相关行业工作,因此学校的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课程思政”是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体系,可以综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课、通识课和专业课素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当前,大数据融入了各个行業之中,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发挥技术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流于表面
思政课程对大多数老师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专业能力。目前高职教育中的政治课程比较流于表面,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专业,但是学生和老师都缺少重视,老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缺少兴趣,仅完成了无效的机械式学习。
(二)教师素质与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需求有差距
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思政课程的要求日益提升,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开展思政教学工作。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力量不足,与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比如在教师的招聘和筛选中,过于看重老师的学历,对于教师个人的品行、道德方面考虑较少[1]。从目前来看,高职老师的考察主要是通过笔试,但是笔试成绩不能反映出老师教学能力的强弱,是否能够和学生顺利沟通等情况。老师的品行更是难以通过笔试反映出来。
(三)教学内容陈旧
高职教学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我国的就业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发生不小的变化,但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比如大部分师范类高职院校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缺少对新的教学方式的认知,不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同时学生对于我国的就业政策缺乏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学生的信息沟通。
二、大数据在思政课程教育中的理论基础和机遇
大数据不仅带来了数据研究领域的革新,也推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创新改革。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升级是创新的源泉,需要学校以及教师对已有的思政课程经验进行再次升华。解决大数据时代课程创新的主要抓手是遵循思政课程教育的发展规律,看清事物的本质再去解决问题。大数据时代思政课程的改革并非漫无目的地有所为,而是要基于利益需求理论,将各种实践活动利用起来,满足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需求,达到创新实践的目标。大数据带来的变化使学生有了新的问题和诉求,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诉求更新教学目标,调整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案[2]。如果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就难以保证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
大数据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首先是大数据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升级改革,在大数据时代中,学生能够从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某个方面而言,学校已经不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渠道,网络发展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能力。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放的信息库,如果高职院校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墨守成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可能造成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反感。大数据时代扩展了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获得想要的信息,主动式探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路径
(一)优化载体,加强培养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大数据应用平台。以数据库为基础搭建校园教育平台。学校要利用大数据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态度、行为方式进行深度挖掘,找到学生改变的养成状态,利用大数据加深对学生的全面了解[3]。同时也要加强与外校和社会信息的连接,打破孤岛效应。比如学生最经常使用的网址、软件等。增强信息的覆盖面,帮助学校探寻数据背后的思想和行为原因,实现针对性的思政课程教育。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职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求职增加竞争力,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此外,还应加深对于学生的了解,高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价值观的摸索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传统的高职教学以黑板教学为主,较为单一,不利于知识的直观显示,而信息技术拥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新媒体技术可以延伸课堂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把视觉、听觉上的优势结合起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老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要更新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在课堂上积极使用互联网[4]。要注重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除了教师,学生也可以投入到课件的制作中,把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题做成PPT,共同交流学习方法,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
(三)构建大数据平台
其一,学校需要针对各项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与整合,建立一个专门用作数据处理和管理的平台进行数据的资源化应用。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来说,在教学管理中涉及并产生的信息内容繁多并且来源较广,每日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大。为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和教育管理水平,学校有必要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建立完善的大数据平台,提高数据资源管理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平台也需要关注零散数据的整合分析,开发更多更实用的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录入到大数据平台中进行整合利用。为方便平台的维护更新,还需要在信息整合与分析期间保持平台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其二,改进数据分析系统,提高平台整体功能性。数据分析是发掘信息价值的重要环节,只有对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改进,确保其功能性达到要求,才能把握数据资源的价值,提高教育水平。在系统建设与完善中,需要关注系统和原系统的衔接,尽可能避免相互冲突的现象,提高系统运作时效。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事关学校的管理工作,与学生评优、班干部竞选、奖学金申请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高校的評价体系可以反映出学校本学期的工作状况,也能显示出学生的发展状况。学校的评价机制是高职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正面的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对于班级和学校事务的参与度,长久来看,学生的认可度对于学校的形象建设和维护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负面的评价,尤其是不公正的评价,会打击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管理工作[5]。学生是否受到公平合理的评价也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因此,学校要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及时对学生做出令人信服的评价。
(五)“精准思政”教育
“精准思政”是在精准思维的指引下,思政教育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的精准化教育活动。和传统思政教育相比,大数据支持下的思政教育更有助于“精准化”目标的实现,也展现出了前沿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优势,在学生思想行为的分析上具备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优势。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建立铸魂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数据分析模型,这也是高职探索大数据和思政教育进一步融合的有效路径,对此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麦肯锡分析模型,通过整体性的宏观分析,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宏观的群体与个体分析,围绕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进行数据多位分析。在上述的两个数据分析模型中,铸魂模型的吸引力和育人模型吸引力处于中、高等级才能成功创建和保留,具体如图1所示。
上述模型和以往的思政教育存在很大区别,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1.通过大数据的支持建立麦肯锡分析模型,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全方位精准化的统计与分析,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为思政教育的展开提供更具价值性、整体性、精准性的指导;2.建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行为路径分析模型。路径分析模型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变化进行智能观测,主要研究学生在某一环境、某一事件下的思想与行为动态变化,对多个事件变化中存在的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最后得出的流向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掌握学生的行为分布情况,全面掌握不同学生的行为习惯。结合监测信息,教师还可以了解隐藏在不同事件中的因果关系与规律,为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职思政教育提供精确的预测。
四、结语
素质教育在今天不断被提及,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加快,另一方面也是人才市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从长远来看,也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体育教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老师也在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信息时代为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能够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老师也要认识到技术的两面性,在使用大数据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增强个人的信息辨别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涛.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20(11):164-165.
[2] 张炜斌,董向欢,郑庚. 高职院校“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创新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2):11-12.
[3] 王志强.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8):82-84.
[4] 李海萍. 微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路径探索[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54-58.
[5] 刘丽芳.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化工与制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评《新时代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索》[J]. 塑料工业,2020,48(05):180.
(荐稿人:冯飞,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