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021-12-18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赵晓红

亚太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院校教材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赵晓红

一、教师是育人根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教师是育人的主体,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专兼职教师数量配比不足。有些院校师生比超过1﹕20,一些欠发达地区院校师生比甚至超过1﹕25,少数院校甚至存在外聘教师居多、编制内教师少的情况,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第二,专任教师队伍在学历、职称、所学专业、年龄结构等方面不合理。有的教师从事与自身专业跨度较大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难以胜任,教学过程吃力,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同时,创新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缺乏,教师管理体制有待加强。第三,具备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课堂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不足,引进企业技能人才的机制不完善,教师去企业访问学习的机会少,去兄弟院校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也很少,造成一种闭门造车的现象。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由于信息落后、产业不发达,教师的待遇偏低,上述问题也更为突出。

(二)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推出,在“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是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角度寻找突破口。教师的改革应以双向流动、互为融通为主要途径,学校和企业双方师资相互兼任、相互聘用。同时,增加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建立结构化师资教学团队,构建“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化师资团队。各职业院校可以自主制定定期的教师全员轮训制度,制订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主要突出加强教学创新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培育教学名师、遴选优秀专业带头人、建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等。建立教师的薪酬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促进企业和院校双向人才流动,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一线技能大师来院任教,同时学校教师去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建立良好的教师职称评审与聘用制度,采用主体岗位和非主体岗位的分层形式,评聘时保证主体岗位的优先,保障一线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职称评聘与晋升,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三是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校级教学名师、技能名师、德育名师队伍,成立名师工作室,拨付相应资金给工作室开展工作。主要工作是开展重要课题、重要技能大赛等活动,形成示范团队引领工作,带动院校师资的整体发展,全面提升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二、教材是育人纲要,全面提高课程教材质量

(一)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现状

目前的“三教”改革中,教师是主体,教材是载体,教法是方法,三者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解决了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教材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载体,通过教材的内容展示教什么,从而决定了学生要学什么、学会什么,直接关系学生“三观”的养成,关系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有高有低,选用一本合适的、优秀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职业院校教材在编写、选用、评价等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完善教材管理,出台相应的文件。有些地方和学校对如何参与教材建设工作还没有进行规范,有的教师随意参编与自己专业无关的教材,有的学校没有规范的教材选用机制。二是教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赶不上时代的发展。由于学校相关经费投入不足、相关专业的人数偏少等因素,有的学校专业教材三五年甚至十年不变,有些专业不分层,中职、高职和中职3+2使用同一本教材。三是出版管理有待加强。目前,存在没有出版资质、出版基础以及出版经验的出版社“钻空子”出版教材,盗版和盗印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导致教材的质量大幅下降。

(二)职业院校教材建设途径

职业院校教材的改革,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遵循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编写或开发教材的顺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课程安排的先后衔接性,根据生源特点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在教材的选择上注重内容,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关注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学习内容与形势变化。三是完善教材形态,传统的纸质教材通过配套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形成“纸质教材+信息化平台”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体系,引入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到实习实训课,实现实践课程的新业态。四是大力推广以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的数字资源课程,满足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教材的改革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才能适应新时期改革发展的要求,才能在“双高”建设项目中得以生存发展。

各高职院校应加强本校教材建设,一是成立教材建设专业委员会,对教材的立项、选用、出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审定。定期公布教材用书目录和教材选用情况,为教师和学生选用教材提供依据和参考,保障使用规范教材。二是加强课程标准体系建设。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1+X”证书制度与课程标准,建立符合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工艺、新规范的新教材,保障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三是对接区域优势和行业特色,打造一批专业基础课、专心核心课、专业群共享课、网络精品课程教材,积极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三、教法是育人手段,加强教学方式方法创新

(一)职业院校教法现状

通过对一线教学的调研可以发现,目前职业院校教学方式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不能达到专业教学的目标。由于职业院校实验、实训条件有限,有些课程不能在实训室进行,或者实训室的设备老旧,没有及时更新换代,教学效果不如人意,达不到人才培养的需求。二是没有因材施材。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三是教学质量督导体系不严格。少数教师讲课不做教案,个别教师一本教案多年不变,一些教师未按教学标准开展教学。

(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目前,随着高职扩招,学生层次多样化,如高职生、中职生(3+2转段)、退伍军人及社会人员,多样化的学生给教师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主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对岗位的职业胜任力,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有所变化。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终身教育观,将过去培养合格劳动者扩大到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二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三是探索现代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线上线下结合,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四是建立常态化的课堂教学能力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运用好课堂教学能力大赛的结果,在教师职称评聘与岗位微调方面加分,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提高。

四、系统融合教师、教材、教法问题,促进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进行“课堂革命”,革什么?怎样才能拉动“三教”改革?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在问题中把准改革脉搏,在解题中认识改革规律。在课堂革命中“赋能”教师、“升级”教材、“激活”教法,才能把“三教”改革这个“好事”办好、“实事”干实。“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传统课堂向数字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发展,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促进了翻转课堂等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推广与普及。通过课堂信息化,不仅可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还能够不断催生新型信息化教材的产生,更好地推进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由点及面促进“三教”改革现代化。

“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三者形成一个闭环整体,解决了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其落脚点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也是“双高”计划建设中“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在进行“三教”改革时,应把握好整体观、目的性、方法论三个核心问题。

总之,全面贯彻实施“三教”改革,落实实施方案,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各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突破口。职业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具有行业特色的“三教”改革内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抓手,深化“三教”改革内容,做到因材施教,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院校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